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柠檬共和国在四川安岳投产了“超酸工厂”,标志着柠檬饮品行业向着更高标准、更精细化的方向迈进。从选果、榨汁,再到创新产品矩阵,柠檬共和国在全产业链的精细布局,是品牌近5年研发的沉淀,也是柠檬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作者丨内参君
编审丨橘子
近日,柠檬共和国在四川安岳投产了“超酸工厂”,标志着柠檬饮品行业向着更高标准、更精细化的方向迈进。从选果、榨汁,再到创新产品矩阵,柠檬共和国在全产业链的精细布局,是品牌近5年研发的沉淀,也是柠檬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从“摘下即榨”,
到“鲜酸本味”
10月10日,新锐饮料品牌柠檬共和国在“中国柠檬之乡”四川安岳正式投产自有柠檬榨汁工厂——四川安岳柠檬超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据悉,该“超酸工厂”占地约5500平方米,配套合作柠檬园万亩,预期年加工柠檬产能超1万吨。
柠檬共和国工厂选址安岳的逻辑十分清晰。
一方面,安岳的尤力克黄柠檬以酸度高、香气足、汁水丰富著称,被认为是鲜榨柠檬汁的“天选之果”。安岳地处北纬30度的柠檬黄金产区,独特的紫色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加之温暖湿润的气候,让柠檬芳香物质和汁液得到充分积累。
(图源:柠檬共和国)
另一方面,工厂选址紧邻果园(最近果园运输距离小于10Km),最大限度压缩了鲜果运输时间,真正实现“摘下即榨”。正如柠檬共和国此次所表达的:“建立柠檬超酸工厂,我们就是和时间抢新鲜,让柠檬从‘枝头鲜’直接跳进榨汁机。”通过产地直榨和冷链配套,柠檬从采摘到压榨仅数小时内完成,风味得以瞬时锁鲜。
为最大程度保留风味,超酸工厂采用全球首创的全程冷榨工艺——从鲜果进厂清洗起即迅速预冷,在1分钟内将柠檬整果进行降温,中断榨汁时的氧化反应,确保整个榨汁过程处于低温环境,鲜榨出的柠檬汁可及时进入低温管道,不给香气和风味任何逃逸的机会。
柠檬共和国设置专属柠檬冷榨工艺流程,全程低温冷榨+冷链锁鲜保存使柠檬原汁风味及营养保留更佳
通过一系列榨汁工艺规范,超酸工厂将安岳尤力克柠檬“酸爽鲜香”的风味原封不动保留在产品中,实现了“即榨即锁鲜”。同时锁住的还有被常规柠檬饮料所忽略的——营养,相较于高温加工几乎完全流失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柠檬浓缩汁,采用全程低温冷榨+冷链的NFC鲜榨柠檬原汁,柠檬中维生素C远超其10倍以上,天然有机酸,各种柠檬特有的黄酮多酚类成分损失低于10%。
在追求工艺的同时,柠檬共和国也在产品端传递柠檬的鲜酸本味价值。其代表性产品如黄柠檬汁、冷榨柠檬液以及爆品系列“云雾柠檬”,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保留柠檬鲜果的酸、鲜、香。
以黄柠檬汁为例,精选安岳尤力克柠檬为原料,利用冷榨工艺保留了果汁中皮油的清香和果肉的酸鲜;冷榨柠檬液中添加了NFC柠檬原汁,加水就是一杯有新鲜柠檬风味的柠檬水;云雾柠檬则是保留了果肉纤维的云雾感的气泡果汁,与传统的加浓缩汁甚至纯香精的碳酸饮料做显著差异化表现。
“消费者想要的已不仅仅是‘柠檬味’,而是像刚从果园摘下来的新鲜劲”——基于这一洞察,柠檬共和国的产品开发始终紧扣“酸”和“鲜”两个字,通过全程冷榨和冷链锁鲜技术,将柠檬的酸鲜香保留到瓶中。每款产品都试图回答同一问题:怎样让消费者随时喝到现摘鲜榨般好喝的柠檬汁。
从选果、榨汁到风味控制,柠檬共和国为这座工厂打造了一套严苛标准,以期输出稳定高质的柠檬原汁。而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柠檬共和国更进一步满足了终端消费者对天然新鲜口感的追求,为柠檬这一单品创造了更多元的市场价值。
“超酸工厂”开业当天,柠檬共和国联合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JBT公司、曼氏中国等举办了柠檬风味专研座谈会,并在现场发布了“柠檬风味轮”、“柠檬鲜榨工艺标准”以及“柠檬汁分级标准L-GRADE”三项标志性成果。
超酸研究所——柠檬风味专研座谈会上,柠檬共和国研发总监周石磊进行讲座
其中,“柠檬鲜榨标准”是柠檬共和国根据自身产品研究及实践制定的加工规范,明确了柠檬鲜果筛选标准、冷榨流程控制、原汁分级等关键指标,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质量参考。该标准主要涵盖从田间采摘成熟度到车间压榨工艺的全链路要求。
“柠檬风味轮”则聚焦于柠檬汁风味的科学量化,首次将柠檬汁的风味特征拆解为前段香气,中段香气,后端香气,酸、甜、苦、香等32个感官维度,包括花香、青涩、皮油香、汁感、糖果香味、成熟气息等解读属性。“柠檬风味轮”的建立,使过去笼统的“柠檬味”有了更精细的语言和标准。
柠檬风味轮
此外,柠檬共和国内部研发团队针对柠檬原汁制定了分级标准,从多维度,多角度,细分级的多个方面对鲜榨柠檬原汁进行分级,通过严谨的评分体制,划分出一级柠檬汁,二级柠檬汁,三级柠檬汁等,为柠檬原汁交易和加工提供了参考系。
据了解,柠檬共和国还与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达成柠檬风味细分研究合作,未来将在柠檬汁特征风味定量分析、风味稳定性等方向进一步深入,共建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平台。
这些研发投入不仅服务于柠檬共和国自身产品的升级迭代,也有更长远的战略考量。一方面,“柠檬鲜榨标准”中提出的指标可作为行业参考,让其他从业者有章可循地提升鲜榨柠檬汁品质;另一方面,柠檬风味轮和柠檬原汁分级体系为不同品牌间对话提供了共同语言,有助于推动形成行业认可的评价体系。
一旦行业对“高品质柠檬原汁”形成统一认知标准,柠檬共和国这样的原汁生产方将更容易切入大型茶饮、饮料企业的供应链,以标准化优势扩大市场版图。
柠檬共和国在安岳建厂的背后,也是整个柠檬饮料市场升温的缩影。
近年来国内柠檬制品消费快速增长。据中研网数据,2025年,中国柠檬鲜果产量预计突破9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9.2%;中国柠檬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80亿元人民币。
消费市场的变化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健康”“天然”成为大势所趋,含有VC等营养成分的柠檬饮品迎合了养生诉求;另一方面,减糖风潮下,柠檬这种自带风味、高酸低糖的原料获得青睐,许多饮料新品主打“真柠檬、少糖分”的卖点。
也正因此,柠檬饮料正成为饮品市场的“黑马”品类之一。而柠檬共和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家2021年才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其第二年仅凭小青柠汁和冷榨柠檬液两款产品就做到了过亿元销售,同比增速高达300%。凭借一系列主打柠檬风味的创新产品,不到5年跻身年营收近10亿元的行列。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热度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原料供应压力。例如,2024年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安岳柠檬减产,直接导致2025年上半年柠檬价格大幅飙涨。据报道,今年4月中旬安岳柠檬批发价半月内从每斤3.75元暴涨到8元,涨幅超过113%;6月下旬安岳产地收购价达8元/斤,同比翻倍。
价格飙升使得产业上下游承压,不少终端品牌面临成本骤增和断供风险。不少茶饮店不得不微调产品配方,有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柠檬原果供应持续紧张,可能考虑用柠檬液替代部分鲜柠檬,用以平抑成本。
当然,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标准化的柠檬原汁产品正在迎来更大的市场机会——当“鲜柠檬”变得稀缺且昂贵时,品质稳定的替代方案将备受青睐。总的来说,消费端对柠檬饮料“新鲜、天然又好喝”的追求,与供给端对“稳定、标准又高效”的诉求,共同塑造了当下柠檬赛道的热度与增量空间。
在这个背景下,像柠檬共和国这样掌握上游原料和技术标准的企业,无疑早一步站在了风口之上。
三产联动:
从种植到品牌的安岳样本
安岳作为“中国柠檬第一县”,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产量一度占全国的70%以上。然而长期以来,当地面临的困境是典型的“大而不强”:柠檬品种增多,但大多以鲜果形式销售,产业链延伸和附加值开发不足。尤其是在丰产年或市场波动时,柠檬鲜果经常出现滞销或贱卖。
柠檬共和国在安岳投资建厂,打造了一条“种植-加工-品牌”的示范链条,也为地方产业困局提供破题思路。通过与安岳10万亩柠檬基地的合作,柠檬共和国直接从源头绑定了原料供应,每年可消化1万吨以上的柠檬作为生产原料。
这些柠檬中,不乏以往因外观或大小达不到鲜销标准而被贬值的“加工果”。有了稳定的工厂需求,这些不被常规鲜果市场接受的果子也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公司也计划与果园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制定以长期主义为本的加工果收购价格收购加工级柠檬,让果农有预期稳定收益。
新工厂投产后,安岳果农对柠檬销售“不愁了”,种植积极性也会更高——以前担心卖不掉而不敢扩大种植,现在销路有保障,改良品种、科学管护,奋斗产出更多优质鲜榨型柠檬。
统一规范管理,提高了鲜果品质;加工阶段的就地转化,又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和税收;最终包装成产品销往全国,提高了“安岳柠檬”的议价能力。一颗柠檬,掀起了一二三产业,真正实现了本地增值、本地利益共享。
从总体来看,柠檬共和国安岳项目有望显著提升当地柠檬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附加值。据测算,超1万吨柠檬果制成成品后,其产值相当于果品销售的数倍。这部分增值收益通过产业链分配,将利好各地参与者:果农获得了更加稳定的市场果价,企业获得原料和市场双田,地方产业实现提档升级。
另一方面,对柠檬共和国而言,将榨汁工厂设在安岳最大的意义在于把供应链控制前置到了原产地。有了自己的工厂和果园基地,柠檬共和国可以严格按照自定标准从源头把关:只选果形完好、成熟度适宜的优质果投料,并通过标准化工艺榨取原汁,锁定原料风味锚点。
在激烈的饮料市场竞争中,拥有产地工厂和行业标准话语权,将成为柠檬共和国独特的优势。随着产能的释放和标准的推广,这家企业的野心不止于卖出更多的柠檬饮料,更在于参与塑造整个柠檬产业的游戏规则。
来源: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