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后:四次告别,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消失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9:17 1

摘要:最近听到长辈们说起亲人去世后的那些事儿,突然发现原来死亡不是一下子完了,而是要经历好几次仪式才算彻底结束。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爷爷走的时候,家里人经历的那些程序。

最近听到长辈们说起亲人去世后的那些事儿,突然发现原来死亡不是一下子完了,而是要经历好几次仪式才算彻底结束。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爷爷走的时候,家里人经历的那些程序。

先是医院宣布他没心跳了,那一刻所有人都傻了。亲戚们签完字后,妈妈一直盯着病房墙上的挂钟,说总觉得爷爷还会回来。可医生说这不可能,人就是死了。

接着要火化,看到爷爷的遗体进了炉子,爸爸整个人都垮在了地上。后来每次过年看着骨灰盒,我们都只能对着空气说话,没人能回答我们。

办手续时叔叔跑断了腿,跑了三个部门才把爷爷的户口给销了。他在派出所门口抽了十几根烟,说现在连身份证都没了,感觉就像把人从这个世界彻底抹掉了。

最怕的是以后没人记得。现在村里很多老人去世后,年轻人都搬到城里了,老照片也不整理,过几年老一辈也走了,那些事就算完了。我姑姑总说要把爷爷的故事录下来,但大家忙起来就拖着没做。

上个月去扫墓,看见有个老太太对着墓碑又哭又笑,还给她去世的丈夫带了泡面。她说等自己没了,希望儿子把骨灰撒进江里,这样至少还能看得到水。她儿子听着头也没抬,忙着刷手机。

网上有人说现在都搞虚拟墓园了,可以把回忆存在电脑里。但我觉得再怎么存,总有一天这些设备也会坏掉。就像前阵子表妹不小心删掉了全家福照片,全家急得团团转找了好久。

有些地方开始推广冷冻遗体的技术,说是以后医疗发达了还能复活。不过听懂技术的人说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一,大部分只是心理安慰。

现在每次路过殡仪馆,我都觉得那里像个中转站。人们进去带着各种情绪,出来都沉默着。有位送父亲火化的男士告诉我,最难熬的是深夜醒来那一刻,习惯性想找人说话却发现永远找不到了。

前几天在超市看见个老头天天坐在爷爷常坐的位置,我就盯着他看。其实我知道老头根本不是爷爷,可那瞬间的错觉让人鼻子发酸。这种感觉会慢慢变淡,但总有些细节忘不掉,比如爷爷总把花生摆成金字塔。

听说有地方开始建记忆档案馆,但参与的人不多。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把这些说出来怪别扭的。我妈现在收拾房间时还会自言自语,问爷爷要不要开窗,好像他还在客厅躺着晒太阳。

其实死亡就像退游戏账号。第一次下线是身体停了,第二次是设备销毁,第三次注销账号,等到所有认识你的人也下线,这才真正结束。可问题是,谁敢保证自己这辈子不会先走呢?

殡仪馆那位老管理员说得对:人总要学会带着遗憾生活,因为告别本来就是件永远做不完美的事?

来源:旅行诗人安安的bab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