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不要脸升官加爵,从县尉到宰相,算是活出了官场清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20:40 1

摘要:还没等下人回答,杨再思便解释说:“你不用多说,我来告诉你答案。道理很简单——你不讨好我,我就会收拾你,把你辞退了,你就没饭吃。对你来说是这样,对我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我不去讨好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也会收拾我,我就会一无所有。”

唐朝时,郑国公杨再思家有个下人大胆问他:“大人,您身居高位,为什么像哈巴狗一样讨好别人呢?”

杨再思狠狠地瞪了这个狗奴才一眼,反问道:“你一个下人,为什么会怕我呢?”

还没等下人回答,杨再思便解释说:“你不用多说,我来告诉你答案。道理很简单——你不讨好我,我就会收拾你,把你辞退了,你就没饭吃。对你来说是这样,对我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我不去讨好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也会收拾我,我就会一无所有。”

“所以,说几句好听的话,自己出点丑,让别人开心一笑,就能换来荣华富贵、平安美满。这么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做呢?只有脑子进水的人才会嘲笑我,我又何必在意那些傻子的嘲笑呢?”

不得不说,杨再思确实是个“狠人”。

他能从一个小小的县尉一路顺风,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爬到了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这样的高位,还被封为郑国公。这家伙绝对有做官的诀窍。

当时在武则天时期,大臣们很少有安全感。宗室、贵戚、王公大臣、刺史,不管你是什么岗位,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

那时的朝廷,每当有新官员上任,宫里的婢女们私下里都会议论:“又有送死鬼来了。”

果然,很多新官往往干不到半个月,就连性命都丢了。

杨再思在这样动荡的朝堂上,却一路顺风顺水,可以说他确实掌握了做官的诀窍。

史书上记载,他为人善于察言观色,极会揣摩上意。只要上面不喜欢的人或事,他也会跟着贬低;上面称赞的,他也会附和赞扬。

对他来说,没有自己的主见,领导就是方向,领导就是旗帜。领导说什么对,他就认什么对;领导说什么错,他也跟着说错。

有人曾经向杨再思请教做官的学问,他很坦率地说:“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讨好上司就够了,千万不要在意自己的身份和面子。只要上司高兴,什么事我都愿意做,而且会乐在其中。在这个世道,生存如此艰难,正直的人反而容易遭受打击。如果我不这样,又怎么能保全自己呢?”

可以说,杨再思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领导、揣摩领导心思的人,除了会巴结上司,还会讨好上司身边的红人。

在武则天时期,有两个非常受宠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杨再思对这两个人也是极尽巴结。

有一次,杨再思参加这两个男宠的宴会,张易之的哥哥张同秀开玩笑说:“杨大人长得像个高丽人。”

在当时,高丽人属于边缘群体,这话其实有点侮辱人了。

但杨再思听了却像得了夸奖一样,非常高兴。他当场剪了许多纸条,贴在头巾上,披着纸袍,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活像个小丑,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

然而,杨再思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称赞张昌宗唇红齿白,宛如女子。当时人们都说“六郎面似莲花”,而杨再思却反其道而行之,称“莲花似六郎”,意指莲花的美貌不及张昌宗。

由此可见,杨再思巴结他人已经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十足一副小人嘴脸。

就连他的下人都看不下去了,也站出来指责他。

但是,杨再思并未斥责下人,而是耐心解释。

不得不说,杨再思是个狠人。

他为了讨好权贵,不惜放下身段,甚至低三下四取悦他人。

面对下人的指责,他也毫不惩罚,不认为自己被冒犯。可以说,他是一个极其圆滑的人,又是一个极为通透的人,到了这样的境界,估计混好官场应该很容易吧。

正是这种圆滑,让他一路顺风顺水。从一个小小的县尉,仅用几年时间便爬到了相当于宰相的高位,还被封为郑国公。不得不说,他确实掌握了官场的生存秘诀。

你觉得是这样吗?

来源:梦回叶叶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