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正确戴头盔送“头顶”安全 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通过“综合治理+宣传劝导”筑牢安全防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9:57 1

摘要:近日,在吉水县黄桥镇老街的交通安全宣传点,人们围聚在展台前,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河西中队民警手把手传授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这场生动的“交通安全课”正是该大队创新治理二三轮车安全隐患的一个缩影。

为骑车人员佩戴好头盔

近日,在吉水县黄桥镇老街的交通安全宣传点,人们围聚在展台前,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河西中队民警手把手传授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这场生动的“交通安全课”正是该大队创新治理二三轮车安全隐患的一个缩影。

10月9日,记者从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了解到,今年8月以来,该大队针对全县近10万辆二三轮车,创新推出“综合治理+宣传劝导”的治理模式,通过多部门联动、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等方式,全力筑牢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安全出行环境显著改善

“通过事故分析,有70%的亡人事故发生在农村的国省道线下道口,这70%里面又有60%至70%的事故与二三轮车有关。”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吉水县拥有近10万辆二三轮车,其中农村地区约7万辆。这些车辆是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农村地区的骑行群体以“一老一小”为主,多为老人搭载儿童共同出行。该群体的交通安全认知与应急反应能力较弱,易因处置不当而引发事故。

面对严峻形势,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打出了一套综合治理“组合拳”。

8月19日,该大队在乌江镇针对二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展开持续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交警会同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员等多方力量,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查处加装雨篷、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

这样的二三轮车整治行动在吉水县各乡镇持续开展,与此同时,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深入推进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我们开展二三轮车治理行动,是结合国省道、县乡道的道路隐患摸排同步进行的。”该大队大队长晏志新介绍,“交管大队、派出所、乡镇政府、村委会组织人员一同到实地查看,问题一目了然,隐患整改效率得到提升。”

该大队在全县各乡镇启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重点围绕道路路面状况、交通警示牌设置、减速带等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杂木杂草遮挡视线等隐患,建立了“即查即清”与“登记造册、限时整改”的处理机制。

面对全县近10万辆二三轮车的管理压力,吉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积极向科技要警力,创新管理手段。

县道安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通过视频巡查,定期抽查各乡镇骑乘人员的头盔佩戴情况,促进各乡镇落实工作措施。这种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有效弥补了警力不足的问题。

截至9月中下旬,该县二轮车头盔平均佩戴率由30.39%上升至81.1%,雨篷安装率由23.06%下降至0.42%,安全出行环境显著改善。

安全知识送到村民身边

“黄桥镇的父老乡亲们,交通安全连万家,平安幸福靠大家……”每日清晨,黄桥镇的乡村大喇叭准时响起。这段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录制的语音宣传,将交通安全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各村广播传遍街头巷尾。

晏志新向记者介绍,该大队还制作了一系列针对二三轮车的宣传视频素材,充分展示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不戴头盔的后果以及安装雨篷的危害等。这些时长2分钟至3分钟的短视频,通过农村电影放映员在放映前播放,借助每月下乡放电影的机会,将安全知识送到村民身边。

在黄桥镇老街的集中宣传现场,桌上整齐摆放着“致全县二轮车主的一封信”、交通安全宣传扇等。民(辅)警主动向过往村民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向大家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在现场,民警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用“接地气、听得懂、能记住”的表述方式,向村民宣讲交通安全知识。一名刚学会正确佩戴头盔的大爷说:“以前觉得戴头盔好麻烦,现在知道戴头盔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这些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为头盔佩戴率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国省道到乡村小路,吉水公安交管部门正在编织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守护群众出行平安。

编辑:聂琪

复审:朱叶

来源:新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