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见过一个90后同事,升职前在公司聚餐上顺口提了句“明年项目要换新系统”,结果一周后股价跌了3%,他被HR请去喝茶,不是因为泄密,是因为“你太相信人了”。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连发个朋友圈都得犹豫三秒?
不是矫情,是真怕说多了招祸,说少了又显得冷淡。
我见过一个90后同事,升职前在公司聚餐上顺口提了句“明年项目要换新系统”,结果一周后股价跌了3%,他被HR请去喝茶,不是因为泄密,是因为“你太相信人了”。
这年头,能帮你的人没几个,但能踩你一脚的,排队等着。
不是所有关系都值得掏心窝子。
清华教授说的“弹性社交距离”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你家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可以聊;你老板最近被约谈了,别接话;你升职加薪的事,朋友圈发个笑脸就够了,别写“感恩团队”。
你越真诚,越容易被当成信息源,而不是朋友。
抖音上“怎么婉拒合租”视频播放破2亿,不是因为大家爱看吵架,是因为每个人都经历过:亲戚开口借钱,朋友求你介绍工作,同事打听你工资。
你拒绝,怕伤感情;你答应,怕坑自己。
没人教你怎么做,但你心里清楚,有些门,开了就关不上。
领英的数据说得明白:90后更爱“弱连接”。
不是冷漠,是聪明。
微信好友3000个,能说真话的不超过5个。
你不需要人脉广,你需要的是——在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愿意在你背后轻轻推一把,而不是在你跌倒时拍个视频发抖音。
上个月那个高管,不是坏人,就是太把饭局当交心了。
你以为对方是兄弟,人家在记笔记。
社会早就不是“酒肉朋友”能混的年代了,现在是“信息即权力”,你多说一句,可能就给了别人一张牌。
苦,别往外倒。
不是要你憋出病,是知道谁真能听,谁只是听个热闹,转身就当谈资。
喜,也别张扬。
不是装高冷,是明白好运这东西,像风筝,线攥得太紧,风一来就断了。
你不是不信任人,你是终于懂了:人与人之间,最安全的距离,是保持清醒,不靠得太近,也不离得太远。
那些教你怎么处事的短视频,点赞最多的,从来不是“要热情”“要大方”,而是“学会闭嘴”“别当出头鸟”。
你不是变了,是你终于活明白了。
来源:笑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