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轻创邦讯“产品是我们的口碑,是我们的生命线,产品就是人品,产品更是我们的底气。”执着于对“健康价值”的诠释,致力成为全球健康产业中国样本”,这背后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轻创邦讯 “产品是我们的口碑,是我们的生命线,产品就是人品,产品更是我们的底气。”执着于对“健康价值”的诠释,致力成为全球健康产业中国样本”,这背后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当翻开稻盛和夫的《活法》与《干法》,三生(中国)20年的发展脉络骤然清晰:那些对细节的苛求、对用户需求的敬畏、对长期主义的坚守,正是稻盛哲学在中国健康产业的生动注脚。
现场主义:匠心是“现场有神灵”的修行
01
“答案永远在现场。
但要从现场获得答案,首先要有不亚于任何人的热情。”
——稻盛和夫《干法》
三生(中国)董事长黄金宝多次强调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无论何时,都将坚定不移投入资源进行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在三生研发中心,工程师们也用行动诠释着这条准则。为提升益生菌冻干活性保留率,团队连续驻守产线调试工艺参数。当被质疑“是否值得耗时数月”,产品经理说:“‘完美主义’不是更好,而是至高无上——我们多调0.5℃温差,用户就多一分健康保障。”
三生(中国)董事长 黄金宝
“笨功夫”结出硬核成果:据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三生益生菌活性留存率达行业领先的95%以上,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每年营收8%的研发投入与日本、瑞士联合实验室的技术协同。
三生产品
这种“笨功夫”,也让三生的产品里藏着别人看不见的“匠心密码”。就像稻盛在《活法》中强调的“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当“为健康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100)乘以“死磕细节”的热情(+100),再乘以专业能力的积累(+100),最终得到的从来不是简单的“合格品”,而是能真正走进人心的“安心感”。
利他之心:利他是“敬天爱人”的本能
02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稻盛和夫《活法》
三生(中国)始终将“爱心1+1”理念融入发展,20多年来,三生已累计捐款捐物超1.7亿元,带动超10万人次参与,在儿童健康、生态环保、教育振兴、扶贫济困、体育事业、老龄关怀等领域树立行业典范。2025年更是打造“三生8.18公益日”品牌和“本草驿站”公益项目,创新“每销售1份产品捐赠固定比例”机制,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联动全国经销商构建“商业向善”生态圈。
而这种“利他哲学”更延伸至三生的产业链源头。为打造有机餐桌第一品牌,在黑龙江五常有六万多亩的有机种植基地;农户们遵循欧盟标准培育原料,定期开展田间培训,将“追求合作伙伴幸福”作为目标。
稻盛创办京瓷时的初心:“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的幸福”,三生“自尊敬人”的文化与此不谋而合——尊敬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尊敬合作伙伴的成长诉求;尊敬自然的馈赠。在三生的有机种植基地,每一粒原料都带着阳光的温度。
持续精进:20年长跑者的归零心态
03
“持续就是力量,抓住今天这一天。”
——稻盛和夫《干法》
从2004年首款牙膏问世,到如今构建“测、调、养”全周期健康方案,三生始终坚持自我成长,拒绝行业跟风炒概念的诱惑,坚持所有功效声明需经临床验证;即便在直播带货狂潮中,仍每年派出百名员工深耕社区科普——这些“不经济”的投入,恰是三生“通过提供天然健康的生活产品和服务、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初心的回响。
晨光之外,生生不息。三生的“健康时钟”仍在摆动:
研发中心正在优化肽素乳新一代口感曲线;
黑龙江基地迎来新季有机原料采收;
“本草驿站”公益科普,正走向全国;
……
这些碎片场景拼出品牌的完整“活法”:不追逐风口,只深耕需求;不信奉捷径,只相信现场;不贩卖焦虑,只提供方案。
正如稻盛和夫所言:“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三生(中国)用20年深耕证明——真正的品牌文化,不在广告语中,而在产品迭代的毫厘之间,在服务温度的细微之处,在时间长河的不懈奔赴里。
品牌之道,终将回归人心之道,重塑商业向善的时代样本。
来源:晨讯轻创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