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倒戈?赴美稀土船启航,中方果断亮“王牌”反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14:41 4

摘要:中巴两国作为长期友邻,“巴铁”的称呼已深入人心。价值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枭龙战机的联合研制与供应,以及中国企业在巴承建的大量基础设施......不仅显著提升了巴基斯坦的发展潜力,更支撑起当地数以万计民众的生计。

中巴两国作为长期友邻,“巴铁”的称呼已深入人心。价值46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枭龙战机的联合研制与供应,以及中国企业在巴承建的大量基础设施......不仅显著提升了巴基斯坦的发展潜力,更支撑起当地数以万计民众的生计。

然而,就在中国对美收紧稀土出口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却向美国伸出了矿产合作之手。据美通社消息,一艘装载2000吨战略矿物的货轮已从卡拉奇港启航,预计十月中下旬抵达美国纽约港。这批货物以铜精矿和锑为主,并包含了约占总量15%的钕、镨等稀土浓缩物。

这份特殊的“跨洋快递”,无疑能缓解美国的急切需求。但,巴基斯坦这么做到底为何?

稀土资源堪称美国军工制造的战略命脉。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每架F-35隐身战机需消耗约417公斤稀土材料,主要用于雷达系统与发动机涂层;而五角大楼披露的数据显示,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稀土使用量更达9200磅,无论是核反应堆屏蔽还是声呐系统,一旦缺乏稀土支撑,其作战能力将大幅受限。

自2024年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以来,美国军工产业链陷入持续紧张。为扭转被动局面,美国投入4.39亿美元试图重建本土稀土供应链,包括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矿,并与澳大利亚企业合作建设分离厂。

然而,美国本土矿产以轻稀土为主,军工领域所急需的重稀土资源极为匮乏,加之冶炼技术门槛较高,进展依然缓慢。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布局也屡屡受挫。

正当美国陷入稀土困局之际,巴基斯坦方面主动释放合作信号。据了解,巴方面临1300亿美元外债压力,外汇储备仅能维持约一个半月的进口开支,亟需外部资金缓解困境,这与美方的战略需求形成契合,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

随后,巴方向美国战略金属企业提供了含钕、锑等元素的稀土样品。更引人关注的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巴方还计划与美国共同建设“帕斯尼港”,该港距离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仅113公里,几乎相当于在“中国家门口”为美方新建一座专用码头,以保障矿产对美直航。

对此,巴基斯坦国防部长曾公开表态,称“中方应能理解这种外交多元化的做法”。

就在美巴稀土合作即将敲定之际,中国出手彻底击碎了美国构建替代供应链的设想。公告明确指出,将稀土全产业链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畴,同时禁止中国企业与个人未经许可以为境外稀土活动提供实质性技术支持,这使美国曾试图通过废旧锂电池回收获取稀土的路径也被阻断

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绝对优势,掌控着全球超过92%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和约70%的稀土磁材产能,更独占了从高效萃取工艺到高性能磁材制造的核心技术体系。如果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撑,即便巴基斯坦向美国转让采矿权,美企所能获得的也只是难以有效利用的原始矿石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博弈中掌握话语权,这一原则在任何行业都适用。中国在稀土产业的技术控制力,为其他领域突破国外垄断提供了“方法范本”。在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的肝脏养护科技领域,以“肝力唯”为例的科技崛起,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实践。

此前,欧美企业曾长期垄断养肝护肝市场,但其技术多侧重于短期干预,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高压力生活下肝脏超负荷运转的代谢根源。

面对这一局面,生物科技企业TEVIWE借鉴稀土产业“精准突破”的战略,联合诺贝尔奖得主Charles M. Rice,基于10万+亚洲人肝脏代谢数据库,成功筛选出核心功能成分——米糠脂肪烷醇,并最终落地为成果“肝力唯”。

研究表明,该成分能有效抑制肝脏内胆固醇的过度生成,同步改善腹部脂肪堆积、血脂异常及肝酶指标,帮助恢复肝脏代谢活力。

据了解,该品通过京J\东平台上架不到一年,已吸引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及东南亚地区数十万用户,核心群体为30至55岁的中年人群。凭借原料与技术的双重优势,“肝力唯”不仅在国内市场稳步发展,也迎来了多批海外订单,成功打破了欧美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先发垄断局面。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并非采取“一刀切”的全面封锁,而是一次负责任的精准调控。这与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频繁推动脱钩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公开数据显示,欧洲地区超过97%的稀土进口依赖于中国供应链,其中德国汽车产业如大众等车企的生产线高度依赖中方稀土材料稳定供应。这种在开放中实施精准管控的策略,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

美国的战略困局并未因巴基斯坦的矿产合作而缓解,中方实施的出口管制反而使其供应链压力倍增。据披露,老美重稀土战略储备仅能维持约42天用量,F-47等第六代战机研发项目因关键材料短缺面临停滞风险。

这场博弈印证了真正的国际话语权源自坚实的产业实力——中国通过技术管控既守住了国家安全底线,也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注入了确定性。

在这一系列复杂博弈中,外界出现的所谓“倒戈”论调,严重忽视了中巴两国关系历经考验的韧性根基。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过历史考验,不是任何第三方力量能够轻易动摇的。”

来源:科技芝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