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故事之——我爷爷的故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2 22:07 1

摘要:爷爷是辽宁省新金县新台子村人,生于1923年。我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不少他的故事,当时也没有太在意,现在只能回忆起一少部分。

爷爷是辽宁省新金县新台子村人,生于1923年。我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不少他的故事,当时也没有太在意,现在只能回忆起一少部分。

一、吃枪药

东北有句俗语,形容一个人脾气暴躁、说话冲,就说“你吃枪药了?”吃枪药在这里只是个比喻,不是真的吃,但爷爷是真的吃过枪药。

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大地迎来新的转折。爷爷在家乡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县大队。不久,县大队整体转入东北民主联军,爷爷也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

爷爷参军不久,国共内战爆发。爷爷所在的部队经常打仗,吃饭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苞米粥还没熬熟,国军飞机来了,要立刻把饭掫了,背起锅跑;有时候滚烫的苞米粥刚盛到碗里,突然就来了集合号,这时就要把碗贴嘴上,一边转碗一边用嘴吸碗边稍凉一点的烫粥,三口两口喝完。

因为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爷爷患了胃疼病,发作起来满头大汗,腰都直不起来。这时,爷爷就拿出一颗子弹,把弹头拔掉,将弹壳里的火药倒进嘴里吃下去,以缓解胃痛。据爷爷说,止疼效果还不错。

二、追击国军残部

有一次,爷爷的部队在辽宁跟国民党一支部队对战,敌军溃败。我军吹起冲锋号,部队发起冲锋追击残敌。有一小股国民党残兵被爷爷他们班撵到老乡家的大院里,还有一个士兵钻进了鸡窝。爷爷他们班追进大院,用三八大盖的刺刀把这伙残兵全都捅死了,包括鸡窝里的那个小兵。

后来爷爷听战友说,这小股残兵说话是四川口音。

三、打锦州挂彩

1948年10月,爷爷所在的部队作为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攻打锦州。爷爷说,打锦州是他经历的最残酷的战斗。攻城部队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人像割高粱杆一样,一片一片地倒下。倒下一片,后面又压上来一片。

打下锦州城后,爷爷随部队继续追击残敌。在追击路上,班里战士突然喊:“班长,你挂彩了!”正在提枪奔跑的爷爷低头一看,自己胸部往下的衣服、裤子、鞋里,全都是血。一见到血,爷爷就瘫倒昏迷过去了。

等爷爷醒来,已经躺在部队战地医院。是医生护士们每人献血,才救活了他。爷爷住院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爷爷幼失父母,姊妹三人由他的二叔——我的二太爷抚养长大。二太爷为了抚养侄辈,终生没有成家。他知道爷爷挂彩的消息,急得不行,立刻赶到部队医院探望。等二太爷赶到时,爷爷已经脱离危险。二太爷在部队看到糊墙剩下的作废伪币,不顾爷爷劝阻,硬是装了一大兜子拿回家,说“没准什么时候还能用”。这个笑话在我家传了三代人。

四、1949年

这一年,爷爷基本在家养伤。子弹贯通了他的左肺,左臂肌肉、肌腱也受损,伤愈后左臂活动受限,部队鉴定为三等残废。

也是这一年,爷爷获得了一枚辽沈战役奖章。奖章紫铜质地,五角星形状,星上铆了一个比五分硬币大些的圆形铜片,铜片刻了一个解放军战士提枪奔跑的造型——跟爷爷负伤前追击敌人的姿势一模一样。

五、伤愈归队、转战北大荒

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爷爷伤愈归队。当时四野主力已经南下,爷爷作为荣军人员被编入东北军区下的解放一团,并担任排长。

五十年代初期,解放一团官兵携国民党军俘虏来到北大荒,建立了宝泉岭农场。

六、在宝泉岭

① “裤播机”

当时解放一团农场的主要任务是开荒种地,爷爷所在的连队主要种植大豆。军区从苏联进口了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但播种时,农场员工会把豆种装进裤子里,搭在脖子上,两手握住裤脚往地垄上撒豆种,大家管这种播种方式叫“裤播机”。三江平原的地垄一眼望不到头,一个人一天只能种一根垄。

② 炸鱼

北大荒有“棒打獐子瓢舀鱼”的说法,有水的地方就有鱼。为了改善连队伙食,爷爷和战友们开着在战场上缴获的美国卡车,带着炸药包到野外找水泡子炸鱼。

爷爷说,一般的小水泡子,只要扔进去一个炸药包,基本能把水“抬”起来,在岸上捡鱼就行;一个小水泡子,捡一卡车鱼不成问题。

③ 解甲归田、身份转换

1951到1952年左右,解放一团官兵集体转业,和国民党军俘虏一样,身份都转换为农场员工,爷爷这时担任农场基层管理人员。两年后,因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爷爷被农场送到省水文地质勘测学校学习。

七、风餐露宿,用脚步测绘出的水文地质资料

爷爷从省水文地质勘测学校毕业后,正值全省开展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他被任命为一支勘测队的负责人之一,带领该校应届毕业生,开始对现牡丹江、鸡西地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测。我家也从此开启了“辽宁→宝泉岭→密山→牡丹江→虎林”的迁徙之路。

勘测队在牡丹江流域、穆棱河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徒步勘测,其中的艰苦自不必说。大约1957到1958年左右,勘测队测量完乌苏里江边最后一块地域,上级通知勘测队完成使命,就地解散,人员划归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爷爷和那些老家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从此就成了虎林人。

八、我眼中的爷爷

1994年,爷爷因肺部旧枪伤病变,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只留下那些藏着热血与平凡的故事,供我们代代回忆。

我不知道爷爷在部队和工作单位里是否有多“高大上”,但我记忆里生活中的爷爷是这样的:

吃饭时,好饭吃的津津有味,孬饭也吃的津津有味;

喝酒时,好酒也是一小盅,孬酒也是一小盅;

与人相处时,高兴时也乐呵呵,生气时也乐呵呵。

这大概就是从几次生死线上走回来后,沉淀在他骨子里的淡泊与超脱吧?

淡,就是爷爷一辈子的人生态度。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