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神仙记:拓跋大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8 15:28 2

摘要:唐玄宗天宝年间,扶风县的县令出身于权贵世家,自恃权势而轻视他人,只与有权势者来往,贫寒素朴的宾客他根本不见。因此,民间对他的非议谤言广为流传。

唐玄宗天宝年间,扶风县的县令出身于权贵世家,自恃权势而轻视他人,只与有权势者来往,贫寒素朴的宾客他根本不见。因此,民间对他的非议谤言广为流传。

当时,扶风县的主簿姓李,县尉姓裴,二人都喜好结交宾客。裴县尉尤其喜好道术,曾在名山隐居修行,又乐善好施,时常弥补县令施政的不足。

一日闲暇,县令在县衙设宴,宴请扶风城中宾客,受邀者皆是通达显贵之人,而裴县尉因病未能赴宴。

宴饮正酣时,忽然有一位来客,额头宽广,身高七尺有余,拄着拐杖、携着帽子,神色高古不凡。他对守门人说:“我是拓跋大郎,要见你们府君(县令)。”

谒者见此人并无什么身份,就回答:“长官正在宴饮,不便通报,请等宴席结束再来。”

来客怒道:“你这小子怎敢阻拦宾客?我自己进去!”门人惊恐,连忙跑去禀告县令。县令不得已,命人将来客请上台阶。县令心中不悦,来客也面露不满。

入席后,来客举止毫不谦让,把整个宴会气氛都整压抑了,使得众人皆不欢而散。这个来客离去时也不行礼告辞,县令也仅长揖了事。来客怒意明显,口出怨言后拂袖而去。

席上的李主簿看到这一切,怀疑此人是异人。宴会结束后,他马上去找裴县尉,说道:“今日宴会不欢而散,皆因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看他的形貌举止,恐怕是位侠者,我担心他会带来灾祸,应当把他请来道歉。”

裴县尉说好。于是,李主簿与裴县尉一同等候,命小吏邀请拓跋大郎来叙。拓跋大郎也不推辞,径直前来。此时天色已晚,李主簿见到他后态度十分恭敬。

不料裴县尉一见拓跋大郎,竟慌忙躲到其他房间再也不敢出来。李主簿请来客坐定,又跑去询问裴县尉缘由。

裴县尉神色惊恐地对李主簿说:“此人果然是异人!他是峨眉山的高人,道术极为高深。我曾拜他为师修行数年,中途却私自逃下山。如今实在害怕与他相见。”

李主簿于是与拓跋大郎聊天,先为裴县尉求情。然后裴县尉连忙换上官服,小步快跑着进入厅中,对着拓跋大郎弯腰行大礼谢罪。

拓跋大郎盯着他看了很久,李主簿又在一旁好言劝解,拓跋大郎才命裴县尉坐下。

三人交谈时,拓跋大郎始终不提及道术或前事,裴县尉态度愈发恭敬严肃,李主簿也对他更加礼遇,同时委婉提及县令的过错,请不要怪罪于他,并再三代为道歉。

当天晚上,拓跋大郎留宿在李主簿的厅堂。李主簿半夜去探望,却发现他已不知所踪,而这里门窗仍紧闭如初,二人对来客的神通更加称奇。

次日清晨,官吏慌忙来报:“县令突然中邪,气息将绝,唯有心口微暖!”众僚属一同前往探视,到了午时,县令才苏醒过来。

县令立即召李主簿入见,叩头谢道:“全靠您才让我免于一死!”

李主簿询问缘故,县令说道:“昨晚那位来客,原来是位神人!我昨夜被阴差拘捕而去,见拓跋大郎坐在胡床上,斥责我不接纳宾客,于是命人折桑条鞭打我。鞭子虽细,却痛入骨髓。我无从辩解,只能受刑,眼看就要被鞭打数百下。拓跋大郎忽然说:‘李看在主簿为你说情的份上,饶你不死!’这才命左右将我送回,我得以苏醒。”

县令掀开衣服,展示身上的鞭痕,果然清晰可见。随后,他命人驾车前往县城北边寻找拓跋大郎的踪迹。

行至三十里处,果然见到一片茂密的桑树林,林下有人马足迹无数,地上还散落着十几根折断的桑条,上面血迹斑斑。

经此一劫,县令终于心生畏惧,收敛了轻慢之气。而拓跋大郎从此再无踪迹,世人皆认为他是神仙下凡。

出《原化记》

附:拓跋大郎

按《原化记》:天宝中,有扶风令者,家本权贵,恃势轻物,宾客寒素者无因趋谒。由是谤议盈路。时主簿李、尉裴者,好宾客。裴颇好道,亦尝隐于名山,又好施与,时亦补令之阙令。常因暇日,会宴邑中,客皆通贵,裴尉疾不赴。

宾客方集,忽有一客,广颡,长七尺馀,策杖携帽,神色高古,谓谒者曰:拓跋大郎要见府君。谒者曰:长官方食,不可通谒。请俟罢宴。客怒曰:是何小子,辄尔拒客,吾将自入。谒者惧,走以白令。令不得已,命邀之升阶。令意不悦,而客亦不平。既而宴会,率不谦让。及终宴,皆不乐。客不揖去。令亦长揖而已。客色怒甚,流言而出。

时李主簿疑为异人。李归,召裴尉而告之云:宴不乐,为此客耳。观其状,恐是侠者,惧且为害。吾当召而谢之。遂与裴共俟,命吏邀客,客亦不让而至。时已向夜,李见甚敬。

裴尉见之,忽趋避他室。李揖客坐定,复起问裴。裴色兢惧甚,谓李曰:此果异人,是峨嵋山人,道术至高者。曾师事数年,中路舍之而逃。今惧不可见。李子因先为裴请。裴即衣公服趋入,鞠躬载拜而谢罪。客顾之良久。李又为言。方命坐。言议皆不相及。裴益敬肃,而李益加敬焉,兼言令之过。李为辞谢再三。仍宿于李厅。

李夙夜省问,已失所在,而门户扄闭如故。益以奇之。比旦,吏人奔走报云:令忽中恶,气将绝而心微暖。诸寮相与省之,至食时而苏。令乃召李主簿入见,叩头谢之曰:赖君免死耳。

李问故。云:昨晚客,盖是神人。吾昨被录去,见拓跋据胡床坐,责吾之不接宾客。遂命折桑条鞭之,杖虽小而痛甚。吾无辞谢之,约鞭至数百。乃云:赖主簿言之,不然死矣,敕左右送归,方得苏耳。举示杖痕犹在也。命驾往县北寻之。行三十里,果见大桑林,下有人马迹甚多,地有折桑条十馀茎,血犹在地焉。令自是知惧。而拓跋从此不知所之。盖神仙也。

来源:享视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