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接到ASML总部通知,所有中国客户的DUV光刻机维修申请全部暂停,哪怕是已经坏了半个月的设备也不给修!”2025年10月8日,ASML中国区技术服务主管陈锋把手机摔在办公桌上,语气里满是憋屈。作为荷兰光刻机巨头的核心员工,他比谁都清楚,这种“技术卡脖子”不
友国反水抱美国大腿,中国直接下死手:300亿订单飞了,才知代价有多疼
“刚接到ASML总部通知,所有中国客户的DUV光刻机维修申请全部暂停,哪怕是已经坏了半个月的设备也不给修!”2025年10月8日,ASML中国区技术服务主管陈锋把手机摔在办公桌上,语气里满是憋屈。作为荷兰光刻机巨头的核心员工,他比谁都清楚,这种“技术卡脖子”不是企业行为——美国刚给荷兰政府施压,要求全面禁止工程师为中国半导体工厂提供维修服务,曾经承诺“保持中立”的荷兰,终究还是倒向了美国。
可荷兰没等来得偿所愿,中国的反制就砸在了脸上。10月10日,商务部突然发布《稀土出口管制补充规定》,将稀土冶炼技术、磁体成品乃至海外工厂的相关产品全部纳入管制,而全球90%的高端稀土磁体产能都在中国。消息一出,荷兰皇家壳牌立刻慌了神——他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磁体占全球采购量的60%,没了这东西,旗下风力发电机生产线就得停摆。
这不是孤例。从韩国配合美国搞半导体封锁,到立陶宛窜台挑衅,那些曾经喊着“友好合作”的国家,一旦为了讨好美国触碰中国红线,都尝到了“必须付代价”的滋味。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朋友归朋友,原则归原则,谁要是敢拿中国利益换美国笑脸,我们绝不手软。”
荷兰的“背刺”:拿光刻机换美国庇护,反被稀土扼住喉咙
荷兰和中国的“蜜月期”曾持续了十几年。ASML不仅在上海建了研发中心,还把70%的DUV光刻机出口到中国,2024年光是对华销售额就达280亿欧元,占总营收的45%。当时荷兰首相吕特还拍着胸脯说:“经贸合作是中荷关系的压舱石,不会受第三方干扰。”
可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荷兰很快变了脸。2024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阿姆斯特丹,一边承诺给荷兰半导体企业120亿美元补贴,一边威胁“不配合就制裁ASML”。荷兰政府立刻松了口,先是限制EUV光刻机对华出口,接着在2025年10月彻底封禁DUV光刻机的维修服务。美国《华尔街日报》得意地宣称:“这是美欧科技同盟的重大胜利。”
但荷兰没算到中国的反击速度会这么快。中国的稀土管制精准命中荷兰的“命门”:ASML的光刻机镜头调节系统需要稀土永磁体,荷兰皇家航空的发动机依赖稀土材料,就连飞利浦的医疗设备都离不开中国产的稀土元件。更狠的是,中国明确要求“哪怕是海外工厂生产的磁体,只要用了中国技术就得审批”,等于掐断了荷兰企业的供应链后路。
“以前我们催着中国发货,现在倒好,求着中国给审批。”荷兰磁体生产商NPM的CEO范德萨在行业会议上急得直冒汗。这家企业每年向ASML供应1.2万个稀土磁体,如今库存只够维持3个月,要是拿不到中国的出口许可,就得裁员200人。更让荷兰头疼的是,中国把原本给荷兰的20亿美元风力发电机订单,直接转给了丹麦维斯塔斯,理由很简单:“对方不搞技术封锁。”
ASML中国区的陈锋最清楚其中的苦涩:“总部天天催着我们开拓市场,可中国客户现在都在问‘你们能保证维修吗’,上个月10个意向订单跑了8个。美国给的补贴才120亿,我们今年对华营收就少了110亿,这买卖太亏了!”
韩国的“叛逃”:跟着美国禁芯片技术,千亿市场拱手让人
韩国曾经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亲密伙伴”。三星在西安建了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工厂,SK海力士在无锡的产能占全球DRAM市场的15%,2024年中韩半导体贸易额突破3200亿美元,中国市场撑起了韩国芯片产业40%的营收。当时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还说:“中国是三星最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不会参与任何技术封锁。”
可在美国的“胁迫”下,韩国还是踩了红线。2024年底,美国把23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同时逼着三星、SK海力士“不准向中国转让14nm以下制程技术”,甚至要求他们把西安工厂的技术人员调回韩国。韩国政府嘴上说“保持自主”,行动上却乖乖照做——三星立刻暂停了与中芯国际的技术合作,SK海力士也终止了无锡工厂的扩建计划。
中国的反制没给韩国留任何情面。首先是市场反击: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把原本给韩国的120亿美元存储芯片订单,分给了长江存储和镁光(美国企业因主动申请对华供货豁免,反而获得机会);接着是稀土管制,韩国现代汽车每年需要的2000吨钕铁硼磁体,直接被削减了40%配额,导致其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停摆两周。
“以前我们是中国市场的老大,现在连前三都进不去了。”三星西安工厂的生产主管金敏哲叹了口气。他所在的工厂2024年还能月产12万片存储芯片,2025年10月产量直接腰斩,1000多名员工面临轮休。更惨的是SK海力士,无锡工厂的库存堆了3个月都卖不出去,CEO朴正浩在财报会议上承认:“失去中国市场,是我们最大的战略失误。”
韩国政府这下彻底慌了。产业通商资源部次官安德根偷偷跑到北京,想求中国放宽稀土配额,却被外交部直接怼了回去:“当初跟着美国搞封锁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有消息说,韩国已经开始和美国讨价还价,想恢复对华技术合作,可中国的长江存储已经实现128层NAND闪存量产,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求着买芯片”的国家了。
立陶宛的“作死”:拿台湾换美国援助,从友邦变“贸易孤岛”
如果说荷兰、韩国是“被迫反水”,立陶宛就是主动“跳坑”的典型。这个曾经的东欧小国,2021年之前和中国的贸易额虽然只有2.3亿欧元,但中国一直是其奶制品、木材的重要出口市场。当时立陶宛经济部长还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深化合作。”
可2022年,立陶宛为了讨好美国,突然宣布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美国立刻给了立陶宛6亿美元援助,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还得意地宣称:“这是我们加入美欧同盟的投名状。”
中国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首先是外交降级,把中立关系降为代办级;接着是贸易封杀,全面暂停立陶宛奶制品、木材进口,取消所有合作项目。更关键的是,中国还明确告知欧盟:“谁要是敢帮立陶宛转口贸易,就一起制裁。”这下立陶宛彻底成了“贸易孤岛”——原本每年出口中国的1.2万吨奶酪,全堆在仓库里发霉;木材企业倒闭了30多家,2000多名工人失业。
“我们以为美国会救我们,结果援助只给了1亿就没下文了。”立陶宛奶农扬纳斯对着镜头哭诉。他养了300头奶牛,以前每月能向中国出口5吨奶酪,现在只能把牛奶倒掉,“政府说会找替代市场,可欧洲的奶酪早就饱和了,谁会要我们的?”
最讽刺的是,立陶宛后来想反悔,偷偷把“台湾代表处”改了名字,可中国根本不买账。商务部明确表态:“错误犯了就要认,不是改个名字就能一笔勾销的。”2025年中立贸易额跌到了800万欧元,还不到巅峰时期的零头。有立陶宛议员在国会骂道:“为了美国的一点好处,毁了和中国的关系,这是最愚蠢的决定!”
中国的底气:不是任性反制,而是手握三张“王牌”
有人说中国的反制是“小题大做”,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背后是实力支撑的精准打击。中国之所以敢对“友国”下手,靠的是三张别人抢不走的“王牌”。
第一张是战略资源王牌。稀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不仅储量占全球38%,更垄断了90%的高端冶炼和磁体制备技术,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都离不开中国产的稀土磁体。荷兰、韩国再牛,也造不出替代产品,一旦中国管制出口,他们的高科技产业就得“熄火”。中央财经大学刘春生教授说得实在:“稀土不是武器,但比武器更管用,这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第二张是市场规模王牌。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汽车、农产品进口国。ASML失去中国市场,营收直接暴跌40%;三星丢了中国订单,存储芯片库存堆成山;立陶宛的奶酪没了中国买家,只能烂在仓库里。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说:“不卖给中国卖给谁?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第三张是法律依据王牌。中国的所有反制措施,都有明确的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就是最硬的“尚方宝剑”。2024年12月,中国制裁13家美国军工企业,冻结其在华财产,禁止交易 ;2025年10月的稀土管制,也是依据《出口管制法》实施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王世达研究员指出:“我们的反制不是情绪化报复,而是依法依规的对等回应,别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真相:不是中国要翻脸,是底线不容触碰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非要把关系闹僵?”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从来不想和谁翻脸,但也绝不会容忍“朋友”背后捅刀。
荷兰、韩国、立陶宛的例子都证明,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反击”。荷兰不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就不会丢稀土配额;韩国不跟着美国禁芯片合作,就不会失千亿订单;立陶宛不窜台挑衅,就不会成贸易孤岛。中国外交部说得很清楚:“我们欢迎友好合作,但谁要是敢拿中国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就必须付出代价。”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醒悟。日本拒绝了美国“因俄油问题制裁中国”的要求,直言“无法满足”;德国大众顶着美国压力,坚持扩建上海工厂,因为“中国市场不能丢”;就连美国的盟友加拿大,也偷偷恢复了对华稀土出口——他们都明白,讨好美国换不来真利益,得罪中国却会吃大亏。
ASML中国区的陈锋最近收到了总部的新指令:“想办法和中国政府沟通,哪怕放宽一点维修限制也行。”可他心里清楚,破镜难圆,信任没了,再想恢复以前的合作,没那么容易。韩国三星更惨,西安工厂的扩建计划被搁置后,长江存储趁机抢占市场,现在中国自己的存储芯片市占率已经涨到了28%,再也不需要依赖三星了。
这场博弈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要是朋友变豺狼,那也别怪猎枪不长眼。中国从来不怕对抗,但也始终敞开合作的大门——前提是,你得尊重中国的底线。那些还在想着“讨好美国、算计中国”的国家,该醒醒了:中国不是软柿子,想拿中国利益换美国笑脸,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来源:红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