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自媒体” 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然而,部分 “自媒体” 为了博眼球、获流量,肆意发布不实信息,搅乱网络秩序,误导公众认知,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网信办行动背景引入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自媒体” 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然而,部分 “自媒体” 为了博眼球、获流量,肆意发布不实信息,搅乱网络秩序,误导公众认知,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为了给广大网民营造一个真实、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按照 2025 年 “清朗” 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 ,中央网信办果断出击,自 7 月 24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为期 2 个月的 “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 专项行动,剑指恶意蹭炒误导公众、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不做标注以假乱真、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突出问题。
紧跟中央网信办的步伐,北京市网信办迅速响应,扎实开展了同样为期 2 个月的专项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北京市网信办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和决心,督导属地网站平台坚决依法依约处置违法违规信息 174.2 万余条,账号 5.7 万余个。如此大规模的整治行动,究竟揪出了哪些 “妖魔鬼怪”?又有着怎样的深远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恶意蹭炒,误导公众
在这次被严处的 “自媒体” 账号中,有不少存在恶意蹭炒、误导公众的恶劣行为 。就拿 “导演号” 来说,这个账号竟然仿冒某知名电影导演,妄图借导演的名气博取网民关注。在如今这个粉丝经济盛行的时代,知名导演本身就自带大量流量,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导演号” 通过这种仿冒行为,短时间内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关注,可这无疑是对公众的欺骗,也破坏了网络环境的真实性。
而 “瑶姑” 等账号则将黑手伸向了社会热点事件。在 “河北沧州孟村家暴杀妻案”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时,他们竟蹭炒这一热点事件,仿冒当事人亲属,发布同质化煽动性内容。家暴杀妻案是极其严肃且令人痛心的社会悲剧,公众关注此事是希望了解真相、关注受害者权益以及推动社会对家暴问题的重视和解决。但 “瑶姑” 等账号的行为,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舆论秩序,还可能误导公众对事件的认知,让舆论走向偏离正轨,甚至可能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还有 “全球天下”“杰凡”“迪 * 哥” 等账号,更是胆大包天,伪造 “官方回应”“主播说新闻” 等权威发布形式,编造传播军事虚假新闻。军事领域关乎国家安全,公众对军事新闻向来高度关注,也往往更信任权威发布形式。这些账号利用公众的这种心理,肆意编造虚假军事新闻,误导公众认知,一旦虚假信息传播开来,极有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
歪曲事实,手段多样
除了恶意蹭炒,还有一些 “自媒体” 账号采用多种手段歪曲事实 。像 “我是爆”“小兔可爱” 等账号,可谓是紧跟科技潮流,却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用在了歪路上,伪造奥运冠军代言营销内容。在这个粉丝经济和品牌效应盛行的时代,奥运冠军本身就有着极高的商业价值和强大的带货能力,其代言往往能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这些账号利用大众对奥运冠军的喜爱和信任,伪造代言内容,借机不当牟利,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损害了奥运冠军的名誉和品牌形象。
“西 * 果” 则是另一种套路,它通过拼凑外地热点事件,捏造 “某野生动物园发生小老虎咬伤儿童” 的虚假情节 。如今,人们对儿童安全和动物伤人事件格外关注,这类虚假内容一旦发布,瞬间就能吸引大量眼球,引发公众恐慌和对野生动物园管理的质疑。可这种毫无根据的编造,不仅对野生动物园的声誉造成极大损害,也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
而 “白常”、“军菌” 这两个账号,把目光投向了往年社会新闻、公共政策等旧闻旧事 。它们通过歪曲解读这些旧闻,误导公众判断。社会新闻和公共政策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在了解相关信息时,往往希望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解读,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 “白常” 和 “军菌” 的行为,无疑是在混淆视听,让公众难以了解事情的真相 。
信息不实,以假乱真
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信息来源的明确标注和内容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的”“开有”“天 * 轮” 等账号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信息标注和内容真实性上大做手脚 。
“在的” 发布涉某地汛情雨情信息时,既未注明信息来源,还对内容进行拼凑剪辑 。汛情雨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在获取相关信息时,往往希望能从权威渠道获取准确、真实的内容,以便及时做好防范措施。但 “在的” 这种不负责的行为,无疑扰乱了公共认知,让公众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假,可能导致公众在面对汛情雨情时做出错误的决策 。
“开有” 同样无视信息真实性原则,未标注信息来源,直接使用往年雪景视频,谎称 “太白山迎来今秋首雪” 。太白山作为知名景区,其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观一直备受游客和网友关注。“开有” 的这一行为,不仅欺骗了广大网友,也损害了景区的形象,给景区的正常运营和宣传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好在后来被景区及时辟谣 。
“天 * 轮” 更是离谱,将 “喷火巡游表演” 内容移花接木,编造某地 “用货车桥上喷火灭蚊” 的谣言 。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一旦传播开来,极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和对当地政府管理能力的质疑,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专业领域,虚假横行
在专业领域,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它关乎着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以及对相关行业的信任 。然而,“赵教授”“热心老师” 等账号却无视这一重要原则,在未认证医疗资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中老年医者头像和 “XX 老师” 等昵称,堂而皇之地冒充专业医生 。他们密集发布治疗甲亢疾病偏方等同质化文案,违规开展引流导诊、从事网络医疗服务 。医疗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患者在寻求治疗方法时,往往会对自称医生的账号发布的内容产生信任,进而可能按照这些未经科学验证的偏方进行治疗,这无疑将患者置于巨大的健康风险之中,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健康安全 。
“神探律师” 等账号也不甘示弱,伪造专业律师身份,虚假披露所谓案件细节博取关注 。在法治社会,公众对法律案件有着强烈的关注度,也希望能从专业律师那里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 。但 “神探律师” 这类账号的行为,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更侵害了律师行业的信誉,让公众对律师群体产生误解和不信任 。
还有 “嗯呀”“势笋” 等账号,冒充财经专家,歪曲解读股市走势、股票优劣等专业内容 。在资本市场中,准确的财经信息对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这些账号打造 “网红专家” 人设,发布不实内容误导投资者决策,一旦投资者依据这些虚假信息进行投资,极有可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
行动持续,营造健康网络
北京市网信办此次对 “自媒体” 账号的严处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但这绝不是终点 。在未来的工作中,北京市网信办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从严打击 “自媒体” 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
对于网站平台而言,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信息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严格落实账号注册、运营、关闭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对自媒体账号的资质审核,从源头上杜绝虚假身份、不良企图的账号进入平台 。在内容审核方面,不能再被 “流量至上” 的观念所左右,要建立专业、严格的审核团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自媒体发布的每一条信息进行认真筛查,一旦发现不实信息,立即采取措施,该删除的删除,该限流的限流,该封禁的封禁,绝不让不实信息有传播扩散的机会 。
同时,也希望广大自媒体从业者能从这次整治行动中吸取教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在追求流量和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提升职业操守,真正为网民提供有价值、真实可靠的信息 。只有这样,自媒体行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网络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天朗气清 。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