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李飞,没有脊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听起来荒诞又莫名顺口的口号,正在社交网络掀起一场全民创作狂欢。谁能想到,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里一个演员的自我介绍,竟让《岳阳楼记》的千古名句,成了年轻人嘴里“魔性到循环一整天”的解压梗。
“我叫李飞,没有脊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听起来荒诞又莫名顺口的口号,正在社交网络掀起一场全民创作狂欢。谁能想到,喜剧综艺《喜人奇妙夜》里一个演员的自我介绍,竟让《岳阳楼记》的千古名句,成了年轻人嘴里“魔性到循环一整天”的解压梗。
这个梗的妙处,恰恰藏在“荒诞”与“正经”的碰撞里。前半句“没有脊椎”用违背生物常识的玩笑,把“躺平”“不较真”的心态具象化,既像自嘲“没骨气”,又暗合当代人拒绝内耗的松弛感;后半句突然嫁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文哲思,让无厘头多了层耐品的趣味——就像用脱口秀的方式讲论语,反差感里满是高级幽默。也难怪节目里凌峰、李逗逗立刻接梗接龙,连网友都忍不住玩起“姓名+特点+名场面”的创作游戏,从《武林外传》大嘴到作家刘同,万物皆可“李飞式造句”。
更意外的是“同名乌龙”带来的额外热度。因与时代峰峻老板李飞撞名,热搜下一度满是“老板怎么被骂没脊椎”的调侃,直到网友紧急澄清“此李飞非彼李飞”,这场美丽的误会反倒让梗的传播力再上一个台阶。但抛开玩梗的热闹,这个梗能火,本质是戳中了年轻人的情绪痛点:当生活充满压力,与其硬扛“有骨气”的焦虑,不如用一句荒诞的口号自我解嘲——毕竟,能笑着说出“没有脊椎”的人,心里早就装着“不以物喜”的通透。
如今,“李飞式自我介绍”还在继续发酵。它不只是一个喜剧段子,更成了一种新的社交语言:用古文打底的无厘头,既守住了趣味的底线,又给了年轻人一个轻松表达态度的出口。或许这就是好梗的力量:让哲学不高冷,让解压不沉重。大家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你喜欢《喜人奇妙夜》中老板的角色吗##喜人奇妙夜[话题]#
来源:笑料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