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呼吁白宫看清大势:如果继续和中国对立,只会加速美国灭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17:15 1

摘要:话说回来,美国这些年总爱在国际舞台上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势,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尤其对中国,总觉得中国崛起就是威胁,得想方设法压下去。可有个美国专家叫约翰·米尔斯海默,一直在喊话白宫,说这么干下去,美国自己会先玩完。

话说回来,美国这些年总爱在国际舞台上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势,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尤其对中国,总觉得中国崛起就是威胁,得想方设法压下去。可有个美国专家叫约翰·米尔斯海默,一直在喊话白宫,说这么干下去,美国自己会先玩完。

他不是随便说说,这家伙是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专攻国际关系,搞出个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圈子里挺有名的。他的观点直戳要害:大国之间竞争是结构性的,中国变强了,美国要是死磕,只会把自己拖垮。

先说说米尔斯海默这个人吧。他1947年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家里是工人阶级背景,父亲是工程师,母亲管家务。他小时候搬到韦斯特切斯特郡,1965年进西点军校,1970年毕业后在空军干了五年,退役时是上尉。之后转行读书,1974年在南加州大学拿国际关系硕士,1980年在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1982年进芝加哥大学,从助理教授干到正教授,现在是杰出服务教授。他写过不少书,比如1983年的《常规威慑》,2001年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卖得特别好,还得过奖。2018年出《大妄想》,批评美国自由主义外交政策。他的理论核心是,国家在无政府国际体系里,总想最大化权力,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所以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冲突,美国和中国就是这样。

米尔斯海默从2000年代初就盯上中国崛起这事儿。2001年他在书里提,中国经济增长会改变亚洲力量平衡,美国会组建联盟来围堵,因为中国想主导亚洲,就像美国主导西半球一样。这不是空谈,他2005年在澳大利亚报纸上发文,说中国崛起不会和平。2006年在杂志上又说,中国不和平崛起。2010年在《中国国际政治杂志》写,中国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力量。话说他那时就预测,美国会军事回应,因为中国追求区域霸权。他还去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节目,说澳大利亚人该警惕中国崛起,联盟有风险。2012年在渥太华大学演讲,为什么中国无法和平崛起。这些观点一脉相承,他觉得结构决定命运,大国间安全困境避不开。

到2010年代后期,米尔斯海默的警告更直接。他2021年在《外交事务》杂志发《不可避免的竞争》,说美国接触政策是战略失误,加速中国变强大国,导致新冷战。他批评华盛顿以为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就会变民主,不挑战美国,可现实是中国经济腾飞,军事实力跟上,美国现在面对的对手比冷战高峰期苏联还棘手。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大,人口多,科技进步快。美国想遏制,结果自己资源分散,经济负担重。他举例,美国在亚洲部署军力,通过联盟和制裁围堵中国,这会消耗大量钱和精力,国内基础设施和创新反而跟不上。

米尔斯海默特别强调,美国无法显著减缓中国经济增长。2023年在YouTube访谈,他说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角色重要,北京更自在讨论外交,因为中国人是现实主义者。2024年他访中国,在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讲座,与阎学通辩论全球秩序和中美关系。之后新加坡智库分析,他的访问强化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叙事。

2024年全球时报访谈,他指出制裁和关税更伤害美国经济。中国克服这些努力的能力强于美国受损程度。他在视频中说,美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效遏制中国,关税战结果是中国经济受损少,美国自己伤更大。这点接地气,美国制造业衰落几十年,国债35万亿美元,还在涨,国防开支被利息超了,这些内部问题不解决,对外硬扛中国只会雪上加霜。

想想美国这些年的政策,米尔斯海默觉得是自掘坟墓。从特朗普到拜登,对中国加关税,限制科技出口,组建AUKUS联盟,加大在亚太军力。可结果呢?中国经济继续增长,2023年GDP超17万亿美元,美国是25万亿,但中国增速快,制造业全球第一。米尔斯海默在2023年朝日新闻访谈说,中美对抗有升级成核战风险,尤其台湾问题。他指出,中国承诺和平统一,但美国支持台湾军售,派兵,这把火烧得旺。美国想 rollback 中国影响力,不是简单遏制,而是想倒退中国发展。可中国不是苏联,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美国这么干,盟友也不全跟,比如欧洲对华贸易大,不想完全脱钩。

米尔斯海默的逻辑是,大国竞争像修昔底德陷阱,崛起国和守成国难免冲突。但美国要是聪明,就该调整策略,别死磕。2024年10月,他在中国行后反思,说美国应接受多极世界,现在是三极:美国、中国、俄罗斯。冷战后美国独大,可那段日子过去了,继续围堵中国,只会加速自己衰落。因为资源有限,美国在中东、欧洲分心,乌克兰和以色列冲突就分散精力。米尔斯海默在2023年澳大利亚巡讲说,美国无法同时打三场代理战:乌克兰、加沙、亚太。国内政治乱,派系斗,威胁秩序。

话说米尔斯海默不光说中国,他批评美国在中东和欧洲政策。像伊拉克、阿富汗战争,被他批为霸权主义,消耗国力。但对中国,他坚持美国利益最好通过减缓中国增长实现,可现在他承认,这越来越难。2024年11月,新加坡分析说,他的中国受欢迎度高,因为政府推广现实主义观点。他的理论推动对话,但美国政界多鹰派,不听劝。

现实点看,美国衰落迹象明显。制造业外流,创新依赖移民,可移民政策乱。科技领域,中国5G、AI追上,美国禁华为,结果自己公司也受影响。米尔斯海默在2019年辩论说,如果中国继续增长,30-40年后,美国得把大部分军力放亚洲。可他也承认,美国存在40年都成问题。国债利息超国防预算,破产风险大。德美元化加速,中国和俄罗斯用本币贸易,削弱美元霸权。

米尔斯海默的观点有争议,有人说他太悲观,没考虑中美合作空间。但他基于事实:中国不是侵略者,总说自己是受害者,像美国例外主义。中国激光聚焦管理关系,保持崛起空间。米尔斯海默逻辑严谨,随事实走,不管个人偏好。2025年1月,亚洲事务杂志反思他中国行,说他的受欢迎度反映西方需面对现实。

美国要是继续对中国强硬,联盟松散,日本澳大利亚不一定全跟。日本对华贸易大,澳大利亚资源靠中国。米尔斯海默在2019年澳大利亚辩论说,华盛顿不会让中国主导亚洲而不斗。可澳大利亚前总理问,你意思是我们该扼杀中国,让人民贫困,就因为他们可能强过我们?米尔斯海默回应暴露偏见,但他现在承认,美国努力损害中国经济,结果自己伤更重。

来源:刘白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