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我校2002级优秀学子李潮的青春奋斗故事亮相《人民日报》,以《扎根戈壁滩的工程师,规划一片未来的算力海洋》为题,生动展现了他投身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助力边疆算力产业发展的卓越贡献。这是绵外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全体绵外人的骄傲!
近日,我校2002级优秀学子李潮的青春奋斗故事亮相《人民日报》,以《扎根戈壁滩的工程师,规划一片未来的算力海洋》为题,生动展现了他投身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助力边疆算力产业发展的卓越贡献。这是绵外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全体绵外人的骄傲!
戈壁滩上书写算力新篇
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烈日下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风力发电机叶片迎风舞动。2023年,李潮踏上这片土地,担任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副院长。面对戈壁滩的艰苦环境,他敏锐地捕捉到哈密作为“东数西算”关键节点的巨大潜力:“这里丰富的能源资源,正是发展算力产业的沃土。”
李潮出席合作签约仪式
攻坚克难,打通算力“生命线”
“东数西算”工程面临传输时延、数据安全、严寒施工等多重挑战。2024年春节后,李潮带领团队奋战90余天,通过自主研发的V2V视联网协议,构建了高效安全的算力专网传输通道。同年4月,哈密伊吾先进计算集群和城市算力网示范项目成功上线,实现了哈密算力产业“从0到1”的突破!
航拍伊吾县先进算力集群二期
绿电赋能,服务国家战略
依托哈密20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能力和多能互补电网,李潮团队将算力与能源深度融合。2024年6月,首批2000P算力成功交付重庆,支撑中西部协同发展。如今,哈密算力集群已形成“1个全参数模型+6个轻量化版本”的服务体系,搭载6710亿参数的DeepSeekR1大模型上线,成为西北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支点。
绵外印记:从涪江之畔到西北边疆
李潮于2005年从绵外高中毕业,公派留学新加坡后归国,始终深耕算力领域。他曾坦言:“地理上我们是边陲小城,但在算力发展上,我们站在了最前沿!”其事迹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展现了绵外人“胸怀家国、实干担当”的精神底色。
青春告白祖国:奋斗正当时
从绵外课堂到戈壁战场,李潮用行动诠释了“复兴征程有我担当”的誓言。他的故事是绵外“育人为本、成才为旨”办学理念的缩影,更激励着无数绵外学子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为校友李潮点赞!为每一位拼搏的绵外人喝彩!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