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肥BEST装置刚落定400吨底座,这4家公司的订单就炸了!刚刷到行业新闻的老股民老王,盯着核聚变板块的异动曲线直犯嘀咕:百利电气手握欧洲8000万欧元订单,精达股份上半年营收飙涨58.7%,永鼎股份、合锻智能也跟着异动。随着150亿注册资本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
合肥BEST装置刚落定400吨底座,这4家公司的订单就炸了!刚刷到行业新闻的老股民老王,盯着核聚变板块的异动曲线直犯嘀咕:百利电气手握欧洲8000万欧元订单,精达股份上半年营收飙涨58.7%,永鼎股份、合锻智能也跟着异动。随着150亿注册资本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砸出80亿订单,被称作“四小龙”的这几家企业彻底站到台前,可到底谁是真龙头、谁在蹭热度?
以前聊核聚变,大伙都觉得是“几十年后的事”,但现在不一样了。合肥BEST装置已经启动总装,目标2027年实现氘氚放电发电,这可是全球首次尝试;国际上DEMO项目也在加速推进,配套订单跟着密集落地。这四小龙看似都踩中了风口,实则分工差着十万八千里,谁的技术硬、订单实,得掰开揉碎了说。
一、先搞懂分工:4家各守一摊,谁离核心最近?
核聚变装置就是个“人造小太阳”,内部1.5亿度的高温,对每个部件的要求都苛刻到极致。这四家企业精准卡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就像盖房子的“挖地基、造钢筋、搭框架、做工具”,各司其职。
1. 合锻智能:给“人造太阳”做“成型工具”
合锻智能干的是“基建活儿”,专门生产锻造设备。像核聚变装置的真空室、超导磁体支架这些重型部件,得用高精度液压机压制成型,它家的设备精度能做到±0.01mm,刚好满足需求。国内能造这种专用设备的就3家,它算其中之一,但问题也明显——一重、二重这些大厂也能抢生意,市场占有率才28%,没什么独家优势。
2. 精达股份:造“超导导线”的“材料源头”
精达股份是产业链的“上游核心”,生产铌钛超导导线。这玩意儿是超导电缆、磁体组件的“筋骨”,导线的电流密度直接决定装置性能。它家的导线临界电流密度能到1700A/mm²,比行业平均高一大截,还通过了ITER国际认证,国内市场45%的份额都被它占了,短期根本没人能替代。
3. 永鼎股份:做“超导电缆”的“中间枢纽”
永鼎股份把精达的导线加工成超导电缆,这电缆就是核聚变“心脏”(超导磁体)的“血管”,负责传输电流。它家的电缆也过了ITER认证,能适配国内主流装置,但尴尬的是,中天科技这些企业也能做,市场竞争挺激烈,2025年占有率才32%,没什么话语权。
4. 百利电气:给“心脏”装“零件”的“集成高手”
百利电气是最贴近核心的“总装工”,专门搞超导磁体集成。它把超导带材、绝缘材料拼起来做成线圈组件,还得配套研发冷却系统,相当于给磁体装上“五脏六腑”。这活儿需要跨领域技术,它给EAST装置配套了10年,国内能快速适配交付的就2家,市场占有率38%。更牛的是,它家30K高温超导材料能耗比传统方案低80%,还拿下了欧洲DEMO项目的大订单。
简单说,这四家是“链条关系”:精达股份出原材料,永鼎股份做半成品,百利电气搞集成,合锻智能提供加工工具。谁离最终的“人造太阳”核心越近,谁的价值就越高。
二、硬核比拼:3个维度看穿谁在“真干活”
光看分工不够,得拿数据说话。从技术、订单、业绩这三个硬指标一对比,谁是真龙头、谁在打酱油,立马清晰。
1. 技术壁垒:精达、百利甩开一条街
技术硬不硬,就看“能不能被替代”。精达股份的超导导线技术领先行业,国内45%的份额在手,ITER认证加持,短期没人能抢走饭碗;百利电气更狠,集成技术积累了十年,还搞出了低能耗的高温超导材料,连欧洲订单都抢到手了,技术壁垒高得很。
反观永鼎股份,虽然有认证,但同行竞争激烈,随时可能被超越;合锻智能的设备虽然能用,但大厂一出手,它的优势就没了。论不可替代性,精达和百利明显更胜一筹。
2. 订单落地:百利电气成最大赢家
订单是最实在的底气。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一摆,差距立显:百利电气核聚变营收6.8亿元,还揣着18.5亿元的订单储备,相当于半年营收的2.7倍,合肥BEST、欧洲DEMO的订单都攥在手里;精达股份也不错,5.2亿元营收,15.3亿元储备订单,中国聚变能源的大单子拿得稳。
再看永鼎和合锻,营收分别才4.5亿、3.1亿,订单储备也少一大截,而且多是国内项目,跟百利的“国内外通吃”根本没法比。
3. 业绩贡献:谁把核聚变当“主业”?
不少企业只是“沾边”核聚变,真正的龙头得看业务占比。百利电气最专注,核聚变业务占比15.2%,是四家里唯一超10%的;精达股份占比8.7%,而且这部分业务毛利率32%,比公司整体毛利率高一大截,妥妥的盈利引擎。
而永鼎股份占比才5.3%,主要靠通信线缆主业吃饭;合锻智能更夸张,仅3.1%的占比,核聚变业务顶多算“副业兼职”。赛道红利来了,自然是百利、精达先吃饱。
三、结论:没有全能龙头,只有细分王者
综合来看,四小龙根本不是“同台竞技”,而是各守一亩三分地的“细分王者”:
- 超导集成龙头:百利电气 。技术硬、订单多、占比高,还拿下了国际订单,直接对接装置核心,说是目前的“赛道一哥”毫不夸张。
- 超导材料龙头:精达股份 。材料环节的绝对霸主,市场份额第一,毛利率高,是产业链的“稳定基石”。
- 超导电缆标的:永鼎股份 。有认证背书,订单稳步增长,但竞争激烈,只能算“潜力选手”。
- 设备配套标的:合锻智能 。业务占比低,胜在传统主业稳,适合不想冒风险的“稳健玩家”。
老王看明白后,自己定了策略:“主要仓位给百利电气,它订单最实在还能出海;小仓位配精达股份,材料龙头跌不到哪儿去;永鼎和合锻先观望,等它们业务占比上来再说。”
不过有两个坑必须警惕:一是技术路线变道,现在高温超导和低温超导路线并存,要是未来某条路线成主流,押错的企业得吃大亏;二是商业化周期长,距离真正发电赚钱至少十几年,现在的订单多是实验性的,别被短期热度冲昏头。
其实四小龙的角逐,本质是中国核聚变产业链的“集体练兵”。从材料到集成,每个环节都有企业站出来突破技术卡脖子,这才是最让人振奋的。不管最终谁能扛旗,只要“人造太阳”的脚步不停,整个产业链早晚会迎来真正的爆发。
你手里有这四小龙的票吗?觉得百利和精达谁的长期潜力更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也转给身边关注科技赛道的朋友一起参谋!
⚠️文章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企业公告、行业研报及官方媒体报道,仅为产业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