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3万人同时在线看他们哭,门票3秒没,黄牛把380元炒到3800元,可真正让人心里咯噔的,是镜头扫过观众席那一刻——一半人也在抹眼泪,像集体失恋。”
“83万人同时在线看他们哭,门票3秒没,黄牛把380元炒到3800元,可真正让人心里咯噔的,是镜头扫过观众席那一刻——一半人也在抹眼泪,像集体失恋。”
没人想到一部拍了11天的短剧能把两个素人推到顶流。
《盛夏芬德拉》上线第10天,抖音主话题播放破30亿,相当于全国每人刷两遍。
平台内部流出来的后台截图显示,大结局播出那晚,服务器带宽直接飙红,技术组临时加了三组CDN,还是卡成PPT。
刘萧旭的抖音号更夸张:剧播前粉丝47万,播完第七天涨到234万,第15天破400万。
品牌方动作比粉丝还快,一部剧没播完,他手里的商务报价已经从单条3万涨到60万,翻了20倍。
郭宇欣那边,美妆品牌排队递合同,短短两周签了5个,其中一个国货唇釉把她的剧照做成地铁巨幕,上海徐家汇站通道里,人走过去像被女主盯着亲。
上海见面会那天,83.6万人在直播间蹲守,现场1200张票3秒清空。
门口黄牛把380元的内场票炒到3800,还有人当场收“代哭”业务——200块替远处粉丝喊一句“夏栖我爱你”。
舞台1:1复刻了剧里“天台告白”场景,霓虹灯、旧空调外机、连那台破收音机都能出声,据说搭景就烧掉100万。
两人一出场,BGM还没响,台下已经集体破防,尖叫声像浪一样打过来,直播弹幕瞬间被“啊啊啊”刷到看不见人脸。
最戳人的是,他们真的从头哭到尾。
刘萧旭第一句话“谢谢你们把11天的夏天变成我们的永远”就哽住,郭宇欣直接蹲下去,肩膀抖得话筒都拿不稳。
弹幕里有人留言:“他们不是演技好,是还没出戏。”
可眼泪没干,争议就跟着上热搜。
有人扒出刘萧旭早就有圈外女友,微博小号三年前的合照被翻出来,女孩正面曝光,素人身份直接挂热搜第一。
同时,剧组工作人员匿名爆料:拍摄期两人确实同住一家酒店,但“是剧组统一订的,主角都住那一层”。
导演在朋友圈回了一句:“7到15天拍完一部剧,演员每天睡4小时,谁还有力气真恋爱?”
短剧行业的人见怪不怪。
《2023短剧白皮书》显示,去年市场规模破500亿,其中80%项目拍摄周期低于15天,最快纪录72小时拍完100集。
“速溶爱情”成了流量密码,观众要的是“下一秒就亲,两集就虐,三集直接失忆”,平台算法把高糖高虐剪成15秒短视频,推给深夜刷手机的人。
CP红利来得快,去得更快。
见面会结束第二天,刘萧旭工作室发声明:与郭宇欣仅为同事关系。
原本定好的双人杂志封面突然取消,郭宇欣个人行程单里那栏被涂成灰色。
两人微博停在见面会那天,再没互动,超话主持人只能把旧糖剪成循环视频,配文“夏天结束了”。
可数据还在涨。
“守护盛夏CP”超话50万人签到,相关话题阅读破20亿,相当于微博日活的三分之一。
有人发起投票:62%的人觉得“哭是真哭,营业也是真营业,不冲突”。
心理专家出来解释:高强度拍摄+情绪共振,演员很容易产生“情感残留”,一旦回到现实,失落感会被放大,哭是正常出口。
品牌方最现实。
唇釉品牌把原本30天的投放计划砍成7天,赶在热度退潮前把钱花完;刘萧旭手里的饮料代言直接改脚本,从“情侣对视”变成“单人喝汽水”,后期把女主P掉,留一只空椅子。
观众也在散场。
超话里有人写:“我哭的不是他们BE,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又穷又单身,还把爱情寄托在11天的短剧里。”
这条评论被点赞8万,顶上热一。
夏天真的结束了。
霓虹灯拆掉那天,上海下,舞台照片被扔进货车,雨水把“芬德拉”三个字冲得模糊。
有人路过,顺手拍了一张发在超话:
“你看,连名字都留不住。”
来源:魔法辰星n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