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未拴绳的狗,朋友竟被缝数十针!警方处罚引发热议:打人者拘7天,罚400元,够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2 00:09 1

摘要:2025年10月5日,湖北宜昌点军区的一条乡间公路上,29岁的唐女士载着20岁的朋友程某自驾行驶。对向车辆的远光灯猛地照来,唐女士视线瞬间模糊——一条未拴绳的狗突然从路边窜出,她避让不及,撞上了。

“嘴被撕裂,缝了数十针,而打人者只拘留7天?”

2025年10月5日,湖北宜昌点军区的一条乡间公路上,29岁的唐女士载着20岁的朋友程某自驾行驶。对向车辆的远光灯猛地照来,唐女士视线瞬间模糊——一条未拴绳的狗突然从路边窜出,她避让不及,撞上了。

两人下车查看时,狗主人岳某及其亲友周某、毕某等人围了上来。一场关于“撞狗”的争执,迅速演变为暴力围殴:程某被多人殴打致嘴部撕裂,缝合20-30针;唐女士的手机被抢,眼睁睁看着朋友倒地挨打。

10月10日,警方通报此案:周某被行拘7日、罚款400元,毕某被行拘2日。通报一出,网友炸锅:“打人成本这么低?”“未拴绳的狗引发事故,责任到底在谁?”

图片来自警方通报

今天我们就从案件本质、法律责任、维权盲点三个角度,说一说这起事件。

法律分析:行政拘留7日,轻了还是重了?

警方对周某、毕某的处罚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这一处罚在法律框架内,但为何公众仍觉“太轻”?

(1)为何不定“刑事犯罪”?

- 伤情鉴定是关键:程某的伤情被鉴定为“轻微伤”,未达到“轻伤”标准,故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 若涉“寻衅滋事罪”:需证明嫌疑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本案中,警方可能认为暴力规模、后果未达刑事标准。

(2)狗主人岳某为何未受处罚?

- 直接动手者是周某、毕某:岳某若未参与殴打,则无治安责任;

- 但岳某或需承担民事赔偿:因其未拴狗绳导致事故发生,是纠纷起因。

图片来自大象新闻

维权盲点:被忽略的“养狗人责任”与“车主权利”

本案中,公众注意力集中在“打人”,却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

(1)未拴绳狗引发事故,车主反要赔钱?

- 法律原则:动物饲养人应管理好宠物,若未拴绳导致事故,饲养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 本案矛盾:唐女士称,交管部门认定她负事故全责。若属实,她可申请行政复议。

(2)受害者如何争取民事赔偿?

程某可向周某、毕某、岳某主张:

- 医疗费、误工费:凭医疗记录、工资单计算;

- 精神损害赔偿:因面部受伤可能留疤,可额外主张;

- 财产损失:被抢手机若造成损坏,则也应赔偿。

图片来自网络

法律不会纵容暴力,但维权需更主动

周某、毕某的行拘处罚,是法律对暴力的否定。但程某的30针伤口,与7日拘留之间,仍折射出维权成本与违法成本的失衡。

此案警示所有人:

- 养狗人:拴绳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底线;

- 受害者:不要沉默,立即报警、固证、维权;

- 执法者:对“未拴绳”行为零容忍,从源头减少冲突。

记住: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法律才是!

来源:采蘑菇的大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