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下乡”走出“共富”之路——浙江省瞿巧华名师网络工作室建立多地山区教育实践基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23:46 2

摘要:本报讯9月29日,浙江省青田县腊口镇石帆学校教育集团内暖意萦绕,浙江省瞿巧华名师网络工作室教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此拉开帷幕。工作室主持人瞿巧华与石帆学校党总支书记黄和平共同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工作室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进行授牌,工作室还向学校捐赠一批德育专业书籍

本报讯 9月29日,浙江省青田县腊口镇石帆学校教育集团内暖意萦绕,浙江省瞿巧华名师网络工作室教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此拉开帷幕。工作室主持人瞿巧华与石帆学校党总支书记黄和平共同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工作室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进行授牌,工作室还向学校捐赠一批德育专业书籍,为教师专业成长筑牢知识基石。

为积极响应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以及杭州市建立“1+3+N联乡结村”帮扶机制,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域壁垒,浙江省瞿巧华名师网络工作室近期先后在青田县腊口镇石帆学校教育集团、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遂昌县妙高小学搭建教育实践基地。三场启动仪式次第举行,奏响了一曲跨越山海的教育共富赞歌。

启动仪式上,双方代表从政策落地的精度、实践推进的深度与长远发展的广度,解读此次结对共建的战略价值,明确以名师资源为辐射源,破解山区德育工作的瓶颈,构建“专业引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工作室导师瞿巧华以《赋能·自驱·卓越:教师班级胜任力的孵化与升华》为题开讲,创新性提出“班级胜任力孵化模型”,从下放权责、激发自驱力、精进管理艺术等七大维度,结合管理学理论与鲜活实操案例,为班主任勾勒出从能力提升到使命升华的完整路径,字字珠玑间引发全场共鸣。

石帆学校副校长潘伟红带来《以石厚德、以书励行——我们这样打造“明帆德育”》的分享,细述学校如何深挖“石帆”地域文化内核,将其与德育课程深度融合,构建“扬帆少年”评价体系的创新实践。

“松阳作为山区县,优质师资不均衡、教师成长路径狭窄的问题,始终是教育提质路上的‘拦路虎’。”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教育实践基地9月30日宣告启动,在首次线下活动上,松阳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李林超直面山区教育痛点,他表示,实践基地的成立不仅是“互联网+义务教育”政策的精准落地,更像是为松阳教育引来一汪省级名师资源的“活水”,期待这里成为山区教师成长的“孵化器”,推动教育质量再攀新高。

活动当天,松阳县教育系统领导、工作室核心成员,以及当地中小学班主任、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在大家的见证下,瞿巧华与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校长叶李斌共同完成签约、授牌与赠书三项仪式。叶李斌以“东道主”身份郑重承诺:“学校将全力保障基地活动开展,组织教师主动向名师取经,把先进理念、实用方法真正转化为课堂上的实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优质教育的阳光。”

遂昌县教育局教研室德育教研员、丽水市德育名师罗艳芳作为学员代表上台发言,分享对德育工作的深度思考与美好期待。瞿巧华详细介绍了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团队及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的初衷,并以《班级建设:探索教育新姿态 构建高效育人场》为题带来专题报告,提出“探索成全每一个,构建高效育人场”带班理念。她从“给学生搭建展示舞台,让其在创造中发展才能”“建立清晰规则,引导学生在边界内自由成长”“懂得情绪关怀,用温暖回应化解学生困惑”等五个维度拆解高效班级管理的“密码”。报告中,她还结合学校办学主张,分享“太阳花中队”从文化建设到阅读推广、情绪关怀的具体案例,尤其讲到为特殊学生量身定制成长方案的故事时,台下不少班主任红了眼眶,引发了共鸣。

当天下午,遂昌县妙高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也宣告启动。妙高小学校长唐英宗承诺以实践基地为纽带,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水平双向提升,让山区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成果。瞿巧华则为妙高小学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并做了专题报告。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遂昌县德育教研员罗艳芳带来《植根山乡·融合创新:德育教研之路的再思考》专题分享,从德育活动设计的创新思路、实践方法、未来展望等角度,分享可落地、可复制的德育经验,为在场教师打开了全新的德育工作视野。

从青田石帆的“立德·启航:深耕山区教育,筑牢育人根基”到松阳古市的“聚势·赋能:润泽班级沃土,滋养生命成长”,再到遂昌妙高“协同·拓新:汇聚名师智慧,共探德育新径”,浙江省瞿巧华名师网络工作室以实践基地为桥梁,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光”,一点点播撒在山区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三场启动仪式打开了教育共富的一条新窗口,随着线上名师课堂、线下专题研讨、师徒结对帮扶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将持续向山区下沉,助力山区学校逐步实现“德育品牌化、教师专业化、学生全面化”的发展目标。

来源:中国教师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