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谈婚论嫁,不是看谁家有钱,而是看谁敢先开口说“我愿意让步”?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谈婚论嫁,不是看谁家有钱,而是看谁敢先开口说“我愿意让步”?
那个23岁的男生,月薪八千,没车没房,却在直播里说不接受当全职主夫——这话听着像倔强,其实是他最后的底线。
他不是不想爱,是怕爱着爱着,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一个被写进女方家谱里的“上门女婿”。
而女方呢?91年,有车有房,条件摆得明明白白,可她没问过一句“你想要什么”,直接甩出一套方案:孩子随我姓,你搬进来,别谈事业。
这不是求婚,是入职通知。
我们总说时代变了,可变的不是彩礼金额,是人和人之间说话的方式。
以前是父母定,现在是双方谈,但很多人还是用旧地图找新路。
杭州妇联的数据说,七成九五后男生不接受全职带娃,可六成八愿意分担家务、一起带孩子——这说明什么?
不是他们懒,是他们要的是平等,不是单方面牺牲。
你把“我养你”换成“我们一起过”,这婚才走得下去。
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说这是进步,有人说这是崩塌。
可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谁上谁下,是谁把婚姻当成了交易合同,而不是人生合伙协议。
你提条件可以,但别一上来就写好终稿,连修改意见都不给。
婚姻不是KPI考核,你不能只盯着对方有没有达标,却不问他自己想成为谁。
我见过一对情侣,女生比男生大五岁,房子是她的,工作也稳定。
他们没谈彩礼,没谈姓氏,第一件事是坐下来,画了张表:未来三年,谁负责还贷,谁负责做饭,谁去考证,谁陪父母看病。
没有谁高谁低,只有谁在什么时候,愿意为这段关系多走一步。
现在杭州有婚恋调解师了,不是劝分,是教你怎么开口。
你敢不敢说:“我怕你以后后悔,所以我先问你,你真想好了吗?
”而不是“你必须这样,不然就算了”。
真正的勇敢,不是敢提条件,是敢在条件之外,问一句:你开心吗?
你不是在找一个能养你的人,你是在找一个,愿意和你一起,把日子过成两个人的,而不是一个人的。
来源:侠影P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