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印发疾控中心与监督所(站)合并编制文件,疾控与监督逐步实现机制、队伍、资源和业务“四融合”→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21:40 2

摘要:2025年9月3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全面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

2025年9月3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全面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也迎来了重塑性改革。到目前为止,体系改革的进展如何,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方面发挥了哪些新的、更大的作用呢?谢谢。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郭万申

谢谢您的关注。疾控体系重塑性改革是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指导开展的,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23年6月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在体系改革、能力建设和服务成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体系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省18个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及156个县(市、区)疾控局全部挂牌成立,并全部印发疾控中心与监督所(站)合并编制文件,实际完成机构和人员合并的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7%,整体进度在全国位居前列。历经了“非典”和“新冠”疫情考验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二是疾控核心能力全面提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统筹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源配备,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传染病救治、公共卫生干预、行政执法、宣传教育、科研攻关等十大核心能力。近三年来,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获批建设,省预防医学科学院挂牌成立,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谋划布局,中部地区公共卫生高地正在加速形成。建成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和181支市县级基层传染病应急分队,建成190个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与教育、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工信、气象、海关等多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日臻完善。全面推开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等医防融合举措,医疗机构传染病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疾控与监督逐步实现机制、队伍、资源和业务“四融合”,新疾控队伍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服务群众效能日益凸显。实施预防接种提质增效行动,筑牢人群免疫屏障。2024年免疫规划疫苗累计实种1733.21万剂次,平均接种率为97.13%,超过国家接种率目标7个百分点,实现了每一支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再到受种者的全程电子追溯。持续开展哨点医院、发热门诊、学校、污水等多渠道新冠病毒立体式监测,有效应对多型变异株挑战。面向社会的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增点扩面,每年为千余名群众解除“后顾之忧”。“无结核社区”试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防治关口不断前移。开展全省城市和农村供水工程摸底调查,加强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守护人民群众“水缸上的安全”。强化学生近视、肥胖、龋齿、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多病共防,配合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守护祖国的未来茁壮成长。发布全省“水碘地图”,推动水源性高碘地区精准供盐。“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年均总阅读量超1.5亿次,持续蝉联全国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前三名,为群众了解卫生政策、掌握防病知识提供了极大便利。

下一步,全省疾控系统将继续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加快推动全省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新闻来源:健康河南

争上游有话要说:

河南省在疾控体系改革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全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通过省、市、县三级疾控局挂牌及机构合并,逐步解决原有疾控与监督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其他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借鉴河南的改革模式推进疾控高质量发展‌。执法需掌握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等技能,而疾控人员缺乏现场执法经验,短期内仍存在“理论强、实践弱”问题‌,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集成移动端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存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现场执法包。执法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且支持现场拍照、录像、录音等功能,确保执法证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同时实现现场监督检查、当场行政处罚、执法监督信息上报,每个环节“处处留痕”、“实时录入”,做到执法全过程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执法包预装多种标准文书模板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数据库,输入违规行为关键词自动匹配处罚条款,同时高效配合不同快检设备(如空气、水质快检设备等)进行检验检测工作,能显著帮助不熟悉执法的疾控人员快速适应监督执法工作。执法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改善监督执法工作条件,也能帮助原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快速适应职能转型,为机构整合提供智慧工具。

二、两部门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10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安全稳妥有序推进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从应用场景、规范部署、运行管理等方面,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的工作导向和基本参照。

指引提出,政务部门可围绕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和辅助决策等工作中的共性、高频需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典型场景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应用。应探索构建“一地建设、多地多部门复用”的集约化部署模式,统筹推进政务大模型部署应用,防止形成“模型孤岛”。

指引指出,政务部门应统筹减负和赋能,避免盲目追求技术领先、概念创新,切实防范“数字形式主义”。应建立健全全周期管理体系,明确应用方式和边界,落实人工智能大模型“辅助型”定位,防范模型“幻觉”等风险。

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争上游有话要说:

《指引》的印发,为卫生健康部门及疾控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并通过集约部署、场景牵引和安全规范,为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路径,将显著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卫生健康、疾控领域启动人工智能精准监管方面,争上游科技的智慧产品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依托我司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争上游科技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根据疾控工作需求,专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对传染病疫情、重大和重点传染病、症候群、传染病病原等相关传染病数据实时监测,并整合医疗机构、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等多部门数据,形成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打造全方位防控网络,有效解决预警关口滞后等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建立统一数据规范标准集,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重点应用系统提供标准数据支撑保障,满足对接国家系统平台数据需求。争上游科技自主研发智慧产品硬件设备精密可靠、选配灵活,软件系统高度信息化数字化,能有效地改善数据传输及处理的延迟和错误率,大大提高了各类监测系统的精度和效率。‌

三、医废智能车投入使用 开启医疗废物管理新篇章

近日,淄博市传染病医院迎来了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变革——医废智能车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医院在提升医疗废物处理效率、强化院内感染防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医废智能车是现代科技与医疗废物管理需求深度融合的产物。它配备了先进的称重系统、智能识别装置和数据传输模块。当医疗废物被放置在医废智能车上时,称重系统能够精准地记录每一袋医疗废物的重量,为后续的统计和监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智能识别装置则可以快速识别医疗废物的类别、来源科室等信息,确保医疗废物按照规范进行分类处理。同时,数据传输模块将这些信息实时上传至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实现了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传统的医疗废物收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数据记录不准确、未及时登记等问题。医废智能车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医废智能车的密封性能良好,能够有效防止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泄漏和扩散,降低了院内感染的风险,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

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监管和追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医废智能车的使用为医院提供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通过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情况,对每一袋医疗废物的去向进行全程追溯。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新闻来源: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争上游有话要说:

智能化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可快速阻断病毒通过医废传播的链条‌,为了帮助监管部门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管医疗废物管理全过程,提高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效率,争上游科技重点研发搭建了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针对医疗机构研发的医疗废物院内追溯系统,可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暂存、出库的交接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针对医废处置机构研发的医废处置公司追溯系统,帮助处置公司实现医疗废物从医疗机构暂存点收取、运输、焚毁的信息化管理;以及针对监管部门研发的卫生、生态监管平台,可实现卫生、生态监管部门对区域内的医疗废物处置进行智慧化监督管理。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