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院见到两位无药可救的人,才发现人走向终点的路是如此艰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01:13 2

摘要:“夜里翻身都疼醒,护工却刷手机打瞌睡”——这不是段子,是185个安宁疗护试点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的直播。

“夜里翻身都疼醒,护工却刷手机打瞌睡”——这不是段子,是185个安宁疗护试点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的直播。

国家去年7月刚把“疼痛管理”写进《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可缺口130万的护工队伍,夜班流动率45%,规范落到病床前就剩一句“尽量”。

帕金森大爷抖到拿不住水杯,家属跑断腿问来的新药P2B001,医院药房有货却进不了医保,一个月自费四千八;隔壁肺癌阿姨疼得把嘴唇咬烂,好不容易盼来“电子镇痛泵”,结果试点名单只有三家三甲,排队编号已经到明年三月。

政策像高铁,患者买的是绿皮站票。

有人把希望押在“智能气垫床”,抖音吹得神乎其神,其实医保只报销基础款,防褥疮模块得额外掏两千。

更真实的是,北京“喘息服务”试点街道,一次只能给家属放4小时假,回来还得自己给老人擦身——志愿者只负责陪聊,不端尿盆。

最扎心的是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78家医院能签字,可真到抢救室,家属一哭就全作废。

医生问“插不插管”,儿女跪在地上说“再救救”,之前写好的“不抢救”瞬间成废纸。

尊严在亲情面前,常常打不过“怕后悔”。

怎么办?

给你三颗土办法,不鸡汤:

1. 先加“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公众号,输入城市名+安宁,会弹出当地试点床位、志愿者电话,比百度靠谱。

2. 夜里实在找不到护工,打114转“智慧助老”平台,能临时叫“星级护工”,贵30块,但系统有打分,敢偷懒直接扣钱。

3. 把医保新增的7种终末期镇痛药名单打印出来,贴在病历本最后一页,医生开药时直接指给他看,少绕弯路。

说到底,政策、科技、保险都在赶路,可病痛不会等人。

在高铁到站前,普通人只能先学会自己铺轨道:提前问、提前排、提前签字,再把“怕后悔”改成“不折腾”。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在清醒时一厘米一厘米争回来的。

来源:豁达酷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