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廉租公寓,呼吸的第一口空气,就是贫穷的味道。”
——他教全球中产实现“FIRE”,自己却把“退休”当动词
“我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廉租公寓,呼吸的第一口空气,就是贫穷的味道。”
——纳瓦尔·拉维坎特
2025年10月,上海浦东机场,一位刚被大厂“优化”的35岁程序员,把《纳瓦尔宝典》塞进背包,飞往大理“数字游民”实验园。
同一周,深圳一位00后UP主,用纳瓦尔的“杠杆三段论”解释自己如何靠一条AI视频月入六位数。
大洋彼岸,纳瓦尔本人却在推特写下最新签名:
“Retired again.(再次退休)”
从贫民窟到AngelList创始人,从“推特哲学家”到全球FIRE运动的精神教父,
纳瓦尔用50年,把“如何不靠运气致富”写成开源公式,
也把自己活成一部还在更新章节的“活人传记”。
今天,我们不讲鸡汤,只拆解这部“活人传记”的血肉与骨骼——
看看一个“没钱、没背景、没名校光环”的移民娃,
怎样把“赚钱”变成一门可复刻的技术,
又怎样把“退休”变成一场可循环的游戏。
---
一、1974,纽约皇后区:穷到掉渣的“开局”
1974年,纳瓦尔4岁,父亲带着全家从印度新德里漂到纽约。
行李箱里只有三件“资产”:
- 一张计算机硕士文凭
- 一本《薄伽梵歌》
- 一句“美国梦”的口头支票
现实很快给了一记闷棍:
父亲做电话客服,母亲当护士助理,
全家四口挤在皇后区一居室廉租房,
厨房与卧室之间,只隔一条用床单代替的门帘。
“贫穷最可怕的不是匮乏,而是让你相信——匮乏是正常的。”
小学三年级,老师让写“我的理想”,
纳瓦尔写:“我想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门可以上锁。”
为了逃离匮乏,他把自己扔进书堆:
- 公立图书馆→把《读者文摘》从A看到Z
- 二手书摊→5美分一本的《国家地理》
- 高中辩论社→靠嘴皮子拿到纽约州冠军
17岁,他拿到达特茅斯奖学金,
成为家族里第一个“藤校生”。
临行前,父亲送给他一句话:
“别让学历成为你的天花板。”
二、1995-2005:连续创业十年,把“失败”熬成IPO的味
1995年,互联网还是拨号音,
纳瓦尔已经辞掉波士顿咨询年薪10万的offer,
理由是:“给别人打工,等于把人生期权扔进碎纸机。”
第一次创业:Epinions(点评网鼻祖)
- 模式:用户写评价→导流电商→抽佣金
- 结局:2000年互联网泡沫,股价从26美元跌到1美元
- 收获:1万股期权变墙纸,却学会“供需匹配”底层逻辑
第二次创业:NextVoice(语音广告)
- 模式:用电话键盘点歌→插播广告
- 结局:烧钱太快,A轮死
- 收获:“技术≠商业”,“现金流比利润更性感”
第三次创业:AngelList(股权众筹)
- 模式:把“找天使”从饭局搬到线上
- 结局:2012年,Naval Ravikant名字写进美国JOBS法案
——股权众筹合法化里程碑
- 收获:“平台即杠杆”,“把非标资产做成标准化产品”
十年里,他三次天使投资自己,
也三次把公司卖掉换现金,
终于把“失败”熬成IPO的香味——
AngelList估值41亿美元,
他本人持股未披露,
却公开宣称:
“我的工资是0,我的分红是∞。”
---
三、2008-2015:推特“金句工厂”诞生,140字重写财富圣经
2008年金融危机,股市血流成河,
纳瓦尔却在推特日更10条“反焦虑”金句:
-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
- “财富=睡觉时也能帮你赚钱的资产。”
- “退休=不再为明天牺牲今天。”
每条140字以内,
却像“财富乐高”——
拆得开、拼得上、带得走,
3年吸粉100万,
被《财富》杂志评为“推特哲学家”。
2015年,《纳瓦尔宝典》诞生——
不是他写的,是粉丝“众筹”他的推文+播客,
0营销、0签售、0签书会,
却连续52周霸榜亚马逊商业类TOP3,
豆瓣8.6分,
被称“数字时代的《穷查理宝典》”。
---
四、2016-2020:全球FIRE运动“点火器”,中产阶级的“提前退休”说明书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直译:财务独立,提前退休。
纳瓦尔把FIRE拆成“三步曲”:
1. 积累本金:“存到年支出的25倍”
2. 被动收入:“买入资产,让钱>支出”
3. 退出游戏:“把‘退休’当动词,而不是名词”
他在播客里“示范退休”:
- 每天冥想60分钟
- 每周举重3次
- 每月读20本书
- 每年重启一项新技能(2023是陶艺,2024是冲浪)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把人生从‘必须’切换到‘想要’。”
中国一线城市,
35岁程序员、28岁自媒体人、25岁NFT画家,
把这段话贴在办公桌、工位隔板、MacBook封面,
“纳瓦尔退休学”成为小红书、知乎、B站热搜标签,
阅读量破10亿。
---
五、2021-2025:三次“再次退休”,却永远在线
2021年,纳瓦尔49岁,
第一次“再次退休”:
卸任AngelList CEO,
把推特签名改成“Retired”。
2023年,51岁,
第二次“再次退休”:
清空Instagram,
关闭LinkedIn,
只留下推特+邮箱。
2025年10月,53岁,
第三次“再次退休”:
“我不再回答如何赚钱的问题,
我只回答如何不亏钱的问题。”
退休≠退网,
他每天仍在推特发1-3条“反焦虑”金句,
每条点赞1万+,
“退休”成了他的最大IP,
“再次退休”成了他的最新内容品类。
---
六、纳瓦尔“五大杠杆”:把“时间=金钱”公式彻底砸碎
劳动力杠杆:
雇100人干1000份活
AngelList让律师7×24小时在线
资本杠杆 :
用别人的钱放大收益
0首付买入商用地产
媒体杠杆:
写书、播客、推特
《纳瓦尔宝典》全球2900万册
代码杠杆:
写软件卖全球
投资Web3.0项目,Token24小时交易
算法杠杆:
让AI帮你24小时赚钱
用AI生成播客,睡觉时广告费到账
“杠杆不是捷径,是把判断力放大1000倍的工具。”
---
七、幸福算法:把“多巴胺”切换成“内啡肽”
-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人际关系
- 健康=运动+饮食+睡眠
- 运动=每天60分钟“心跳120”
- 饮食=16:8轻断食+低糖+高纤维
- 睡眠=22:30上床+冷暗静+无手机
“幸福不是目标,是系统;不是结果,是过程。”
---
八、给普通人的“纳瓦尔清单”:可复制,可粘贴,可升级
1. 每天写1条“我今天学到了什么”,发推特/朋友圈/小红书,365天后你拥有自己的“数字资产”。
2. 把工资50%投入“宽基指数+长期国债”,让复利替你打工。
3. 每周花1小时学习一项“独特知识”:Python、Prompt、视频剪辑、AI配音,直到它能为你赚钱。
4. 每月认识1位“比你高两级”的人,请他吃饭,问他的“失败史”,而不是“成功学”。
5. 每年重启1项新技能,从0到1,体验“笨拙感”,保持大脑可塑性。
---
九、写在最后:纳瓦尔不是终点,而是一把钥匙
“我不是灯塔,我是一把钥匙。
灯塔只能让你仰望,钥匙能让你开门。”
——纳瓦尔·拉维坎特
从贫民窟到“财富哲学家”,
他把“赚钱”拆解成开源代码,
把“退休”玩成无限游戏,
把“幸福”写成可执行的系统。
你可以不抄他的作业,
却无法忽视他递给你的这把钥匙:
“别再卖时间,去卖判断力;
别再追终点,去建系统;
别再等明天,去活好当下。”
愿每一个读完这篇文章的你,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杠杆”,
把人生从“必须”切换到“想要”,
把“未来”过成“现在”。
因为——
“钥匙已在手,门就在面前。”
来源:淮都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