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彭博社获得的泄露文件是显示,澳大利亚是计划投入12亿澳元,大约是在7.77亿美元,要建立关键矿产的一个战略储备,并且给稀土等关键矿产设定的法定的最低价格。
全球的稀土争夺战日趋的激烈,西方正在加速构建独立于中国的一个供应链体系。
根据彭博社获得的泄露文件是显示,澳大利亚是计划投入12亿澳元,大约是在7.77亿美元,要建立关键矿产的一个战略储备,并且给稀土等关键矿产设定的法定的最低价格。
这个举措发生在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的一个背景下的,标志着西方盟友正在加速构建去中国化的一个稀土的供应链。
中国的商务部11月9号的时候发布了两个新规,就是把稀土的出口管制范围从七种元素扩大到了12种,首次明确地把国防工业和半导体产业列为了一个管制的对象。
新规是要求所有含有中国稀土物项或者是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产品出口均需要获得许可才可以。
中国的商务部发布了第61号和62号公告,标志着稀土资源管控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规不仅是扩大了管制的范围,更加是首次把半导体和国防工业纳入了明确的管制对象中。
根据新规,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nm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以及以上的存储芯片,以及是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设备的一个出口申请,将要实行逐案审批,这些措施将会在12月1号起分阶段的生效。
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是显示,中国约占全球稀土产能的61%,在提炼加工环节这一个比例更加是高达90%以上。
面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的升级,澳大利亚跟美国正在积极的推进关键矿产的合作。
澳大利亚计划是建立战略储备机制,包括直接从商业项目采购关键的矿产,嗯设立特定的一个价格购买期权,以及对相关的资产供应担保。
这一个行动跟美国的战略是相互呼应的,今年7月份的时候,美国国防部与芒廷帕斯材料公司就达成了协议,提供了四亿美元可以转换的股票投资。
也使得美国的国防部成为了这个公司的最大股东,并且承诺设定采购最低的价格。
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已经是成为中国境外第一家开发重稀土加工产品的一个企业,这个公司2024财年稀土氧化物总产量是达到了10908吨,其中镨钕氧化物的产量就有5655吨。
西方构建了独立的稀土供应链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中国在稀土提炼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复制出来的。
澳大利亚拥有仅次于中国的稀土储量,但他们的矿石长期是依赖中国的加工能力的。
即使是莱纳斯在西澳韦尔德山开采的矿石,相当一部分还是要运到马来西亚的精炼工厂加工的。
建立完整的稀土提炼加工产业链需要至少10年的一个时间,中国是通过中国稀土集团与北方稀土形成了南重北轻的一个双寡头的格局,控制着国内85%的稀土开采指标和90%的冶炼产能。
中国系统管制新规是已经引发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了。
半导体产业受到直接的影响,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透露,稀土永磁材料是曝光机等精密设备的关键组件,供应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生产延迟。
美国军工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F/A-XX舰载机、B-21战略轰炸机等项目的核心部件都是需要高性能的稀土材料的,中国的新规对于军用领域的特别限制可能会影响项目的一个进度。
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个报道,5月份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大跌了80%,直接是冲击了美国半导体和国防产业。
澳大利亚设定的关键矿产最低价格的一个提案,反映出了稀土产业的结构性问题:市场价格的波动大,矿业企业常在扩产以后因为价格暴跌而陷入困境中。
美国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矿曾经在上个世纪末占据着全球产量的一个主导地位,但是在中国低价竞争下,于2002年停产了,直到2018年才重新启用。
澳大利亚跟美国的合作是多边协议框架的一个部分,今年的7月份,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就启动了四方关键矿产的一个倡议,都是为了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和多元化。
在美国确定的50种关键矿产里面,澳大利亚是拥有其中的36种,这也使得澳大利亚在四方机制中是占据独特地位的。
稀土博弈已经是超越了资源的竞争,成为了国家战略实力的一个体现。
中国凭借着全产业链的优势,短期内仍然会保持着一个主导的地位,但是全球供应链重构已经是成了必然的趋势了。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守住我们的稀土资源的优势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三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