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苹果公司近日完成对计算机视觉初创企业Prompt AI的收购,此举以未公开金额敲定,击败了包括xAI和Neuralink在内的竞争对手。这一交易本质上属于“人才收购”,旨在吸纳Prompt AI的11名核心员工及其专有技术。Prompt AI的联合创始人兼CE
苹果公司近日完成对计算机视觉初创企业Prompt AI的收购,此举以未公开金额敲定,击败了包括xAI和Neuralink在内的竞争对手。这一交易本质上属于“人才收购”,旨在吸纳Prompt AI的11名核心员工及其专有技术。Prompt AI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Tete Xiao在内部会议中透露,尽管公司技术与Seemour应用运行顺畅,但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导致应用下架并关闭,用户数据将安全删除。投资者仅获部分回报,而不愿加入苹果的员工将面临薪资调整,并被鼓励申请苹果职位。
这一收购延续苹果的低调并购传统,避免大笔资金投入,转而聚焦技术与人才整合。Prompt AI成立于近年,专注于AI驱动的物体识别,其Seemour应用可通过家居摄像头实时检测人、宠物和异常物体,并生成文本警报。该应用虽已从App Store移除,但其核心算法正待融入苹果生态。
计算机视觉初创企业Prompt AI
Prompt AI的核心技术在于实时计算机视觉处理,能够在视频流中精准识别实体并生成描述性输出。这依赖于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边缘计算实现低延迟响应,避免云端依赖,从而提升隐私保护。Seemour的算法在高对比场景下表现出色,能区分熟悉面孔与入侵者,噪点抑制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工程角度,这一技术与苹果现有框架高度契合。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可借此升级安全模块,例如通过摄像头自动生成事件摘要,或与Siri联动提供语音反馈。Prompt AI的像素级光存储管理类似于苹果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引擎,后者已在3D环境重建中证明其稳定性。但集成挑战在于算法优化:Prompt的模型需适配苹果的A系列芯片,确保在iOS设备上运行时功耗不超过峰值5W,同时兼容多设备同步。
苹果的计算机视觉基础已扎实,如iPhone照片库的宠物与物体识别,但Prompt的实时警报机制可填补动态监控空白。工程迭代可能涉及固件级融合,预计通过OTA更新逐步 rollout,避免硬件改动。
此次收购强化苹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布局,正值Apple Intelligence项目遭遇延误之际。Siri的“个人上下文”功能——分析屏幕内容并跨应用检索信息——推迟至iOS 26春季发布,此前宣传的生成式AI能力备受质疑。Prompt AI的技术注入或加速HomeKit的AI增强,推动从被动监控向主动智能的转变,例如预测异常行为或集成AR警报。
苹果的并购路径一贯保守,此前最大交易为2014年30亿美元收购Beats Audio,主要瞄准其音乐流媒体服务,后演变为Apple Music的108百万付费用户基石。类似地,Prompt的11人团队虽小,却能快速融入苹果的硬件-软件闭环,提升Vision Pro的家居应用潜力。尽管Vision Pro定价3499美元限制普及,但其计算机视觉引擎已获认可,此次收购可扩展至更广泛的iOS生态。
苹果此举凸显AI人才市场的白热化,击败xAI和Neuralink等玩家,凸显计算机视觉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溢价。Prompt AI的商业困境——技术领先却模式失效——反映初创企业常见痛点,而苹果的介入提供稳定平台。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智能家居AI模块出货量预计增长25%,HomeKit份额或从中受益,尤其在隐私敏感的欧美用户中。
竞争中,谷歌Nest和亚马逊Ring已主导视频分析,但苹果的设备端处理强调数据本地化,避免云泄露风险。美国近期宣布对中国进口征收100%关税,虽间接波及苹果供应链,导致股价跌3.45%,但未直接影响此次交易。长远看,此类政策或推高iPhone定价,刺激安卓低价替代品需求。
从产品趋势看,计算机视觉正从静态识别向动态交互演进。苹果的保守策略或助其避开生成式AI的监管陷阱,转而深耕实用场景,如家居安全与照片管理。预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20%,本土厂商需加强算法本土化以应对全球壁垒。
苹果对Prompt AI的收购虽规模有限,却精准补充了AI短板。这一举措凸显,在技术并购中,人才与实用创新的结合正成为驱动生态进步的核心路径。
来源:万物云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