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州东站候车厅里,一位大叔盯着大屏上滚动的红色“晚点”俩字,嘟囔得比广播还大声。12号下午,连霍高速郑州段、京港澳高速安阳段直接变“停车场”,导航软件一片紫红,老司机也只能熄火刷短视频。
“雨还没完,钱包先瘪了。
”郑州东站候车厅里,一位大叔盯着大屏上滚动的红色“晚点”俩字,嘟囔得比广播还大声。12号下午,连霍高速郑州段、京港澳高速安阳段直接变“停车场”,导航软件一片紫红,老司机也只能熄火刷短视频。
别侥幸,省交通厅已把防汛应急拉到Ⅲ级,想出门先问路况,不然油费+过路费全打水漂。
地里的情况更闹心。
河南秋粮收割卡在了86%,比往年慢整整5个百分点,别小看这5%,背后可是百万亩玉米在泥里泡澡。
省财政连夜砸下3000万,专款专用:农机下地每亩补贴20块,烘干每吨补60,听着像“撒币”,可要是芽变绿,粮站直接拒收,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
伏牛山、太行山一线更悬,橙色预警高挂,土体喝饱了水,一块石头滚下来比高铁还快,村干部拎着喇叭连夜敲门:“老少爷们都别赌命,帐篷已经支到小学操场了。
”
天气也玩“回马枪”。13号白天雨势稍歇,不少人晒图炫耀“出太阳了”,结果14号夜里新一轮降水无缝衔接,气温先升后降,昼夜温差拉到10℃以上,早上15℃像深秋,中午20℃又秒回初秋,街上羽绒服与短袖同框,像大型换季翻车现场。
城市内涝点名单更新:郑州金水路下穿、洛阳启明南路、安阳平原路,老司机都懂——“见坑就绕,别心疼那几米绕路,发动机一进水,维修报价能买半辆新车。
”
有人吐槽:“年年下雨,年年手忙脚乱。
”可今年真不一样——秋收、秋播、秋汛三碰头,窗口期短得像网红短视频。
农业局的人私下说,小麦最晚10月底得落籽,再晚一旬,明年夏粮直接打折;而玉米水分超30%,烘干机24小时连轴转都排不上号,种粮大户连夜在群里吼:“谁有履带式收割机,加价20%,现结!
”一句话,早抢一天,少亏几万。
普通人能干嘛?
三件事立刻抄作业:一,今晚把阳台地漏掏一遍,别等雨水倒灌泡坏木地板;二,检查车险里有没有“发动机涉水险”,没有就加,几十块换几千块理赔,比彩票靠谱;三,家里存粮别囤地上,米面袋子垫高15厘米,潮气上返十天就能长毛。
至于想去西部山区看红叶的,省点心吧,红叶没看成人先滑坡,不划算。
雨停那天,地里会留下一层硬壳,脚踩上去咔咔响,农民叫“龟裂”,看着搞笑,其实种子最怵这种地——墒情不够,芽都顶不破。
到时候又要连夜浇水,一轮新的折腾开始。
所以别急着喊“终于晴了”,河南的秋天,像一场限时闯关游戏,错过任何一步,代价都在年底账单里等着。
来源:高冷星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