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5岁那天,我盯着体检报告上“重度疲劳”四个字,,我升职了,但可能三年都回不了家。
55岁那天,我盯着体检报告上“重度疲劳”四个字,,我升职了,但可能三年都回不了家。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所谓父母,就是一边盼着他飞,一边掐着自己别哭出声。
三年前,我退二线,工位交接完,HR让我把抽屉清空。
我把那包用了一半的胖大海扔进垃圾桶,心里咯噔一下:以后没人再需要我批假条了。
回家第一天,我睡了个昏天黑地,醒来却更累,像有人把骨头抽走。
老伴说,你这是闲出病。
我嘴硬,其实是慌——55岁,工资卡停了,孩子远在上海,我连广场舞都不会跳,人生突然没打卡点。
我给自己找了件事:抄《心经》。
每天写一页,写错就撕。
写到第七天,纸篓满了,手腕也肿了。
儿子视频里皱眉:妈,你手怎么红成这样?
我藏到背后,说朱砂颜料沾的。
其实那一刻我懂了,想孩子就想,别装高雅。
第二天,我把毛笔收进柜子,改去公园快走。
走到第三圈,碰见隔壁单元的老周,他正拿手机拍玉兰。
他说,花开就七天,不拍明年就认不出这棵树。
我跟着学拍照,一张糊一张,老周说,糊也留着,以后你就知道今天为什么手抖。
我把最糊的那张发给儿子,他回:妈,你终于不给我发养生鸡汤了。
我盯着屏幕笑,笑着笑着就哭了。
后来我开始记“疲劳日记”。
几点醒,几点犯困,午饭吃了几筷子,像给小学生打分。
记到第42天,我发现一条规律:只要晚上七点后不回微信,第二天起床就不那么像被卡车碾过。
我把这发现发到家庭群,儿子第一个回:妈,你这是把我们拉黑养生?
我发了个“微笑”表情,顺手把群名改成“七点后勿扰”。
老伴说我矫情,可一个月后,他悄悄把微信运动步数从每天五千降到四千,我知道,他也在试。
去年冬天,儿子公司裁员,他躲着我们加班到半夜。
我装不知道,每天五点起床炖雪梨,炖好放保温桶,让顺丰冷链寄过去,备注只写“勿回”。
第七桶的时候,快递员打电话,说收件人让他捎句话:妈,雪梨甜,但我更想你别四点起床。
那天我把闹钟按掉,睡了个回笼觉,醒来发现儿子给我转了两千块,留言:以后换我给你买早餐。
我盯着那行字,突然明白,所谓牵挂,原来可以双向,而不只是我站在原地等他回头。
清华大学那组数据说,七成年轻人认可“吃亏是福”。
我看就是废话精炼。
儿子小时候,我教他让玩具,他让出去,回头人家把玩具摔坏了,他回家抽泣。
我没安慰,只给他一块新拼图。
十年后,他面试被刷,却把手里的项目交接给竞争对手,对方后来内推了他。
他在电话里说,妈,我当年摔那下,原来是为了今天不摔。
我嗯了一声,心里翻江倒海:原来父母嘴里最土的话,早就给孩子埋了彩蛋,只是彩蛋炸开时,我们不一定看得见。
现在,我手机相册里存了三百多张糊照片,最清楚的一张是春节全家合影。
儿子靠着我,头歪到我肩上,我本能想躲——怕把他压矮。
他一把按住:妈,你就让我靠靠,小时候你肩可比现在宽。
我一下不敢动,快门响起那秒,我肩膀沉了,心却轻了。
照片洗出来,我把疲劳日记停更,最后一页只写一句话:累就累吧,只要孩子还想靠,肩就能长回来。
55岁,我终于学会把“望子成龙”四个字撕了。
龙爱飞就飞,飞累了,家里还有一锅不咸的汤。
至于我,每天七点后关机,九点睡觉,早上被窗外玉兰花香叫醒。
老周说,花快谢了。
我说,谢就谢,明年还开。
就像父母对孩子的那点心思,说破天,也就是一句:你飞你的,我养我的花,咱们都别把自己累垮,到时候谁靠谁还不一定呢。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