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接班战”引动荡!宗馥莉离职,农夫山泉捡50亿市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5:01 1

摘要:当国民品牌娃哈哈的 “接班大戏” 以宗馥莉辞职离场告终,整个包装饮用水行业都在屏息观望,这个占据5.6% 场份额、对应280亿元销售额的巨头陷入动荡。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当国民品牌娃哈哈的 “接班大戏” 以宗馥莉辞职离场告终,整个包装饮用水行业都在屏息观望,这个占据5.6% 场份额、对应280亿元销售额的巨头陷入动荡。

释放出的市场空间究竟会被谁收入囊中?而连续八年蝉联行业第一的农夫山泉,能否抓住这次 “天降机遇”,顺利吃下这高达 50 亿元的市场蛋糕?这场围绕品牌传承与市场争夺的较量,远比想象中更具变数。

娃哈哈 “接班风云” 的序幕,要从宗庆后离世后的权力交接说起。

作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国民品牌,娃哈哈从AD钙奶到纯净水,早就深深扎根在消费者记忆中,其在包装饮用水行业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然而2024年创始人宗庆后病逝的消息不仅引发全国舆论哀悼,更让这家企业的未来走向瞬间成谜。

同时,被外界视为唯一接班人的宗馥莉,正式走到台前,所有人都以为一场 “新老交替” 的平稳过渡即将上演。

却没料到这场接班之路会如此波折,最终以宗馥莉的离职画上句号,而这次人事变动,也给整个行业格局带来了巨大震动。

宗馥莉与娃哈哈的羁绊,早从她留学归来后就开始了,不同于外界想象中 “空降” 的接班人,她选择从基层做起,从熟悉生产线到参与市场运营,一步步积累经验。

凭借着海外学习的先进理念与商业敏感度,她逐渐在娃哈哈体系内崭露头角,不仅主导了部分产品的升级改造,还成功运营了宏胜饮料集团,为后续接手娃哈哈积累了扎实的实战经验。

无论是行业内还是消费者,都对这位 “企二代” 充满期待,认为她有望带领娃哈哈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24年宗庆后病逝后,宗馥莉正式接过娃哈哈的 “接力棒”,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立马展开。

她深知传统品牌面临的年轻化挑战,上任后便推动品牌年轻化与结构升级,不仅主导推出 “1987 气泡水”“娃哈哈养生茶” 等契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新品,还加强与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试图重新塑造品牌认知。

在渠道端,她激活了宗庆后时代的 “铺货式分销” 体系,推动 “直营 + 电商 + 社群” 三线并进的策略,短短几个月内,娃哈哈在中西部市场的出货量环比增长就超过40%,甚至一度在抖音平台引发热度 。

2024年3月娃哈哈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12亿次,远超农夫山泉同期的8亿次。

然而,改革带来的后果很快显现,宗馥莉的一系列举措虽然在短期内看到成效,却也触动了内部既得利益,引发了不少争议。

更关键的是,宗庆后留下的遗产分配引发越来越多的问题,商标使用争议也在其中,让她与部分股东的矛盾不断激化。

一边是改革需要的支持,一边是内部的质疑与阻力,宗馥莉的接班之路愈发艰难。

最终在2025年9月,她选择辞去娃哈哈一切职务,转而创立个人品牌 “娃小宗”,这场备受关注的 “接班大戏”,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落下帷幕。

宗馥莉的离场,让娃哈哈彻底陷入 “真空期”,管理层出现明显空缺,原本推进的改革举措被迫暂停,内部管理陷入混乱。

不少员工对企业未来方向感到迷茫,经销商更是开始持观望态度,原本稳固的经销体系重新进入调整期。

更棘手的是 “娃哈哈” 商标的使用问题,这一核心资产的不确定性,直接阻碍了品牌的后续发展,既影响了新品推出的节奏,也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疑虑。

而宗馥莉新创立的 “娃小宗”,虽然承载着她的商业理想,却面临着从零开始的市场挑战,短期内难以对娃哈哈形成有效支撑。

从行业数据来看,娃哈哈的动荡已经开始显现风险。

根据测算,在规模达5000亿元的包装水市场中,娃哈哈5.6%的份额对应着280亿元销售额,一旦其份额下滑 1 个百分点,就意味着 50 亿元的市场空间将被重新分配。

而此时的农夫山泉,无疑站在了最有利的位置,作为行业龙头,农夫山泉之前虽然因为娃哈哈的 “野性消费” 浪潮遭遇冲击。

2024 年 3 月六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下跌 6.53%,市值蒸发超 200 亿港元,包装饮用水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21.3% 至 159.52 亿元,市场份额从 47.5% 下降至 37.2%。

但随着娃哈哈陷入动荡,市场压力大幅缓解,甚至迎来了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农夫山泉的竞争优势,在此时显得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它凭借 “健康”“品质”“自然” 的品牌叙事积累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渠道布局也覆盖了线上线下各个场景。

更关键的是,在娃哈哈内部动荡、渠道观望的阶段,农夫山泉迅速调整策略,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推出针对性的促销活动,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回顾过往,农夫山泉曾多次在行业波动中抓住机遇扩大份额,比如在其他品牌渠道出现问题时,它总能快速填补空白,这种成熟的市场应对能力,让其在此次娃哈哈动荡中具备了天然优势。

不过,农夫山泉想要顺利吃下这50亿市场蛋糕,并不是没有任何挑战的,一方面,消费者对娃哈哈的 “国民情怀” 仍在,部分忠实用户可能会等待品牌稳定后重新回归,而不是直接转向其他品牌。

另一方面,其他竞争对手也在虎视眈眈,景田、怡宝等品牌同样在寻找机会扩大份额,不会让农夫山泉轻易独占市场。

但是,农夫山泉自身也需警惕,之前因舆论冲击导致的品牌形象问题尚未完全化解,若在抢占市场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或服务问题,很可能再次引发消费者不满。

娃哈哈的 “接班动荡” 与农夫山泉的 “机遇窗口”,其实也折射出整个包装饮用水行业的新趋势。

如今的行业竞争,早就不只是产品与渠道的较量,更关乎品牌传承的稳定性、消费者情绪的共鸣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宗馥莉的离职让行业看到,即便是国民品牌,若无法妥善处理内部传承问题,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失去市场优势。

而农夫山泉的机遇,则提醒所有企业,想要在行业中长久立足,不仅要做好自身产品与品牌建设,还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在竞争对手出现波动时抓住机会。

随着时间推移,娃哈哈的动荡还在持续,而农夫山泉的市场争夺也已经悄悄展开。

50亿的市场空间最终会如何分配?农夫山泉能否凭借此次机会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娃哈哈又能否在混乱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或许答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品牌与市场的较量,已经为包装饮用水行业写下了新的篇章,也为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唯有稳定的内部管理、清晰的战略方向与持续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消费者而言,行业的竞争或许会带来更多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选择;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场变动或许会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新动力,让包装饮用水市场迎来更健康、更有序的发展格局。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