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铜骑士远程舰对空导弹是美国海军 "大黄蜂 "计划的最终成果,该计划也导致了SAM-N-7/RIM-2 "小猎犬"和RIM-24 "鞑靼人"导弹的诞生。大黄蜂计划开始于1944年,目标是制造一种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防空导弹。最初的开发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
Bendix公司SAM-N-6/IM-70/RIM-8 Talos(黄铜骑士)
黄铜骑士远程舰对空导弹是美国海军 "大黄蜂 "计划的最终成果,该计划也导致了SAM-N-7/RIM-2 "小猎犬"和RIM-24 "鞑靼人"导弹的诞生。大黄蜂计划开始于1944年,目标是制造一种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防空导弹。最初的开发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完成的,APL在1945年开始飞行 "眼镜蛇 "冲压式试验弹,这最终导致了1948年较大的PTV-N-4 BTV(冲压试验飞行器)。黄铜骑士采用驾束导航系统,并且在1948年用CTV-N-8 STV(超音速试验弹)演示了超音速驾束飞行。这些测试被证明是非常有希望的,STV实际上被发展成了自己的战术导弹,即SAM-N-7/RIM-2 "小猎犬"中程防空导弹。最后的黄铜骑士试验弹是RTV-N-6 XPM(实验原型导弹),它在1951年作为RTV-N-6a3首次成功飞行。此时,黄铜骑士防空导弹已被海军定型为SAM-N-6。第一个完整的 "黄铜骑士"原型弹(XSAM-N-6)于1952年10月飞行,同年晚些时候,RTV-N-6a4试验弹进行了首次成功拦截。由于所需的导弹性能在开发过程中被多次提高,黄铜骑士防空导弹直到1959年才完全投入使用,比原计划晚了近十年。Bendix公司成为塔洛斯生产的主承包商。第一枚正式服役的黄铜骑士导弹被命名为SAM-N-6b。奇怪的是没有发现任何关于SAM-N-6a命名的证据,但这可能是在漫长的开发阶段分配给一些临时型号。SAM-N-6b使用一台固体燃料火箭来助推和一台Bendix冲压发动机进行续航。黄铜骑士通过驾束导航到达目标,并使用半主动脉冲雷达制导进行末端定位。黄铜骑士导弹头部周围的小型天线是半主动脉冲雷达(SARH)系统的接收装置。没有这些天线的 "黄铜骑士"导弹要么是训练弹,要么是核战斗部的型号,它们不使用末端定位。SAM-N-6b导弹有常规的高爆弹头。驾束制导使 "黄铜骑士"导弹能够从上方攻击敌机,这对那些被训练防御从下方飞行而来的防空导弹的飞行员来说会造成意外。SAM-N-6bW与SAM-N-6b相同,除了W-30核弹头(2至5千吨当量)。对于核战斗部来说,末端定位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此SAM-N-6bW的弹体上没有小型的半主动脉冲雷达(SARH)天线。
左侧: SAM-N-6bW (RIM-8B); 右侧: SAM-N-6b (RIM-8A)
SAM-N-6b1于1960年开始投入使用。它的有效射程几乎是SAM-N-6b的两倍,并且有一个新的具有更高杀伤力的连续杆战斗部。SAM-N-6bW1是相当于6bW的核战斗部导弹。分开装备常规和核战斗部的黄铜骑士导弹有点不切实际,因为每组黄铜骑士都必须至少储存一些核战斗部,尽管这些导弹很可能永远不会被需要。因此,一个新的版本,SAM-N-6c1 "黄铜骑士统一型",在1962年被引入。在这个型号中,常规战斗部和核战斗部可以在舰上进行交换。SAM-N-6c1也有一个更大的射高和一个新的连续波(CW)雷达引导头用于末端定位,这提高了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有效性。黄铜骑士统一型导弹很快就取代了海军舰艇上大多数早期的型号。一些SAM-N-6b1导弹也安装了CW雷达引导头,并重新命名为SAM-N-6b1(CW)。在50年代中期的一个短暂时期,美国空军考虑使用陆基型黄铜骑士导弹(称为黄铜骑士-L或黄铜骑士-W)作为临时拦截导弹,直到IM-99/CIM-10波马克(Bomarc)防空导弹准备就绪。1955年,美国空军指定了IM-70的代号,而XIM-70A和XIM-70C的代号则分别保留给海军当时预计的SAM-N-6b1和SAM-N-6bW1的陆基型(没有关于-70B代号的记录)。然而,空军对此兴趣降低,在1957年,陆基 "黄铜骑士"项目被移交给陆军,并在不久后被取消。所有的 "黄铜骑士"型号都有一些地对地的打击能力,尽管可能只有核战斗部的型号才是真正有效的。1963年,"黄铜骑士"的所有型号都被重新命名为RIM-8系列,具体如下。旧型号新型号
SAM-N-6bRIM-8A
SAM-N-6bWRIM-8B
SAM-N-6b1RIM-8C
SAM-N-6bW1RIM-8D
SAM-N-6c1RIM-8E
SAM-N-6b1(CW)RIM-8F
RIM-8G有一个改进的驾束制导方式,并在1966年开始服役。最后的地对空 "黄铜骑士"型号是RIM-8J,它具有改进的半主动雷达制导(SARH)制导,于1968年开始服役。1968年,从美国海军长滩号巡洋舰上发射的 "黄铜骑士"在很远的距离上击落了一架越南米格战斗机。在东南亚,总共有三架米格战斗机被黄铜骑士导弹击落。
RIM-8G
RGM-8H Talos-ARM是一种专门的反辐射导弹,用于对付岸上的雷达站。黄铜骑士Talos-ARM可以安装各种雷达频率的引导头,并且还采用了一些电子反对抗(ECCM)功能。1965年进行了飞行测试,不久之后,RGM-8H在东南亚投入使用,在那里它被用来对付越南的防空雷达。黄铜骑士的淘汰工作于1974年开始,1979年,最后一枚作战型黄铜骑士导弹退役。原先计划的替代品,SAM-N-8/RIM-50 台风 Typhon LR导弹已经被取消,但远程防空最终由RIM-67 标准 Standard ER导弹提供。剩余的 "黄铜骑士"导弹被改装成MQM-8G "野蛮人"(Vandal)超音速靶弹,模拟反舰导弹的威胁。后来对基本的MQM-8G Vandal的修改导致了非标准的命名MQM-8X(称为舰队Vandal),MQM-8G/ER(增程)和MQM-8G/EER(大增程)。ER和EER型号一直使用到2005年7月,当时644枚 "Vandal"靶弹中的最后一枚已经射完。MQM-8G被GQM-163 "丛林狼 "(Coyote)SSST(超音速掠海靶弹)取代。技术参数
注:几个来源提供的数据显示有轻微的差异。因此下面的数字可能不准确!
RIM-8G的数据,除非有说明。
弹长
(不包含助推器)
6.40 m;
助推器: 3.35 m
弹翼展2.80 m
尾翼展2.05 m
弹径
0.71 m
助推器: 0.76 m
弹重
(不包含助推器)
1540 kg ;
助推器: 1990 kg
速度Mach 2.5
射高24400 m
射程
185 km;
RIM-8A: 92 km
动力MK 11 固体火箭助推器
Bendix 冲压主动机
136 kg 连续杆 或者
W-30 核弹头 (2 - 5 千吨当量)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