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卷毛哥把铁锹往地里一插,冲手机咧嘴:“今晚就洞房,新娘子跑不了。
700亩白茫茫的棉田,像一张刚铺好的婚床。
卷毛哥把铁锹往地里一插,冲手机咧嘴:“今晚就洞房,新娘子跑不了。
”弹幕刷得比摘棉机还快——“又骗小娜!
”
小娜真来了,拎着直播支架,婚纱下摆塞在雨靴里。
她先往镜头里怼一把棉桃:“看,38毫米的长绒,甩南美几条街。
”再回头冲卷毛哥翻白眼:“想娶我?
先把我昨天退的那15单袜子打包。
”男人秒怂,蹲在地头叠盒子,动作比摘棉还熟练。
别笑,这是新疆今年第207场棉田婚礼。
没有酒店,没有车队,就一块收割完的空地、三吨棉花做背景。
省钱是真省钱,比城里酒店席少花一半,可仪式感一点没掉:采棉机当婚车,一启动,漫天棉絮像下雪,无人机俯拍,比直升机还稳。
来宾脚下粘泥,手里却攥着刚摘的棉桃,拍朋友圈,点赞瞬间破千。
有人酸:“作秀。
”可账算明白就闭嘴。700亩,亩产480公斤,去年交售一吨皮棉1万7,毛收入直奔600万。
机械化八成以上,3天收完,省下的工钱正好给媳妇添三金。
小娜直播间一晚卖20万条棉袜,退货率5%,比女装低得多。
两口子一个管地,一个管销路,钱袋子鼓得比棉桃还快。
最绝的是“随田礼”。
客人不用随份子,现场下个单就算祝福。
去年有人一口气拍10床棉被,新郎直接免单,反手把订单截图贴地头广告牌——“某某某贺新婚,棉被10床,已发货”。
广告比朋友圈刷屏还管用。
夜深,摘棉机大灯一关,只剩月光和满地碎银般的棉絮。
卷毛哥递给小娜一把钥匙:新买的大拖,车头绑着塑料红花。
小娜把钥匙揣进婚纱口袋,嘟囔一句:“明年换辆自动驾驶的,我要坐副驾化妆。
”屏幕外,摘棉机轰隆隆又开向另一块地,像提醒他们:花会谢,棉会收,地不哄人,勤快就有下一茬。
有人问,这样的婚礼会腻吗?
小娜甩一句:“腻啥,明年把直播架搭到采棉机顶上,让全网看棉花雨里接吻,比迪士尼烟花带劲。
”
行吧,爱情这玩意儿,种在土里,也能开出白色的花。
来源:山顶尽情欢呼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