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一听说“高血压”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吃上点药,不就是血压控制住了嘛?于是照样抽烟喝酒、大鱼大肉,日子照旧。尤其是喝酒这件事,有的患者甚至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我吃完药歇一会儿再喝点,应该没事吧?或者我今天不吃药,就喝一小杯,问题不大吧?
很多人一听说“高血压”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吃上点药,不就是血压控制住了嘛?于是照样抽烟喝酒、大鱼大肉,日子照旧。尤其是喝酒这件事,有的患者甚至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我吃完药歇一会儿再喝点,应该没事吧?或者我今天不吃药,就喝一小杯,问题不大吧?
可真相往往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酒精和降压药之间的“化学反应”,远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这不是医生吓唬人,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临床上一个个实打实的案例堆出来的经验教训。
在门诊里,一些患者血压始终控制不好,药也吃了,剂量也加了,就是不见效,后来才知道,酒杯从没放下过。
喝酒这件事,真不是你控制得住的,尤其是当你已经开始吃降压药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执意继续喝酒,接下来的事,很可能不是你能承受的。
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药和酒只要不同时服用,间隔几个小时就能避开相互作用。听上去挺有道理,但药物代谢在体内可不是一两小时就能结束的,尤其是有些长效降压药,它们的作用时间可能长达24小时以上。
而酒精进入体内后,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都会参与到代谢过程中,而这些恰恰是降压药也要“经过”的地方。
药和酒在体内碰了头,结果可想而知。有些药物在酒精的作用下代谢速度加快,血药浓度下降,药效直接打折,血压自然控制不好;还有一些药物则在酒精干扰下代谢变慢,血药浓度升高,可能引发低血压、头晕、晕厥甚至休克。
酒精本身也会影响血压,短期内可能让血压暂时下降,但长期看,它是升高血压的“帮凶”。那些长期饮酒的人,哪怕现在血压不高,将来也有极大可能发展为高血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自己身体好,喝点酒没啥反应,就以为安全了。可问题是,有些后果不是马上发生,而是慢慢地、悄悄地,一步步地把人推向危险的边缘。
长期饮酒会让药效打折。明明吃了药,血压控制却总是不稳定,上上下下的,像过山车一样。这种状态本身就非常危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比如脑出血、心梗。医生常说,高血压不是病,出事要命,说的就是这个过程。
酒精和某些降压药联用有可能引发低血压反应,表现为头晕、眼花、站不稳,甚至昏厥。尤其是老年人,血压突然掉得太快,很容易摔倒,轻则骨折,重则颅脑损伤。在医院里,摔倒后住进ICU的老年患者,太多太多了。
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也会间接影响药物代谢。肝功能一旦受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慢,毒性反应增强。有些降压药对肝脏本身就有一定负担,两者叠加,结果就是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
神经系统也躲不过。酒精本身就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有些降压药也会影响自主神经。当两者“合力”作用时,人会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情况,开车、操作机器这类工作,风险巨大。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酒精容易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加剧。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酒精往往和高盐、高脂饮食同时出现,比如下酒菜、火锅、烧烤,这些都是高血压的大敌。
长期饮酒还会引发耐药。这不是说药就完全没用了,而是身体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原来一个药能控制住的血压,现在可能要加量甚至换药。每换一次药,风险就增加一次。
也是最沉重的一点,那些明知自己有高血压、还坚持喝酒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的概率,远高于戒酒者。这不是恐吓,而是大量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高血压不是死神,但如果你给它加上酒精这个“催化剂”,那它就真的可能要命了。
有些人会说,我又不是天天喝,就逢年过节喝一杯,这也不行?问题在于,酒精没有“安全剂量”这一说法,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你永远无法预知哪一杯酒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有人打听那些“低度酒”是不是问题不大,比如说红酒、啤酒。可酒精含量低不代表危害小,哪怕是红酒,喝多了一样对血压有影响。不少人喝啤酒、红酒时,配的是高盐高脂食物,这就相当于在病情上“撒盐”了。
再说了,很多人嘴上说“就喝一点”,结果呢?一高兴就多倒了一杯,再碰上朋友劝酒,根本停不下来。真正能控制住“只喝一杯”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的“自控力”,在酒精面前一文不值。
门诊里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一开始不听劝,继续喝酒,等到血压失控、心衰、脑梗住院了,家属一脸焦急,患者自己也懊悔不已。但那个时候,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医生不是不讲人情世故,也不是不给你过个节放松一下,而是太清楚这些病背后的代价了。一杯酒,可能换来一场脑出血;一次推杯换盏,可能是最后一次聚会。这些惨烈的故事,医生见得太多,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你别喝。
更何况,现在的降压药种类繁多,有些药和酒精的相互作用特别强,比如硝苯地平类、普萘洛尔、氯沙坦等。你根本不知道你吃的药和酒碰上有没有问题。
有时候,就算你吃的是“相对安全”的药,但你身体的反应是不可预测的。每个人的代谢能力不同,体质不同,酒精耐受程度也不同,不能拿别人喝没事来安慰自己。
很多人觉得戒酒就是牺牲生活乐趣。可话说回来,你是想短暂的快活,还是长久的平安?酒桌上的热闹再多,也比不过身体健康来得实在。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身体的代谢能力越来越差,哪怕年轻时能扛,现在也未必撑得住。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戒酒就疏远你,真正的聚会也不需要靠酒精来撑场面。能清清楚楚说话、稳稳当当过日子,才是日子本来的样子。
如果实在戒不掉,也一定要和医生沟通,根据你用的药物做出具体评估。但大多数医生都会明确告诉你:降压期间,最好一滴酒都别碰。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李建生.高血压患者饮酒与血压控制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23,30(3):276-278.
[2]张伟,刘志军.降压药与酒精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22(7):1023-1026.
[3]陈立群.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的饮酒问题[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8):3301-3304.
来源:护士的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