摘要:这种变化在数据中得到印证:10月1日至8日,夹关镇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3900万元。爆款实景光影剧《一生所爱》与“红旗下的少年”同框画面刷屏社交平台,“一杯茶的闲暇”与“一场光影的浪漫”的组合成为邛崃文旅的新符号。
“38块钱喝壶茶、吃两样点心,还能在江边坐着看风景。前阵子国庆中秋,天天忙到脚不沾地,假期结束我们才有时间休整两天。”
10月13日,夹关镇万福茶食店长钟琳玥的感叹,道出了这个小长假的火爆。
不远处的望茶山民宿同样热度不减,凭借中医药文化体验、本地特色早餐等差异化服务,全程保持高入住率且坚持不涨价,房间早在节前便被预订一空。
负责人徐林说:“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这里体验‘微度假’的惬意,自去年投运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90%的满房率。”
这种变化在数据中得到印证:10月1日至8日,夹关镇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3900万元。爆款实景光影剧《一生所爱》与“红旗下的少年”同框画面刷屏社交平台,“一杯茶的闲暇”与“一场光影的浪漫”的组合成为邛崃文旅的新符号。
夹关古镇“民宿一房难求”的现象,折射出邛崃文旅的深层吸引力。
游客不再满足于“一日游”的走马观花,而是愿意停留过夜,让消费从“点”延伸成“线”,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游客停留时间的延长,对我们的接待能力尤其是中高端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夹关镇综合便民服务和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主任张诗佳说。
在消费理性化趋势下,邛崃凭借“高性价比+深度体验”的组合,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宝藏目的地”。针对追求“松弛感”与“近郊微度假”的“帐篷青年”群体,天台山、川西竹海等景区精准推出“低成本、高体验”的产品,为提振消费信心提供了可行路径。相关人士认为,“当大城市面临消费顾虑时,邛崃通过营造‘值回票价’的消费环境,让游客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除了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邛崃更通过“邛酒音乐嘉年华”等兼具现代感与时尚感的活动,为古老文化注入新活力,成功吸引年轻客群。这个假期,“文君故里 醉美邛崃”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文旅市场的“流量密码”。
邛崃“村糖会”在假期期间多次登上央媒,从区域性节会升级为现象级文旅IP。它创新性整合文旅、农业、音乐与夜经济,民谣音乐季、夜间亮灯、百米竹龙巡游等玩法,让乡村夜晚“既有烟火气,又有氛围感”,被新华社、央视《朝闻天下》等媒体重点关注,成为场景创新的典范。
在差异化发展策略下,邛崃各文旅消费场景“各显神通”:平乐古镇的“竹龙巡游”展现民俗魅力,大同镇的“长街宴”联动助农,邛窑的“月耀山河”剧本游活化历史,夹关《一生所爱》光影剧打造沉浸体验,天台山红色长征数字展示馆传承红色基因。
这些项目不仅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体验感,更验证了“场景力就是消费力”的营城逻辑。
媒体热度同样印证了邛崃的吸引力。9月30日至10月10日,邛崃累计12次登上央级媒体。从谭维维《山河击鼓》MV取景地天台山的自然之美,到夹关古镇“红旗下的少年”的情感共鸣,多角度、全方位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掀起游客的打卡热潮。
数据见证成效: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邛崃市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9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14亿元;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接待群众2.97万人次,文旅融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彰显。
面对假期后的常态化运营,邛崃正全力推动文旅产业从“假日经济”向“日常经济”转型,谋求可持续“长红”发展。
未来,邛崃将聚焦“更具显示度的文旅产业”,持续打造“村糖会”等具有辨识度与传播力的“邛崃创”“邛崃造”爆款IP,通过深化文商旅体融合,整合文化资源、商业活力、旅游场景与体育赛事,构建内容多元、体验丰富、四季皆宜的产品体系,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近者悦,远者来”。
来源:醉美邛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