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视频吊打OpenAI!功能多还便宜,海外技术连运镜都做不明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1 17:30 2

摘要:其Cameo功能支持用户通过文字提示调用特定形象生成视频,让奥特曼等形象成为全球网友的创作素材,首周iOS下载量便达到62.7万次,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2025年Q3,OpenAI的Sora2以三天登顶美区AppStore的战绩,复刻了ChatGPT式的行业震动。

其Cameo功能支持用户通过文字提示调用特定形象生成视频,让奥特曼等形象成为全球网友的创作素材,首周iOS下载量便达到62.7万次,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但这场狂欢背后,全球AI视频赛道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AI模型Vidu即将于月底推出Q2版本参考生视频功能,凭借更早的技术布局与更全面的功能设计,成为Sora2不容忽视的挑战者。

AI视频生成领域的竞争从未是单点功能的比拼,而是技术积累与产品生态的综合较量。

Sora2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是OpenAI在视频生成技术上的持续迭代成果,其实现了1080p视频生成、音视频直出及语音内容控制等关键突破,甚至能精准捕捉脱口秀演员的挑眉、嘴角上扬等微表情,口型与语音同步度极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引发热议的Cameo功能,本质上属于参考人物生成视频的技术路径,而这一路径的开创者并非OpenAI。

公开资料显示,Vidu早在2024年9月的1.0版本中就已推出参考生视频功能,是全球首个提出该概念并实现落地的AI视频模型。

与Sora2的Cameo功能相比,二者虽均支持通过@符号调用素材进行二次创作,但Vidu的技术覆盖范畴明显更宽。

作为生数科技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模型,其核心优势在于打破了仅能参考人物的局限,实现了角色、道具、场景等万物皆可参考的创作自由度。

从行业格局来看,当前全球AI视频赛道已形成中美双雄领跑、多强并存的态势。

中国报告大厅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10的文生视频模型中,除谷歌外均由中国企业主导,其中Vidu与Wan2.5、KlingAI等国产模型构成了对抗海外巨头的核心力量。

Sora2的强势表现与ViduQ2的即将更新,正是这场全球技术博弈的最新注脚。

评判AI视频生成工具的核心标准,在于对创作需求的满足程度与技术实现的成熟度。通过对Vidu参考生视频与Sora2Cameo功能的多维度对比,可以清晰看到二者的技术路径差异。

在参考维度的丰富性上,Vidu展现出先发优势与技术深度。其支持同时参考7张图片素材,既可以是7个不同角色,也能组合人物、道具、场景等多元元素,而Sora2目前最多仅支持3个人物客串,且不支持对物体的@调用,上传图片作为参考时也仅限单个物体。

这种差异直接决定了创作自由度:使用Vidu的创作者可上传黑暗巨龙飞行状态的多角度图片,结合工业风场景素材,生成巨龙穿梭阁楼的连贯视频。

而Sora2在处理类似多元素组合需求时,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提示词,且效果稳定性不足。

更关键的是Vidu构建的创作生态。其首页设立主体广场,允许用户共享投稿的公开主体素材,如网友分享的小男孩形象可直接被其他创作者调用,这种社交属性不仅降低了使用门槛,更形成了创作素材的聚合效应。

为提升生成一致性,Vidu还支持上传三视图或多角度图片构建主体库,并通过专业模式将自然语言转换为精准提示词,这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朱军强调的通过视觉指令提升可控性技术理念一脉相承。

Sora2并非毫无优势,其自动补充分镜的能力与音画同步效果备受认可,生成的新闻播报视频能自动切换现场镜头,增强内容真实感,且音频生成质量被部分用户评价优于谷歌Veo3。

但这些亮点更多聚焦于内容呈现层面,在创作过程的可控性与灵活性上,仍与Vidu存在代际差距。

从一致性、语义理解、动态自然度三大核心指标来看,ViduQ2内测版本与Sora2呈现出各有侧重的竞争态势。

一致性是AI视频生成的核心痛点,直接影响内容可信度。实测显示,Sora2在未启用Cameo功能时,人脸一致性问题突出,即使调用引用功能,仍略逊于ViduQ2。

这得益于Vidu在多主体可控性上的技术积累:其通过融入参考图的视觉指令,可精准调整场景中主体的位置、运动轨迹及动作行为,这种技术路径在2025年Q1版本中已得到验证,并在Q2版本中进一步优化。

例如生成奥特曼作画场景时,Vidu能全程保持奥特曼形象细节稳定,而Sora2偶尔出现肢体比例失调的问题。

语义理解能力上,二者均能应对多数基础提示词,但Sora2在运镜指令的执行上表现不稳定。

当要求镜头右移拍摄直升飞机时,ViduQ2可实现流畅的镜头运动与主体追踪,而Sora2常出现镜头偏移或主体丢失的情况。

类似地,在处理雨水落在诺曼底废墟的场景提示时,Sora2虽能生成基本画面,却遗漏了士兵跪下低语的关键动作,这与此前实测中其对复杂指令的解析短板一致。

Sora2存在画面元素突然静止的常见bug,在舞蹈场景中曾出现动作中断现象,演唱会视频甚至被用户评价为类似PPT切换。

而ViduQ2生成的水晶酒杯爆裂、巨龙喷火等动态场景,不仅动作连贯,更符合物理规律。在表情细节上,Vidu能呈现层次丰富的微动态,更贴合影视、动漫等专业领域的需求,这与其生成演技的技术定位相符。

ViduQ2版本的即将发布,折射出国产AI视频模型的发展逻辑:不依赖单点功能的噱头,而是通过技术迭代形成体系化优势。

从2024年9月首次推出参考生功能,到2025年1月实现生成速度突破与成本降低,再到Q2版本聚焦一致性与创作自由度升级,Vidu的迭代路径清晰展现了技术普惠的核心目标。

中国报告大厅指出,国内初创企业如爱诗科技、生数科技等,多采用产品主义路线,通过工具创新抢占C端市场,与百度、阿里等大厂的生态化布局形成互补。

Vidu的分时代定价策略与主体库共享机制,正是这种产品主义的典型体现:既通过技术突破提升专业能力,又以低门槛设计覆盖普通创作者。

反观海外阵营,Sora2虽凭借品牌影响力与先发流量占据优势,但仍面临成本高企与功能局限的挑战。

AI研究者GaryMarcus曾指出,视频生成能耗随时长呈指数级增长,Sora2的高性能背后是巨大的计算资源投入,这可能限制其规模化普及。

而Vidu在Q2版本中强调价格更优惠、速度更快,恰好击中了行业痛点。

月底即将到来的ViduQ2参考生视频更新,无疑将成为全球AI视频大战的关键节点。这场竞争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的胜负,更标志着国产AI从技术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转变。

当Sora2在社交平台制造狂欢时,Vidu的持续迭代证明:真正的技术竞争力,终究要靠扎实的研发积累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来构建。全球AI视频版图的重塑,才刚刚拉开序幕。

来源:科技美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