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边广播电视台今年加大了通联工作力度,连续两个季度在央视“我为总台递话筒”新闻央视号中发稿数量位居吉林省地市级媒体第二名。
延边广播电视台今年加大了通联工作力度,连续两个季度在央视“我为总台递话筒”新闻央视号中发稿数量位居吉林省地市级媒体第二名。
今年,延边广播电视台改变被动等题的模式,主动策划如“延边冷面”消暑美食、“五一”文旅新场景等系列选题,并成功嵌入央视“春光正好”、“长白览夏”、“丰收图鉴”等品牌栏目,实现了从“供稿”到“策划”的升级。
在今年第二、三季度中,延边广播电视台在央视各平台发稿类型占比如下:
1. 文旅与经济方面 (占比38.1%)
成功打造了“四季延边”的旅游形象。从春日的“金达莱花海”到“五一”的“跨境游”、“暑期的“露营嘉年华”、“夜经济”,再到秋季的“免签政策”系列,报道贯穿始终,热度不减。
2. 农业与乡村振兴 (占比19.0%)
以“希望的田野”、“丰收图鉴”为主线,讲述了“人参、菌菇、辣椒、马铃薯、肉牛”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生动故事,展现了延边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果。
3. 体育赛事与全民健身 (占比14.3%)
通过航空模型赛、国际青少年足球赛、马拉松等赛事,在央视体育频道和CGTN频繁亮相,有效提升了延边的年轻化、国际化形象。
4. 民生与社会治理 (占比11.9%)
涵盖了民族团结、高温关怀、残疾人事业、全民健身等,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5. 国际合作与交流 (占比9.5%)
开放窗口,聚焦中俄客运班线开通、中俄青少年柔术赛、外籍游客激增等,凸显了延边在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位。
6. 时政与历史文化 (占比7.1%)
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政要闻,同时挖掘吴大澂、吴禄贞等爱国主义题材和非遗“盘索里”,彰显了政治站位和文化底蕴。接下来,延边广播电视台将继续加大与央级媒体的通联力度,外宣工作也争取从“高产”迈向“高质高效”,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延边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附:延边广播电视台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在央视各平台发稿明细
延边广播电视台2025年第二季度央媒发稿明细.xlsx
7.20kb
延边广播电视台2025年第三季度央媒发稿明细.xlsx
8.54kb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
来源:延边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