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大盛世,满打满算也就是183年,四千历史,也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时间。文景之治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1年,39年。开元盛世则大约是712年到741年,29年。康乾盛世大约是1681年到1796年,有115年。这只是个很宽泛的时间,准确的时间根本
历史最值得称道的盛世就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三大盛世了。其他较好的时代都比不上这个三个公认盛世时代,比如说贞观之治、永乐盛世之类。
三大盛世,满打满算也就是183年,四千历史,也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时间。文景之治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41年,39年。开元盛世则大约是712年到741年,29年。康乾盛世大约是1681年到1796年,有115年。这只是个很宽泛的时间,准确的时间根本无法统计。
虽说是盛世,但并未是如想象一般的天下太平。其中从不缺乏战乱,比如文景之治中的七国之乱,康乾盛世中的西征准噶尔等等。
这些盛世的评断标准绝非是平民大众的生活水平,而是从政府的政策、国家财政收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来说的。这些都是平民大众生活水平高低的相关指标,但不能就此说生活一定就好。
康乾盛世
比如康乾盛世中,乾隆下江南有六次下江南,沿途劳民伤财,巡游一次时长四五个月,随驾当差的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三四百万银两,占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还左右。
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介绍,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到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吃不饱是常事,吃饱是幸事。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鬻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可见康乾盛世之场景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美好。张宏杰甚至用“饥饿”来形容乾隆时代,称之为“饥饿的盛世”。盛世之下埋藏着普通民众的凄苦生活。
更不用说康雍乾三朝盛行专制和文字狱,光是乾隆年间就有较大的文字狱案件一百三十余件。康乾盛世思想钳制尤为严重,把人都变成清廷的奴仆,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都是牢狱之灾,甚至是毁家灭族。把康乾盛世称为阴影盛世,也不为过。
开元盛世
盛世也可能是统治一手制造出来的,比如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据记载,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均田制的崩溃就逐步显现, 出现“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情况——农民将朝廷分给的田地抛弃或卖掉,逃到地主庄园或寺观中,充当佃农。玄宗即位之后后,情况更加严重,他在721年颁布的“禁逃亡诏”,其中写到, “四海清宴,百年于兹,虽户口至多,而逃亡未息”。
大量百姓逃亡的主要原因是兵役、徭役沉重。在府兵制下,符合标准的人,从20岁—60岁,每年要服役120天。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不断对外用兵,第二次朝鲜战争就是高宗时期,出现“征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的情况。玄宗更甚,边防军数量最多曾达60余万。发动多次战争,如与吐蕃的石城堡之战和积石军之战、契丹之战、小勃律之战等等。
唐朝的徭役包括军需役、漕运役、土木工程役、地方杂役等等。玄宗在位时的土木工程役几多,他多次扩建兴庆宫、华清宫,新建“花萼相辉楼”等,这些工程都必须常年征召劳役。
平明百姓在服兵役、徭役期间,不仅不能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倒贴路费,很多人因之生活困顿乃至倾家荡产。两害相权取其轻,民众往往选择从国家户籍中逃亡,自愿没入大地主家做佃农——虽然做佃农每年缴纳的粮食要比国家正税多出不少。
国家没钱,玄宗就重用一批“聚敛之臣”,如杨崇礼、杨慎矜、王鉷、宇文融等。依靠杨崇礼、杨慎矜、王鉷等人非法手段,玄宗的个人内库,可得“岁贡额外钱百亿万”。宇文融则使用了“括户”——即是将逃入地主庄园中的百姓,强制寻回,重新给他们分配土地,为朝廷纳税、服役。经过四年“括田”,全国户籍新增“客户八十余万”,朝廷当年增收“缗钱数百万”。
可见所谓的开元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盛世”,很多都是玄宗用手段伪造出来的盛世。
结语
也许,真正的盛世——平民百姓生活水平较高,就只有文景之治。
百姓只要三十税一,政府崇尚“无为而治”,没事不打扰百姓生活。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留下记载: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所以文景之治留下一个盛世给汉武刘彻去霍霍。
来源:笑颜如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