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听说过中亚夜鹰吗?这是一种仅在夜间活动、白天基本见不到的鸟类,至今全世界仅保留有一个标本,即1929年英国鸟类学家、植物学家弗兰克·卢德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采集到的。近日,这一罕见的“暗夜精灵”在警民合力救助下,得以再现人间。
你听说过中亚夜鹰吗?这是一种仅在夜间活动、白天基本见不到的鸟类,至今全世界仅保留有一个标本,即1929年英国鸟类学家、植物学家弗兰克·卢德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采集到的。近日,这一罕见的“暗夜精灵”在警民合力救助下,得以再现人间。
图源兵团长安网,侵删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团职工群众打电话报警,称在自家棉花地旁的马路边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鸟。第二师乌鲁克垦区公安局金杨派出所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民警辅警赶到现场。
为避免小鸟受到进一步伤害,民警辅警迅速取来纸箱,把它轻轻放入纸箱中,并带回到警务室。经过仔细比对,他们发现这只小鸟与传说中的中亚夜鹰极为相似,于是紧急联系了尉犁县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最终,经鉴定,确定这只小鸟就是中亚夜鹰,属于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网络资料显示,中亚夜鹰,是夜鹰科夜鹰属的一种鸟。是一种体型小约19厘米的浅色夜鹰。有关资料仅来自一雌鸟标本。上体沙黄灰色,具深褐色点斑及网状斑;尾黄灰色,具六道不明晰的褐色横斑和三道不明晰的皮黄色横斑;下体奶黄色,多具褐色的细小横斑;喉侧有小块的草黄白色斑。脚灰色。
中亚夜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夜鹰。罕见且知之甚少。1929年9月7日,英国博物学家Frank Ludlow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角一个被称作固玛的地方(今皮山县境内)采集到了1号成年雌性夜鹰标本,最初他将该标本定为了埃及夜鹰(Caprimulgus aegyptius)。1960年,著名美国鸟类学家Charles Vaurie(1906-1975)在其对古北界鸟类分类进行系统整理过程中,以体型明显小和飞羽形态与埃及夜鹰的明显差异,依据这唯一的标本描述命名了中亚夜鹰(C. centralasicus)。
从1929年标本被采集,到1960年正式被命名,中亚夜鹰用了31年的时间,才真正走进人类的认知视野。
可自那以后,它又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鸟类学家们就带着对这一神秘物种的好奇,多次前往曾经发现过中亚夜鹰的地区进行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戈壁、皮山县的草原、塔里木盆地的灌木丛……每一处可能的栖息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始终没能再次见到中亚夜鹰的身影。
如今,尉犁县境内出现的这只受伤的中亚夜鹰,就像一把钥匙,再次打开了人类探索这一濒危物种的大门。
它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神秘物种依然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也提醒着我们:在新疆广袤的戈壁与草原间,还有太多像中亚夜鹰这样的“生命奇迹”等待被发现、被保护。
来源:生态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