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追了极氪两年的老粉,10 月 11 日焕新极氪 001 一上市,我立马扎进体验中心。此前总觉得老款在性能与舒适间少了点平衡,而这次改款直接把 95 度神盾金砖电池、CCD 电磁减振系统、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全拉满成全系标配,本想带着 "挑刺" 的心态去体验,结
作为追了极氪两年的老粉,10 月 11 日焕新极氪 001 一上市,我立马扎进体验中心。此前总觉得老款在性能与舒适间少了点平衡,而这次改款直接把 95 度神盾金砖电池、CCD 电磁减振系统、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全拉满成全系标配,本想带着 "挑刺" 的心态去体验,结果一整天下来,彻底被它的全能均衡圈了粉。不夸张地说,这款车最难得的不是某一项配置有多惊艳,而是把颜值、性能、舒适和智能全落到了实处,分享下我的真实感受。
极氪 001 的外观从不让人失望,这次依旧延续经典猎装轿跑造型,没做冗余修饰。分体式大灯与贯穿式格栅连为一体,从正面看横向视觉被拉得很宽,4977×1999×1545mm 的车身搭配 3005mm 轴距,稳重大气又不显臃肿,小区狭窄路段掉头、侧方停车都灵活得不像中大型车。
细节里全是实用主义:前包围的前唇用了厚实的硬质塑料,摸上去扎实抗造,日常小刮小蹭不用心疼补漆费;车身侧面线条平滑流畅,前后翼子板微微外凸,门板上的隆起筋线在阳光下折射出光影层次,力量感藏得克制又高级。车尾的波浪形扰流板和贯穿式 LED 灯组还是熟悉的设计,晚上点亮后辨识度拉满,后包围与前唇形成呼应,层次感很清晰。
新增的 001 FR 版本确实吸睛,碳纤维尾翼和后视镜是实打实的真碳材质,凑近能看到清晰的编织纹理,敲上去是沉闷的厚重声响,绝非碳纤膜能仿造。但对我这种家用为主的用户来说,普通版的优雅更百搭 —— 尤其是无框车门,开门时视觉舒展,关门瞬间传来扎实的 "嘭" 声,透着几分德系豪车的厚重质感。实测高速 120km/h 时车内风噪控制得很好,密封性能比老款明显提升。
拉开车门的瞬间,内饰的升级比外观更让人惊喜。之前听人说新款 "内饰封神",本以为是夸张,实际体验后才发现,它的豪华从不是靠材质堆砌,而是藏在细节里的实用性。最戳我的是 "浩瀚星空顶",傍晚切换夜景模式时,500 颗星粒亮起的氛围恰到好处,亮度柔和不刺眼,完全不会像某些车的氛围灯那样晃得分心。更难得的是它的功能性:厚度只比普通天幕多 1mm,正午露天暴晒 20 分钟后,伸手摸天幕内侧也就 30℃左右,防晒隔热做得相当到位;而且隐私性拉满,从车外只能隐约看到车内轮廓,省了贴深色膜的钱,也避免影响透光性。
座椅绝对是内饰的 "王炸" 配置。前排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调校得很均衡,我这种腰不好的人坐了一小时试驾,腰背完全没酸痛感。重点是后排的伊姆斯躺椅 —— 之前在极氪 009 上体验过就念念不忘,没想到这次下放到了 001 上。一键开启后,座椅能放倒到近乎半躺的角度,电动腿托和脚踏自动伸出,180cm 的我坐进去,双腿能彻底舒展,膝盖毫无憋屈感。试了 3D 深层按摩功能,揉捏、舒缓两种模式的力道都很精准,刚好能打到腰背部的酸痛点,高速中途开 10 分钟,疲劳感能消大半。不过得提醒一句,虽然躺椅是主流配置,但选车时最好跟销售确认清楚,避免配置差异。
音响系统的体验远超预期。这套 ZEEKR Sound Max 海豚音剧院级音响有 4680W 功率,配了 29 个扬声器,还带 8 个头枕音响和 8 个座椅振子。播放杜比全景声音乐时,包围感强到能清晰分辨乐器位置;头枕音响堪称 "社交神器",导航播报只有主驾能听见,完全不打扰副驾听歌。座椅振子会跟着节奏轻微震动,听摇滚时的低频反馈很有代入感,像在小型 livehouse 现场,但又不会震得发麻。小贴士:一定要下载无损音质的杜比全景声资源,普通 MP3 格式根本发挥不出它的实力。
空间表现完全对得起猎装车的定位。实测前排头部空间有一拳两指,我调整好驾驶姿势后,后排腿部空间仍有两拳多,中间地台纯平设计,坐三个人也不会挤脚。
后备箱的装载能力更是惊喜:常规状态下塞两个 28 英寸行李箱 + 一个婴儿车毫无压力,还能余出放背包的空间;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容积直接扩容,1.8 米长的折叠桌放进去不用拆卸,帮朋友搬小型家具时特别省心。更贴心的是 "轻松装载" 按键,按一下后备箱高度会下调,家里长辈搬重物不用垫脚;感应开启功能也很实用,手上提满东西时,踢一下车尾就能自动开门。不过有个小遗憾:带空悬的版本没有后备箱下层储物格,平时放小件可以自己加装个收纳盒。
开起来之后,才懂新款的核心升级有多香。全系标配的闭式双腔空气悬架 + CCD 电磁减振系统,彻底解决了老款的操控与舒适失衡问题。市区试舒适模式时,过 15cm 高的减速带干脆利落,车身没有多余颠簸,后排乘客都没说晃;走细碎颠簸的老路时,悬挂过滤得非常彻底,车内只能隐约感觉到路面起伏,完全没有 "咯噔咯噔" 的生硬感。这得归功于 "智能魔毯" 功能 —— 通过前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提前预判路面,毫秒间调整悬架软硬,简直是城市通勤的 "滤震神器"。
切换到运动模式跑高速,悬挂自动变硬,车身高度也随之降低,过 90 度弯道(时速 60km/h)时侧倾控制得极好,快速并线时车身跟随性灵活,没有丝毫拖沓感。空悬最大调节行程有 85 毫米,离地间隙最高能到 206 毫米,后来去郊外试了段碎石路,把底盘调高后轻松通过,"可赛可野" 的调性拿捏得很准。不过得提醒下:空悬的具体质保政策尚未明确披露,橡胶气囊存在自然老化问题,平时尽量避开过度颠簸路段,延长使用寿命,后期更换配件的费用可以提前咨询 4S 店。
动力和补能更是这次升级的重头戏。全栈 900V 高压平台搭配 680kW 双电机,零百加速直接杀入 2.83 秒级,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间推背感爆棚,但动力输出特别线性,不会突然窜出去吓一跳。最高车速能到 280km/h,国内高速虽用不上,但能看出动力储备有多充足,超车时底气十足。续航也很扎实,CLTC 综合续航超 810km,我当天试驾 100 公里(市区 + 高速各半),表显掉电才 120 公里左右,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长途也不用频繁找桩。补能速度彻底缓解了焦虑。官方数据 10% 充到 80% 仅需 7 分钟,我在体验中心的超充桩实测,20% 到 60% 刚好花了 5 分钟,比喝杯咖啡的时间还短。不过要注意,这得匹配高功率超充桩才能实现,普通快充桩速度会慢一些,选车时可以先看看家周边的极氪超充站分布,有条件的话装个家用慢充桩更划算。
智能座舱的进步肉眼可见。ZEEKR AI OS7 系统搭配 8295 芯片,流畅度堪比旗舰手机:冷启动时,踩下制动到车机点亮仅需 2 秒,比老款快了近 1 秒;打开导航、音乐等应用都是秒开,滑动屏幕、切换菜单毫无卡顿。交互逻辑也优化了,主界面是可自定义的卡片布局,下拉控制中心和手机操作习惯一致,家里老人学一会儿就能上手。
语音助手 Eva 基于 Kr AI 大模型,简直是 "全能管家"。连续说 "开空调、调低音量、找最近的充电站",它都能准确执行;更智能的是主动服务 —— 进隧道自动关窗开氛围灯,电量低于 20% 提醒附近充电桩,甚至能记住我的习惯,下班时间自动把座椅调到我喜欢的角度,比以前单纯 "执行指令" 的车机贴心太多。39.3 英寸 AR-HUD 显示特别丰富,导航路口放大图、红绿灯倒计时都看得清清楚楚,开车不用低头看屏幕,安全性拉满。千里浩瀚 H7 辅助驾驶系统是全系标配,硬件上有 31 个感知硬件(含激光雷达),搭配 700TOPS 算力的 Thor-U 芯片,算力储备相当充足。高速开启辅助驾驶后,跟车、变道都很流畅,遇到大车会主动保持距离,变道前会确认安全距离,从不贸然操作;城区试无图 NZP 功能时,面对加塞电动车和横穿行人,识别及时,刹车避让都很平顺,没有突兀动作。
"车位到车位" 领航功能太适合新手了 —— 陌生地下车库里,系统能自动识别闸机和车位,全程不用手动操控,连难度不小的机械车位都能轻松应对。辅助驾驶 "小蓝灯" 是个细节亮点,开启后不光自己能看到系统状态,旁边车道的车也能清楚识别,变道时对方会更留意,减少误操作风险。但必须强调:这终究是辅助驾驶,施工路段、恶劣天气等复杂场景,还得自己集中注意力。
"公路坦氪" 的名号真不是吹的。车身基于 SEA 浩瀚架构打造,搭配一体式压铸车身,关门时的厚重感就能说明问题 —— 之前看过真实事故报道,这车被渣土车侧翻压顶,乘员舱都能保持完整,被动安全的底气十足。
主动安全更是全面,官方说有 88 项功能,覆盖了日常大部分风险场景。其中 G-AES 通用障碍物避让系统很惊艳:工作人员演示时,车辆高速遇到障碍物,能边刹车边绕行避让,不是简单急刹,应对突发情况更灵活;爆胎防护功能也很关键,时速 120km/h 爆胎后,200 毫秒内就能识别位置并分配制动力,完全不会甩尾失控。电池用的 95 度神盾金砖电池,满足甚至超越全新国标,日常使用根本不用操心安全问题。
一整天体验下来,焕新极氪 001 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均衡"。它没有刻意追求某一项的极致,而是让每处设计都服务于真实用车场景:猎装造型兼顾颜值与装载,星空顶和座椅是实用而非噱头,900V 平台解决补能焦虑,空悬底盘平衡舒适与操控,智能安全配置全系标配不用加价。
对家庭用户来说,它是移动的舒适舱;对年轻人来说,它是 2 秒级加速的性能玩具;对长途出行者来说,它是续航扎实的可靠伙伴。如果你也在找一款 "无明显短板" 的中高端电动车,真心建议去试驾试试 —— 毕竟纸上参数终觉浅,坐进去、开起来的真实感受,才是选车最该看重的。
来源:说车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