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车要完”喊了三年,结果轩逸上个月一口气卖了2.1万辆,比三季度最猛的月份还多了三成。
“油车要完”喊了三年,结果轩逸上个月一口气卖了2.1万辆,比三季度最猛的月份还多了三成。
朋友圈那帮天天晒充电桩的,瞬间安静。
真相是:不是油车不行,是便宜油车没人要,好开的油车照样抢。
日产4S店销售说,现在进店的90后比60后还多,就冲着轩逸经典落地9万出头,油耗5升,保养一次三百块,比打车便宜,比电车省心。
一句话,钱包诚实。
大众更鸡贼,朗逸、速腾直接给2026款装上L2+辅助驾驶,高速能自己跟车,价格还再降15%。
销售透露,展车没到,订单已经排到下月。
德系算盘打得精:电车卷不过国产,就在油车上加科技,先把想“过渡”的人兜住。
丰田那边,凯美瑞混动版快占一半销量,42%的人直接放弃纯油。
别急,不是大家爱环保,是THS第五代油耗干到4.2升,一箱油跑1000公里,绿牌还免购置税,算下来比燃油版贵的那一万多,一年油费就回本。
省钱才是第一环保。
豪华车更离谱。
奥迪A6L推出“行政+”,后排加小桌板、车载WiFi,老板们直接下单,9月销量环比涨23%。
宝马3系干脆申报插混,纯电120km,上下班不烧油,周末远途不焦虑,把“既要面子又要绿牌”的痛点一次打穿。
奔驰C级更狠,五年老车主换车直接补贴8万,老韭菜当场变新韭菜,谁还说豪华牌子高冷?
自主家轿也悄悄掀桌。
长安逸动PLUS冠军版,1.4T热效率40%,首月订单破万;奇瑞艾瑞泽8鲲鹏2.0T,零百6.8秒,15万就能崩出性能车声浪;红旗H5混动版油耗4.2升,预售价16.98万,直接把“省油+豪华”打成平民标签。
以前买合资是图省心,现在国产把省油、性能、价格一次给齐,谁还额外掏品牌税?
市场数据更直白:轩逸、朗逸、速腾三兄弟加起来占了28%的份额,妥妥的“铁三角”。
凯美瑞和帕萨特差距拉到472辆,日系中高端越卖越贵,反而越卖越好。25-35万价位段占比飙到34%,说明大家不是不买车,是想买更好的油车。
混动占比已经破40%,明年估计六成,纯油车未来只剩“性能+情怀”两条窄路。
美系最尴尬。
英朗直接跌出前30,别克展厅空荡荡,销售刷抖音打发时间。
电车没赶上,油车没亮点,降价3万都没人问,库存车排成停车场。
网友总结:美系不是输在新能源,是输在“没梗”。
所以,别被“新能源渗透率50%”吓住。
渗透率是算绿牌的,插混、增程全往里塞,真正纯电才占三成。
对普通人来说,一年跑不到1.5万公里,油车省钱、省事、不贬值,干嘛非要背块电池?
那些喊“最后一辆油车”的,多数还没摇到号。
买车跟谈恋爱一样,合适比潮流重要。
市区通勤就想要块绿牌,插混最香;经常跑长途,油车不焦虑;预算十万内,经典轩逸、逸动PLUS闭眼选;要面子又要油耗低,凯美瑞混动、A6L行政+随便挑。
别被“油电对立”带节奏,钱包和里程表才是真话筒。
下个月广州车展,据说迈腾纯电版要首发,大众把“油车之王”也拉去触电。
看来油车不会死,只是换个方式继续卷。
想抄底的老铁,记得盯紧终端优惠,年底冲量,销售电话一打就接,砍价比直播带货还狠。
油车最后的狂欢,错过这波,下一波得等换代。
来源:小东汽车音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