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有个特有意思的事,特朗普这边总说波特兰、芝加哥这些民主党占优的“深蓝城市”乱得像“地狱”,国土安全部还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好多“宣传”视频,想证明这说法。结果支持特朗普的评论员们真就涌去这俩城市,非要找所谓的“反叛”迹象。
2025年有个特有意思的事,特朗普这边总说波特兰、芝加哥这些民主党占优的“深蓝城市”乱得像“地狱”,国土安全部还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好多“宣传”视频,想证明这说法。结果支持特朗普的评论员们真就涌去这俩城市,非要找所谓的“反叛”迹象。
可当地人根本不按套路来,没跟他们硬刚,反而玩起了幽默,这边波特兰人直接穿起充气鸡装、青蛙装,跑到经常抗议的ICE设施外晃悠;那边芝加哥的州长JB・普利兹克更绝,周四晚上直接上了ABC的《吉米・坎摩尔秀》,穿个防弹衣扮成电视记者,搞了段“来自饱受战争蹂躏的芝加哥的报道”,还打趣说“有人被迫吃抹了西红柿酱的热狗”。说实话,这波操作我是没想到的,你跟他讲“战争”,他跟你玩搞笑,一下子就把那严肃的氛围给冲没了。
《俄勒冈人报》有个真记者,当时也在ICE波特兰设施外拍视频,主题特逗,叫“抗议青蛙数量正在增加”。视频里那些穿青蛙装的人说,这么穿就是为了嘲笑“疯狂的政府越权行为”。有个叫杰克・迪金森的,大家都叫他“波特兰鸡”,他跟《乌伊拉米特周刊》聊的时候说,“这种装扮稍微瓦解了他们的叙事”。本来想觉得这话是不是有点夸张,但后来发现还真没错,你想啊,要是政府发的视频里,一边是官员说“有反法西斯军队”,一边站着个穿鸡装的抗议者,谁还会认真对待那套说辞?
其实普利兹克和迪金森的思路是一样的:不用激烈的言辞,就靠智能手机拍视频、发社交媒体,再加上点讽刺的表演,把特朗普那边喊的“战争”言论变成笑料。老实讲,这种方式比吵架管用多了,硬刚容易激化矛盾,可一旦用幽默把对方的“严肃”打破,那套叙事从根上就站不住脚了。
而且ICE波特兰设施本来就不是第一次成抗议地点,2020年起就因为移民政策闹过好几次,2025年大家换了这种“荒诞”的方式,明显是想让更多人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毕竟搞笑的内容在网上传得也快。
民间这边玩得热闹,媒体圈可就分成两派了,吵得还挺凶,《每日秀》发了个视频,标题叫“2025年波特兰真实画面,请观众自行判断”,没说谁对谁错,就把现场拍的东西放出来,让大家自己看。可保守派记者安迪・恩戈不乐意了,周五凌晨就反驳,说波特兰人穿这些充气服装是“掩盖暴力极端主义”,还说让抗议看起来像“家庭聚会”,是在“粉饰过去的极端暴力”。
《纽约时报》的安娜・格里芬和亚伦・韦斯特后来写了篇文章,说得还挺客观,他们说2025年的媒体环境本来就分裂,一边拍的波特兰、芝加哥挺平静,另一边白宫却说是“地狱景象”,而特朗普政府想推的叙事,其实是靠他提拔的那几个右翼影响者撑着。
NBC的记者也补充说,那些右翼播客、作家还有评论员,专门往深蓝城市跑,不光是给他们的受众拍“现场”,有的还直接跟左翼示威者对着干,波特兰就发生过好几次这样的事。
前当地电视台记者乔纳森・乔,现在是MAGA运动的海报作者,他跟NBC聊的时候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场全面的信息战,站在前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这话听着挺严重,但仔细想想也没错,现在两边都想让自己的说法被更多人信,尤其是那些右翼影响者,他们主要在TruthSocial、Rumble这些平台发内容,上面的用户本来就倾向他们,内容传起来也快。而且波特兰、芝加哥一直支持民主党,之前就总被共和党这边拿“治理失序”说事儿,2025年这事其实就是老问题换了个新形式。
虽然两边吵得厉害,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说谎,就是照片和视频,这周早些时候特朗普又说“波特兰着火了”,我当时就想,真的假的?于是登录盖蒂图片社搜了搜俄勒冈州的照片,结果看到摄影师斯宾塞・普拉特刚发的几十张图,有个男士在公共广场晒太阳,有个女士在咖啡店点单,还有一对情侣在公园里散步。这哪是“地狱之城”啊,明明就是普通城市的日常。
普拉特也拍了ICE设施外的抗议场景,能看到警察列队站岗,但也就是局部的抗议画面,根本没有“城市被夷为平地”的样子。上周末俄勒冈公共广播公司(OPB)还做了个更细致的事,他们弄了段带时间戳的照片视频,发在Instagram上,一条一条跟特朗普的说法对比,直接指出哪里不对。OPB的首席执行官RachelSmolkin说,他们的团队就是报道当地真实发生的事,给足背景信息,要是事实和别人说的不一样,肯定要指出来,而视频和照片就是最有力的工具。
说实话,盖蒂图片社这么做也不是第一次了,2024年美国大选的时候,就靠摄影师拍的现场照片,纠正过好几次“某城市投票混乱”的假消息,毕竟照片拍的是当下的场景,没法随便编。OPB作为当地的非营利媒体,过去十年报道抗议、政策这些事,一直都是要么给多方信源,要么标清楚信息的时间地点,所以这次他们做的核查,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这么一圈看下来,2025年这场围绕波特兰、芝加哥的“叙事大战”,本质上就是在争话语权。民间用鸡装、搞笑表演拆穿对方的“严肃”,媒体两边各说各的理,而盖蒂图片社、OPB这些靠影像做事实核查的,就成了中间最实在的支撑。毫无疑问,现在信息太杂,有时候真的分不清该信谁。
我觉得大家也不用着急站队,多看看不同来源的内容,尤其是那些有照片、有视频、能对上时间地点的信息,别随便被某一方的说法带偏。毕竟不管是谁在说,事实永远是最硬的道理,穿个鸡装就能让“战争叙事”破功,也能看出来,那些没根据的夸张说法,其实根本经不住推敲。
来源:曦言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