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和不自律的孩子的不同未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0:26 3

摘要: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自律的孩子和不自律的孩子的不同未来

原创 家教君 河南省家庭教育云平台 11月6日

原文标题:“双减”政策下:自律的孩子和不自律的孩子,10年后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秋季开学后,“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教育部做出了明确规定:

1.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2.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3.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4.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

对此,孩子自然是欢欣鼓舞,但是家长和老师却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明白,“双减”之下,考验的是孩子的内驱力,也就是自律性,这恰恰是很多孩子缺乏的品质

自律能力的培养是“双减”时代家庭教育的重点课题,因为家长再也不能把孩子丢到培训班了,很多孩子的问题只能家庭自己解决。

知乎上有段话,曾一度爆火:

既然整天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没有半点目标可言,就不要做什么英雄式的梦,好好地甘于平庸

如果你想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就要付出努力,要花功夫去培养孩子。

既想要孩子前程似锦,又想要自己毫不费力,你咋不上天?

话糙理不糙,每一个躺在舒适区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将他点醒,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和自律。

新学期,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世上有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自律的孩子和不自律的孩子,10年后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自律,就是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现在的孩子,回家写作业需要父母陪着,不陪着就根本不会好好写作业。写完了还需要父母帮忙纠错,并且要签上父母的名字。

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父母监督,不然就彻底放任自我。

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自律,这样的孩子总是需要监督,不然就容易懈怠。

但是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未来的人生也需要孩子自己去闯,父母无法为孩子保驾护航一辈子。

贵州省理科状元李旭阳说:“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需要别人在背后推着,甚至是用鞭子赶着自己往前跑,肯定是到不了终点的。”

所以,孩子需要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纪律,并且逼迫自己去遵守。

孩子只有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用自律代替懒散,才能拥有强大的内驱力,去战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自律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一定很美好

曾看过一段采访,记者问董卿:

“你能一直坚持每天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吗?”

董卿十分诚恳地答道:

“这个无所谓坚不坚持,就是你习惯了。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安静地看会书就可以睡觉了。”

自律做起来肯定是艰难的,任性向往舒适,但是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坚持做了,慢慢就会发现美好,找到坚持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自律也是如此。

前期,我们家长要多监督,最好是陪着孩子一起做,引领孩子慢慢找到阅读的乐趣,孩子自然就会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了。

真正的自律,并不像外人见到的那般“痛苦”,而是和日常的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

自律的孩子,他们看似自虐,实际上他们享受的是解开一道道难题的快乐,享受的是努力学习后获得好成绩的快乐。

自律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自律的孩子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是不该做,所以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他人负责,更有责任感。

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

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

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凡是优秀的人,大都自律

说到杨绛,大家总会想到她是钱钟书的夫人,但其实杨绛本人也非常优秀,被称为杨先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自律女子。

她曾经说过,她总是把要读的书列出一份清单来,然后按照清单上的名目去阅读。这些书籍,有她喜欢的名著,也有专业的类型。她之所以列出来,然后对应去阅读,就是为了避免阅读的盲目。而读完了书单上的书籍之后,她又会再列出一份来。如此反复,从不懈怠。

知识是可以滋养人的,所以杨绛成为了杨先生,十分受人尊敬。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非常重要,这个品质几乎决定了孩子以后能走的多远。家长要异常重视。

共勉!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编转。“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费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演讲、家庭教育咨询、传递正能量、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联系人王仁元,电话13403766751(微信同号)。

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实战专家王仁元教授实时期待着您的联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道德讲堂、家庭教育咨询等)。

来源:家庭教育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