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比武则天还早40年,战败后被折磨三天三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7:27 1

摘要:提及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武则天。但鲜少有人知晓,在武则天登基称帝的 40 年前,一位出身浙江睦州的农家女子,已率先打破性别与阶级的枷锁,自称皇帝并建立政权,率领灾民反抗不公。她便是陈硕真 —— 一位因不忍百姓受苦而揭竿起义,最终却因寡不敌

提及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武则天。但鲜少有人知晓,在武则天登基称帝的 40 年前,一位出身浙江睦州的农家女子,已率先打破性别与阶级的枷锁,自称皇帝并建立政权,率领灾民反抗不公。她便是陈硕真 —— 一位因不忍百姓受苦而揭竿起义,最终却因寡不敌众遭遇酷刑的反抗者。她的故事,藏着盛唐繁华背后底层民众的苦难,更彰显着平凡人对抗强权的勇气。

贫苦出身与灾荒绝境:睦州大水中的生存挣扎​

唐太宗贞观末年,陈硕真出生在浙江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一个佃农家庭。彼时的睦州虽地处江南,却因土地贫瘠、赋税沉重,底层农户的生活常年困苦。陈硕真的童年从未有过安稳日子,父母在她年幼时相继离世,她只能带着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投靠远亲。寄人篱下的岁月里,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喂猪、砍柴,傍晚还要缝补衣物,即便如此,仍时常吃不饱饭,冬日里连件完整的棉衣都没有。​

为了让妹妹能活下去,成年后的陈硕真来到当地富户胡家做佣人。胡家宅院占地广阔,青砖黛瓦间种满了桂花树,粮仓更是用厚实的杉木打造,门上挂着黄铜大锁 —— 这里的粮食足够全家吃十几年,而陈硕真每天只能靠着稀粥和咸菜度日,双手因长期干重活布满老茧,指缝里还嵌着洗不掉的泥土。她以为只要勤恳做工,就能让妹妹过上安稳生活,却没料到,一场天灾彻底打碎了她的生存希望。​

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夏天,睦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连日的暴雨让新安江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漫过堤坝,像猛兽般冲毁了沿岸的农田与房屋。原本就贫瘠的土地被洪水浸泡后,庄稼全部烂在地里;村民的茅草屋在洪水中轰然倒塌,有的人抱着门板在水里漂流,有的人则被洪水卷走,再也没有回来。​

洪水退去后,睦州大地一片狼藉:田地里满是淤泥与碎石,村口的大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路边随处可见饿死的灾民 —— 他们的脸颊深陷,嘴唇干裂,有的怀里还抱着早已没有气息的孩子。更令人心碎的是,为了活下去,部分灾民竟被迫 “易子而食”,这样的惨状,让每天在胡家做工的陈硕真内心备受煎熬。​

此时的胡家却依旧过着奢靡生活。胡老财(胡家主人)每天在院内摆着宴席,桌上堆满了鸡鸭鱼肉,酒壶里倒出的黄酒香气飘出墙外;他家的粮仓大门紧闭,粮仓外甚至有家丁手持木棍看守,防止灾民靠近。陈硕真每次路过粮仓,都能看到门缝里透出的金黄稻谷,再想到村口那些因饥饿倒地的村民,一种强烈的无力与愤怒在她心中蔓延。​

偷粮救人与牢狱之灾:村民心中的 “义女”​

在目睹了无数灾民饿死的惨状后,陈硕真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 —— 偷开胡家粮仓,分粮救民。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睦州的夜空被乌云笼罩,只有几颗星星微弱地闪烁。陈硕真借着夜色的掩护,绕到胡家粮仓后方,用之前偷偷磨尖的铁钎,一点一点撬动粮仓的黄铜锁。铁钎与锁芯摩擦发出 “咯吱” 声,她的手心全是冷汗,耳朵紧紧贴着门板,生怕被巡逻的家丁发现。​

锁被撬开的瞬间,粮仓内的稻谷香气扑面而来。陈硕真顾不上多想,迅速抱起事先准备好的麻布口袋,将稻谷装满后从后墙的狗洞递出去 —— 墙外早已聚集了十几个饿得走不动路的村民,他们接过粮食时,双手不停颤抖,有人甚至当场跪下想要磕头感谢,被陈硕真急忙拉住:“快把粮食带回家,别被人发现!”​

接下来的三个夜晚,陈硕真都趁着夜色偷运粮食,越来越多的村民得到了救济。可纸终究包不住火,第四天清晨,胡老财发现粮仓内的粮食减少,立刻下令家丁彻查。很快,有人指认曾看到陈硕真在夜间靠近粮仓,胡老财当即派人将陈硕真捆绑起来,押到院内的空地上。​

“你竟敢偷我家粮食!” 胡老财坐在太师椅上,手中的烟杆指着陈硕真,脸色铁青。陈硕真被绑在柱子上,衣服上满是泥土,却丝毫没有畏惧:“百姓都快饿死了,你粮仓里的粮食堆成山,分一点给他们会死吗?”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胡老财,他下令家丁用木棍毒打陈硕真,直到她浑身是血、失去意识才停手。随后,胡老财又将她扭送到县衙,诬告她 “偷窃官粮、煽动灾民”—— 在灾荒年月,这样的罪名足以判死刑。​

陈硕真被关在县衙的大牢里,牢房阴暗潮湿,墙角长满了青苔,地上只有一堆稻草。她的伤口因没有药物处理而化脓,每动一下都钻心地疼,却始终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就在她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被她救助过的村民们偷偷凑钱,买通了狱卒,趁着深夜将她从大牢里救了出来,一路护送她逃到附近的覆船山(今浙江淳安境内)深处养伤。​

深山觉醒与聚众起义:“文佳皇帝” 的崛起​

覆船山的山洞里,村民们为陈硕真铺上了干草,还送来疗伤的草药和仅有的粗粮。在这段养伤的日子里,陈硕真的思想发生了彻底转变。她躺在山洞里,听着洞外风吹树叶的声音,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灾民饿死的惨状、胡老财的冷漠、县衙的残暴 —— 她意识到,单靠偷粮救人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只有推翻这样的不公秩序,百姓才能真正活下去。​

覆船山深处本就聚集着不少逃难的灾民和躲避徭役的农民,他们大多和陈硕真一样,对官府的压榨、地主的剥削充满不满。陈硕真伤愈后,开始主动与这些人交流,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说出大家心中的苦难,很快就赢得了众人的信任。渐渐地,以陈硕真为核心的小团体形成了,有人负责寻找食物,有人负责打探外界消息,大家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为了更好地号召民众,陈硕真借鉴了当时民间盛行的道教思想。她对外宣称,自己在深山中遇到 “太上老君显灵”,老君不仅治愈了她的伤,还授予她 “天命”,让她下凡拯救苍生。为了让这个说法更有说服力,在一个满月之夜,陈硕真身着提前缝制的白色布衣,头戴用树枝和布帛制成的简陋冠冕,站在覆船山的山顶上。​

山下聚集着数百名灾民,月光洒在陈硕真身上,让她看起来多了几分神圣感。她举起右手,声音坚定地喊道:“太上老君赐我使命,要我诛杀贪官污吏、平分粮食土地,让天下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愿意跟随我的人,从此不再受压迫!” 这番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在场每个人的内心 —— 他们早已被苦难压得喘不过气,陈硕真的宣言,成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短短十天内,追随陈硕真的人就从几百人增加到上千人。永徽四年十月,陈硕真正式宣布起义,自立为 “文佳皇帝”,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女性自称皇帝并建立政权,比武则天称帝早了整整 40 年。她还仿照唐朝官制分封官职:任命自己的妹夫章叔胤为 “仆射”(相当于宰相),负责处理政务;挑选身强力壮的灾民组成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每军设置将领统领。​

攻占城池与新政推行:为百姓谋福利的 “文佳政权”​

起义军成立后,陈硕真首先将目标对准了睦州城。当时的睦州城守军不多,且大多因克扣军饷无心作战。陈硕真亲自制定作战计划:让章叔胤率领部分士兵假装攻城,吸引守军注意力;自己则带着精锐从城西北角的排水道潜入城内,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攻城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章叔胤就带着士兵在城门外擂鼓呐喊,守军慌忙登上城墙防守。与此同时,陈硕真带着几十名士兵,钻进狭窄的排水道 —— 水道内又黑又臭,污水没过脚踝,他们只能举着火把慢慢前行。经过一个时辰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城内,趁守军不备杀死守门士兵,将城门打开。城外的起义军一拥而入,守军见状纷纷弃械投降,睦州城很快被攻占。​

进入睦州城后,陈硕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官府粮仓和富户的粮库,将粮食全部分给城内百姓。她亲自站在粮仓前,看着村民们捧着粮食脸上露出笑容,叮嘱道:“这些粮食本就该是大家的,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抢你们的口粮了。” 随后,她下令释放监狱里的囚犯,废除当地繁重的赋税,还派人修补被洪水冲毁的房屋。​

在陈硕真的带领下,起义军士气大振,随后又乘胜攻占了桐庐、于潜两城。每攻占一座城池,她都会推行同样的政策:平分粮食、减轻徭役、惩治贪官。有一次,几名起义军士兵趁乱抢夺了一户商人的钱财,陈硕真得知后立即将他们叫来,当着百姓的面斥责道:“我们起义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随后下令将这几名士兵赶出军队,还让他们把钱财还给商人。​

陈硕真的做法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不少人主动加入起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她甚至开始规划长远发展:在睦州城内设立 “水利署”,召集工匠勘察地形,准备修建堤坝防止洪水再次泛滥;还开设 “义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读书 —— 这些举措,让 “文佳政权” 在短时间内拥有了稳固的民心基础。​

但陈硕真的起义活动,很快引起了唐朝朝廷的警惕。对唐高宗李治而言,一个农家女子自称皇帝、攻占城池,不仅是地方叛乱,更是对皇权的直接挑战。他立即任命扬州刺史房仁裕为行军总管,率领数万官军前往睦州镇压起义。房仁裕是唐朝资深将领,手下士兵训练有素,还配备了弓箭、长矛等精良武器,与大多手持锄头、镰刀的起义军形成了悬殊对比。​

决战睦州与悲壮被俘:寡不敌众的抗争​

永徽四年十一月,房仁裕率领的官军抵达睦州城外,与陈硕真的起义军展开决战。决战当天,天空飘着细雨,睦州城外的田野里泥泞不堪。陈硕真穿着一身粗布铠甲,手持长矛站在阵前,身后是数万名起义军士兵 —— 他们大多面带饥色,却眼神坚定,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

官军首先发起进攻,密集的箭雨朝着起义军阵中射来,不少起义军士兵中箭倒地。陈硕真见状,大喊一声 “跟我冲”,率先朝着官军阵营冲去。起义军士兵们紧随其后,用锄头、镰刀与官军的长矛、刀剑对抗。章叔胤率领后军负责掩护,他挥舞着大刀,斩杀了几名冲上来的官军,却不幸被一支流箭射中胸口,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战袍。​

“仆射!” 陈硕真看到章叔胤倒下,心中一紧,想要冲过去营救,却被官军士兵围住。章叔胤躺在地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保护陛下,继续战斗!” 随后便闭上了眼睛。章叔胤的牺牲让起义军士气受到打击,加之官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起义军渐渐难以抵挡,开始节节败退。​

陈硕真知道大势已去,却不愿投降。她率领残余的几百名士兵突围,想要退回覆船山继续抵抗,却在突围途中被官军包围。几名官军士兵扑上来想要抓住她,她挥舞着长矛反抗,直到力气耗尽才被按倒在地。被俘时,她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浸透,头发散乱,却始终没有低下头颅,目光依旧坚定地看着前方。​

房仁裕见到被俘的陈硕真,既惊讶于这个农家女子的胆识,又恼怒她对朝廷的 “反叛”。他下令将陈硕真用铁链锁住,押往长安听候朝廷发落。在押送途中,陈硕真曾三次试图自杀:第一次趁看守不注意撞向马车栏杆,被士兵及时拉住;第二次偷偷藏起一根尖锐的木片想要割腕,被搜出;第三次绝食三天,却被士兵强行灌下米粥。她知道,自己活着一天,就要多忍受一天的折磨,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反抗的意志。​

酷刑与殉道:刑场上的不屈宣言​

抵达长安后,朝廷对陈硕真进行了公开审判。审判当天,大理寺的公堂上挤满了围观百姓,陈硕真被铁链绑在柱子上,身上的伤口还在渗血,却依旧挺直脊背。审判官拿着卷宗,厉声问道:“你一个农家女子,竟敢自立为帝、反抗朝廷,可知罪?”​

陈硕真抬起头,目光直视审判官,声音清晰地回答:“天下土地本是百姓所有,赋税本是为了让国家安稳,可如今贪官横行、地主剥削,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这样的朝廷,为何不能反抗?男子能当皇帝,女子为何不能?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饥饿的人有饭吃,让受欺压的人有公道,何罪之有?”​

这番话让审判官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对陈硕真施以最残酷的刑罚,以儆效尤。永徽四年腊月的一天,长安城外的刑场上寒风凛冽,雪花飘落。33 岁的陈硕真被押到刑场,她的双手双脚被铁链固定在刑架上。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她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第一天,刽子手用小刀将她手臂上的肉一片片割下,再将盐水浇在伤口上,剧痛让她浑身颤抖,却始终没有发出一声求饶;第二天,她的四肢被生生打断,骨头断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刑场上格外刺耳;直到第三天,刽子手才最终结束了她的生命。​

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刻,陈硕真嘴里念叨的仍是 “百姓”“粮食”“公道”。临死前,她朝着南方睦州的方向望去,眼中满是遗憾 —— 她没能实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没能彻底改变底层民众的命运。​

陈硕真的死讯传回睦州后,百姓们悲痛不已。有人在夜晚偷偷潜入长安,将她的遗体从刑场运回来,埋在覆船山深处的一座无名山丘上。为了防止官府发现,村民们没有为她立碑,只在坟前种了一棵松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硕真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直到几百年后,史学家在整理唐朝史料时,才从《旧唐书》《新唐书》的零星记载中,重新发现了这位比武则天早 40 年称帝的农家女子。​

春日的覆船山,那棵松树早已长得枝繁叶茂。山脚下的村民们,依旧会在每年清明时节,朝着松树的方向默默祭拜 —— 他们或许记不清陈硕真的生平细节,却始终记得,曾经有一位女子,为了让大家能吃饱饭,勇敢地对抗过不公的命运。​

来源:中土岛SxYd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