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的东湖绿道,樱花纷飞与骑行身影相映成趣;盛夏的玛雅海滩,水花四溅间满是游客欢笑;金秋的磨山景区,层林尽染中回荡着亲子嬉闹声;寒冬的听涛景区,落雪压枝时仍有游人驻足赏湖——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这幅四季流转的文旅画卷里,总有一抹“警察蓝”在阳光下坚定守护,
春日的东湖绿道,樱花纷飞与骑行身影相映成趣;盛夏的玛雅海滩,水花四溅间满是游客欢笑;金秋的磨山景区,层林尽染中回荡着亲子嬉闹声;寒冬的听涛景区,落雪压枝时仍有游人驻足赏湖——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这幅四季流转的文旅画卷里,总有一抹“警察蓝”在阳光下坚定守护,为千万游客的安心旅程保驾护航。
长江日报版面。
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以下简称东湖公安分局)以“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为核心,深化警务机制改革。落雁、听涛、磨山、吹笛四个派出所立足辖区特色,各展所长、协同联动,从破解文旅运营痛点到守护民生财产安全,从高效响应游客急难愁盼到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用专业与温度织就一张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平安防护网,让“平安”成为东湖文旅鲜明的底色、亮眼的名片。
国庆假期,民警带领辅警在东湖绿道巡逻。
落雁派出所
警企联动“破局”,为营商环境注入“安全底气”
落雁派出所辖区涵盖欢乐谷、玛雅海滩、东湖绿道等核心文旅载体,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面对高密度客流与多样化服务需求,派出所跳出“被动接警”传统模式,以“警企联动”为抓手,将警务工作深度融入企业运营全流程,既解游客之忧,更破企业之困。
落雁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警情研判屏幕上,一组数据格外刺眼:一周内,涉及共享单车使用权争议的游客投诉达12起。“前一个人没还车,我扫码却能骑走,刚骑几步就被找上门,好心情全没了!”游客王先生的投诉,道出了问题的核心。
户政副所长张野当即带领民辅警展开“沉浸式”调查:他们反复测试不同平台的共享单车,最终锁定症结:用户通过“包月服务”通道开锁后,若未手动点击“还车”,其他用户仍可通过“按次收费”通道再次扫码解锁。这一系统漏洞,成为引发纠纷的“罪魁祸首”。
找到问题根源后,派出所迅速启动“多方联动”机制:先与东湖绿道专属共享单车企业沟通,再主动对接美团、哈啰等平台,详细反馈漏洞场景、提供测试视频,并提出优化建议。经过前后12轮沟通协调,4月底,各平台完成系统修复。自此,此类纠纷警情实现“清零”,游客骑行体验更顺畅,企业运营效率也显著提升。
落雁派出所民警在欢乐谷景区为游客服务。
欢乐谷作为东湖文旅的“流量担当”,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其安全运营直接关系东湖文旅口碑。针对园区“客流密集、风险点多、服务需求杂”的特点,落雁派出所组建“枫警先锋队”,实行“警务赋能运营”策略,从“补漏洞、强协同、提效能”三方面为园区安全“加码”。
每日开园前,民警与园区安保共同排查过山车、大摆锤等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客流高峰时,在入口安检处、热门项目排队区、狭窄通道等重点部位,确保“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闭园后,协助园区开展夜间巡逻,排查消防隐患。今年暑期,欢乐谷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却未发生一起拥挤踩踏、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这份“零事故”成绩单的背后,是“枫警先锋队”日均12小时的坚守。
7月,玛雅水上公园开园初期,游客物品丢失警情突然激增,“手机、钱包落在储物柜附近,回头就找不到了,园区客服查监控也没头绪。”游客李女士的焦虑,让派出所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
民警立即梳理丢失警情的时间、地点、场景,发现物品存放区存在3处监控盲区,且游客“存物、取物、通行”路线交叉混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针对这一问题,派出所与园区管理方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出“监控全覆盖+路线单向化”的解决方案。措施实施后,物品丢失警情环比下降92%,既减轻了园区客服与安保的工作压力,更让游客的“安心指数”直线上升。
儿童走失是景区最让家长揪心的突发状况,也最易引发投诉与舆情。为快速响应这类求助,落雁派出所联合欢乐谷警务室、园区工作人员,共同建立联动处置机制。仅今年暑假,该机制就成功找回走失儿童42人,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
这份“高效”不仅避免了多起游客与园区的纠纷,更让欢乐谷收获了“放心亲子游目的地”的口碑,间接带动暑期亲子客群增长15%。
听涛派出所
“破小案”暖民心,让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本以为丢了的电瓶找不回来,没想到民警追了5个月;手机落出租车里,3个小时就帮我找回来了!”这是听涛派出所辖区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毗邻东湖听涛景区、覆盖多个居民区的派出所,听涛派出所始终践行“民生无小事,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将“阳光下的守护”融入每一起民生小案的侦办细节,用“看得见的安全感”赢得群众信任。
听涛派出所办案队研判案情。
3月28日上午,东风景园B区居民陈先生匆匆冲进听涛派出所,急得声音发颤:“我的电动车电瓶被偷了!电动车是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没了电瓶我没法出门啊!”民警葛勇立即前往案发现场调取监控,却遭遇“硬骨头”——嫌疑人戴着口罩、头盔,裹着雨衣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仅能看到一道模糊的电动车轨迹。
“就算看不清脸,也要跟着轨迹找到他!”葛勇没有放弃,他沿着电动车行驶路线,逐帧回溯周边路段的监控,终于在东风景园附近一家营业厅发现关键线索,47岁的周某进入警方视线。
可周某反侦查意识极强,为固定证据,葛勇再次梳理周某的行动轨迹,发现他曾在才汇巷一段路停留超过3分钟,远超正常骑行时间。调取该区域高点监控后,画面清晰拍到他与一名男子交易电瓶。民警随即抓获收购者,对方当场供述“卖家就是周某”。
锁定身份只是第一步,抓捕却成了“持久战”。周某居无定所,在鄂州、汉阳均有落脚点,家人还极不配合。“我们在他住处、快递点、外卖取件处蹲守了7次,每次一蹲就是一整天,都扑了空。”葛勇回忆道。
8月26日,民警终于在周某汉阳一处落脚点将其抓获。经查,周某专靠偷电瓶为生,每次涉案金额两三百元,已在武汉多区流窜作案11起。因周某在其他辖区还有未破案件,听涛派出所主动对接,将周某及完整证据链移交相关单位,确保“不漏一案、不放一人”。
“让他为多次盗窃付出代价。”葛勇的话,道出了民警“破小案、护民生”的决心。
“我放在楼下的两盆盆栽被偷了,那是我养了三年的宝贝!”今年5月,辖区居民王女士到派出所报警,语气里满是心疼。民警调取周边监控,很快锁定嫌疑人李某。
找到李某时,他有些不好意思:“我自己喜欢养花,但网购的总养死,那天路过看到王女士的盆栽长得好,就想抱回家‘研究研究’,结果没几天就养死了……”原来,李某一时糊涂偷了盆栽,却因养护不当导致植物枯萎。
民警一边批评李某的盗窃行为,一边联系王女士沟通。最终,李某赔偿了王女士的损失,在民警见证下向她道歉,双方达成谅解。
“一盆花看似是小事,但关乎群众的切身感受。”办案民警说,在听涛派出所,没有“不值得管”的小事,都是必须办好的百姓事。从打击流窜盗窃惯犯,到帮群众寻回遗失物,再到调解盆栽纠纷,听涛派出所始终把“民生案件”当作“心头大事”。
磨山派出所
高效响应“急难愁盼”,让文旅警务服务更有温度
磨山景区以“十里长湖,八里磨山”闻名,是东湖文旅的“颜值担当”。每到节假日,这里便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磨山派出所聚焦游客“走失寻回、物品遗失、紧急求助”等核心需求,以“快速响应、精准处置、多方联动”为原则,用汗水与专业守护游客的“诗和远方”。
樱花季,磨山派出所民警为游客提供服务。
8月1日,来自内蒙古的安女士在磨山北门报警,声音带着哭腔:“我的孩子丢了!我们第一次来武汉,他骑自行车的时候跟我走散了!”独自带孩子出游的安女士,对武汉路况不熟悉,想到孩子可能迷路,急得浑身发抖。
民警陈晋辉迅速赶到现场,一边递上纸巾安抚安女士,一边坚定地说:“大姐您别慌,在我们辖区,就没有找不回的孩子,一定能平安找到!”这句话,让安女士渐渐冷静下来。陈晋辉先带安女士到游客中心登记,通过景区广播循环播报寻人信息;同时,他调取磨山北门至楚天台路段的监控,逐一排查骑自行车的少年身影。
经过近1小时的细致排查,监控显示孩子已骑行至水果湖的湖北省档案馆附近。考虑到安女士是外地游客,不熟悉路况,陈晋辉果断驱车护送安女士前往。当安女士看到坐在档案馆门口、正焦急等待的孩子时,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转头对陈晋辉说:“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包里的戒指是我结婚20周年的纪念款,求求你们帮帮我!”4月18日,磨山派出所接到外地自驾游客朱女士的求助,她在东湖绿道骑共享单车时,不慎将随身包包落在车筐里,等她返回寻找时,包已不见踪影。包里除了婚戒,还有项链、手链等首饰,总价值超3万元,更重要的是,这些首饰承载着她与丈夫的珍贵回忆。
值班民警王宏春一边安抚朱女士的情绪,一边安排辅警黄晋博、杨波调取监控。但事发地位于东湖绿道出入口,客流量大,监控画面中行人密集,一时未能发现有效线索。眼看天色已晚,朱女士还要继续自驾游行程,只好先离开武汉,但她临走时说:“警官,麻烦你们再帮忙找找,那枚戒指对我太重要了。”
“婚戒多数人一辈子就一枚,弄丢了太可惜!”黄晋博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接下来的三天里,他利用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回看监控,终于在4月21日中午,通过一家商铺的私人监控,确认了拾包人的身份:一名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
当黄晋博拨通朱女士的电话,告知“包找到了”时,电话那头传来朱女士激动的哭声。4月23日一大早,朱女士特意从外地赶回武汉,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婚戒时,她红着眼眶说:“没想到你们这几天一直在帮我找,武汉警察的这份用心,比婚戒还珍贵!”
每年3月上旬,东湖磨山樱花园开园。磨山景区进入樱花季,叠加“汉马”文旅热潮,迎来旅游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超8万人次。磨山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严格落实高等级勤务要求,将警力最大限度投入一线,在“樱花粉”的春季赏花文旅热潮中,那抹“警察蓝”格外醒目。
樱花季期间,磨山派出所为游客寻回遗失的相机、手机、背包等物品200余件,寻回走失儿童20余人,快速处置涉旅纠纷90起,游客求助响应率100%。这份“百分百”的背后,是民警辅警“假日不打烊、坚守不缺位”的担当,也是东湖文旅警务“有速度、有温度”的生动体现。
吹笛派出所
主动化解“邻里愁”,筑牢社区“和谐基”
吹笛派出所辖区涵盖多个还建社区与城中村,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密、纠纷矛盾杂是其显著特点。面对这些“社区难题”,派出所民警跳出“坐等报警”的思维,主动深入社区,从“修补院墙”到“理顺物业”,用“耐心、细心、真心”化解每一起矛盾,成为社区的“稳定器”和居民的“贴心人”。
新物业公司给民警送来感谢锦旗。
7月,东风社区的一场突发风雨,让两家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原来,居民裴正芳修缮院墙时,恰逢暴雨天气,新砌的墙体倒塌,砸到邻居彭来钧家的院墙,导致彭家的院墙出现一条长约1米的裂缝。彭家认为“必须将院墙恢复原貌”,可裴家虽然愿意赔偿,却觉得“原样复原”受施工条件、成本等因素限制,实在难以实现,双方各执一词,从口角争执到互相指责,关系一度降到冰点。
社区民警钱春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没有急于下判断,而是用“三步走”的耐心策略,循序渐进地化解矛盾:第一步先解“眼前忧”,立即组织清理倒塌墙体产生的垃圾,避免杂物堆积引发新的安全隐患与不满;第二步再暖“邻里心”,先后五次上门,不聊纠纷聊家常,从过往相处的点滴温情切入,慢慢抚平双方的情绪;第三步巧找“中间人”,想到两位老人都认识一位工程人员,便专程邀请其到场,依据专业知识提出“加固支撑”的解决方案——既保障了院墙的安全稳固,又大幅降低了施工难度与成本,完美平衡了双方诉求。
最终,在钱春伟的不懈努力下,两家人握手言和,一场邻里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多亏杜警官跑前跑后,现在小区住着舒心多了!”9月18日上午,于奶奶看着刚送到社区民警杜竞成手中的锦旗,忍不住夸赞道。这面锦旗背后,是杜竞成五次出面调解,从情理法角度解开新老物业心结,破解小区物业交接难题的暖心故事。
今年2月,吹笛辖区某小区因更换物业公司,新老物业交接陷入僵局,小区乱象随之而来:堆积三天的垃圾无人清理,路灯损坏报修无果,大门门禁无人值守……业主们在社区群里的抱怨声不断。
杜竞成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摸清症结。原来,老物业公司因部分居民拖欠物业费,拒绝向新物业公司移交相关材料。
了解情况后,杜竞成当即分别找到老物业负责人王某、新物业负责人王某某沟通。面对“被下课”的不满,王某情绪上很抵触。杜竞成先明确要求他优先解决居民反映的民生问题,严禁激化矛盾,为后续调解稳住局面。
之后,杜竞成与社区书记一道组织新老物业进行三次协商,但双方始终卡在老物业未收缴的8万余元物业费上,协商陷入停滞。杜竞成没有退缩,他主动查阅《物业管理条例》法条、研究同类交接案件判例,做足功课再找王某沟通。
“阻挠新物业接收已涉嫌违反《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而且你服务小区多年,对居民有感情,不能让大家因交接问题受委屈。”他既讲法律后果,又谈邻里情谊,逐步解开王某的心结。
8月,经过杜竞成五次协调,新老物业与社区终于达成一致,双方完成交接,小区恢复了整洁有序的面貌。
来源:V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