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0日,伊朗官方通过“可行性评估委员会”正式宣布:废除女性强制佩戴头巾的规定。消息传来,德黑兰的街头瞬间沸腾——原本搭在肩头备用的头巾被随手塞进包里,年轻女孩们甩着长发走进咖啡馆,中年女性笑着摸了摸久违的发梢,还有人举着手机直播这一幕,镜头里满
2025年10月10日,伊朗官方通过“可行性评估委员会”正式宣布:废除女性强制佩戴头巾的规定。消息传来,德黑兰的街头瞬间沸腾——原本搭在肩头备用的头巾被随手塞进包里,年轻女孩们甩着长发走进咖啡馆,中年女性笑着摸了摸久违的发梢,还有人举着手机直播这一幕,镜头里满是压抑多年后终于释放的雀跃。
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时间倒回2022年9月,22岁的库尔德女孩玛莎·阿米尼因为头巾“佩戴不规范”,被道德警察带走拘留,最终离奇死亡。官方一句“突发心脏病”,掩盖不了她家人口中“头部与腿部满是瘀伤”的真相。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像一根火柴点燃了伊朗社会积压四十年的怒火。
那时的街头,无数女性当众剪掉长发、焚烧头巾,高呼“女性,生命,自由”;社交平台上,#无头巾自拍#的话题冲破网络封锁,即使面临逮捕风险,仍有人坚持晒出自己真实的模样。2024年11月,伊斯兰阿扎德大学一名女学生因未戴头巾遭安全部队骚扰,愤怒的她索性脱掉被扯坏的衣服抗议,哪怕随后被殴打至出血,也没低下头颅。正是这些用勇气堆叠起来的抗争,让道德警察的巡逻身影逐渐消失,让“强制头巾”的法律条文最终崩塌。
如今走在伊朗的城市里,变化肉眼可见。数据显示,2025年初德黑兰已有30%-40%的女性不再佩戴头巾,她们或许会在脖子上搭一条小围巾,但那不再是“必须遵守的规定”,而是“可随时取下的装饰”。在设拉子的广场上,穿牛仔裤的女孩和戴头巾的母亲并肩散步,没人再用异样眼光打量彼此;伊斯法罕的大巴扎里,女店主们摘下头巾招呼客人,笑声比以往更响亮。
不过,欢庆之余,不少人也保持着清醒。一位在德黑兰教英语的女教师说:“法律废除了,但保守地区的偏见还在。我妈妈在老家出门,还是会被邻居问‘怎么不戴头巾’。”还有年轻女性在社交平台留言:“摘下头巾只是开始,我们还想要平等的工作机会、自主的婚姻选择,想要在议会里有更多女性的声音。”
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头巾被写入法律、成为“道德枷锁”,到如今女性终于能让发丝在风中自由飘扬,伊朗女性用四十年的抗争证明:所谓自由,从不是别人赐予的礼物,而是自己一步步争取来的权利。当德黑兰的夕阳洒在女孩们的长发上,那光芒不仅照亮了街头,更照亮了一条通往平等的漫长道路。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