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将在兰州新区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份和10家央企代表队的应急管理普法精英,将共同绘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新图景。
法治之光闪耀新区,安全之种播撒心间。
当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的脚步与兰州新区发展的脉搏共振,一场知识的较量、一场关乎法治与安全的全民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10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将在兰州新区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份和10家央企代表队的应急管理普法精英,将共同绘制“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新图景。
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五大体系”建设为统揽,突出重大安全风险防范,不断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兰州新区2024年极端天气应对综合性应急演练现场。
加强普法力度 纵深推进治本攻坚行动
深秋,站在兰州新区展览馆的观景台上远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道路纵横交错。这片土地上,曾经是梦想与希望搏斗的战场,如今已成为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这座希望新城的蜕变,同样回响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铿锵足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突破。
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应急指挥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这个包含指挥大厅、应急值守、会商研判、指挥处置、备勤休息、运维保障等基本要素的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已全面接入新区山洪灾害点和化工园区200余路视频监控资源,成为新区全域应急指挥中枢,有效助力区域应急救援协同能力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新区充分发挥安委会牵头抓总作用,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关键环节,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全方位、多层次筑牢安全防线。
兰州新区举行2025年抗震救灾暨工贸行业突发事故综合应急演练。
兰州新区,这片创新的热土,不仅是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的举办地,更是应急管理普法工作的实践地。兰州新区以压实责任为先导、建强阵地为基础、打造品牌为突破、服务中心为根本,将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努力推动应急管理普法工作“全域覆盖、全民参与”。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校园,应急普法工作的触角深入各行各业,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今年6月,兰州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了2025年“安全生产月”应急科普知识讲解竞赛活动。这场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活动,与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形成完美呼应。
新区还强化风险防控,聚焦“清除存量、遏制增量、动态清零”既定目标任务,紧盯重点时段、敏感节点,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家会诊”“交叉执法”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事故隐患数据库,持续跟踪督办事故隐患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今年上半年,新区完成507家重点企业自查自改隐患2026项,兑现奖励金额16.58万元,持续推动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向自主管理转变。
立足实战要求 加力推进应急体系建设
“晨会天天讲,安全责任要牢记。生产一线暴露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督促整改……”9月28日,在新区化工园区内一座厂房里,生产负责人正在组织工人们召开每日例行晨会。通过全员点名、背诵安全口诀、汇报前日隐患排查整改及考核等情况,严明纪律要求,严抓各项安全制度落实。
这一幕正好被带队检查的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刘希盛碰见。“我们要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严格落实闭环销号。”刘希盛说。
这只是新区躬身细抓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缩影。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2024年全省应急管理暨综合行政执法知识竞赛现场。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抓三促”行动工作安排,对标对表制定新区应急管理系统落实方案,压实责任,明确分工,细化措施,着力形成各中心、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聚力攻坚的工作局面。同时,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以及化工园区安全等重点工作,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要目标,突出强化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等重要举措,全面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不仅如此,新区还优化调整应急指挥系统,召开专题会、调度会等,安排部署各重点时段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率先垂范,带头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实现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创新建成新区安全生产全面责任落实系统,打造“责任体系一张网、动态履职一本账、提醒告知一张单”的闭环管理模式,构建起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尽其责的责任链条。
监管与服务双管齐下,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在守住安全生产风险防线的同时,兰州新区还坚持守住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和应急救援生命防线。
近年来,兰州新区聚焦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应急组织、指挥、保障等体系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进一步建强前突通信尖刀力量,全面应用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拓展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功能,部署4座370兆通信基站,配备手持终端74部、卫星电话30部、卫星便携站1部,配套可视预警发布平台3个,丰富了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了自然灾害抗灾能力。
同时,新区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联勤联动机制,与新区消防、兰石化消防六大队、西南管道维抢修中心等六支救援队伍建立共建共享和联勤保障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率,并多次组织开展新区抗震救灾暨工贸行业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指导各中心、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常态化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升各级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三大核心职能,新区还创新开展可视化应急预案编修,完成首批《兰州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兰州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兰州新区防汛抗洪应急预案》,明确了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关键环节,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务实管用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为应急管理和应急普法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坚实的资源支撑。
兰州新区多措并举、重点发力,从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培育基层应急文化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有力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
兰州新区市民观看应急常识宣传展板。
加大宣教力度 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应急管理普法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持续创新普法形式,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让法治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兰州新区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牢固树立“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理念,坚持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培训教育,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同时,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特种作业培训学校开展上门服务,督促做好人员培训、考试申报等关键工作,依法开展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考试发证。今年上半年共组织17批次、216期考试,发证3063人。此外,新区应急部门还组织开展工贸领域“送教上门”培训6次,参训人员1000余人。新区还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创新性策划举办了灾害信息员暨基层应急第一响应人线下安全生产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及各类安全知识竞赛4次,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全面筑牢人民防线。
兰州新区2025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现场。
不仅如此,新区应急管理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应急管理政务服务质效,加强行政相对人申报指导,提高申请环节一次性通过率。加快企业码专题建设、电子证照归集,进一步减少行政相对人需提交的申报材料数量。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试点,加大线上监管力度,推动非现场监管方式创新,为新区应急管理系统深化法治实践、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提供了坚实支撑。
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场竞赛不是终点,而是全民应急法治素养提升的新起点。兰州新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创造更加良好安全环境。
来源:兰州新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