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被后人指责最误国的人物。分别是安禄山、石敬瑭和慈禧太后。他们做的事都让国家陷入困境,而且负面影响持续了好几百年。安禄山挑起安史之乱,石敬瑭出卖国土给契丹,慈禧镇压改革导致国家落后。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被后人指责最误国的人物。分别是安禄山、石敬瑭和慈禧太后。他们做的事都让国家陷入困境,而且负面影响持续了好几百年。安禄山挑起安史之乱,石敬瑭出卖国土给契丹,慈禧镇压改革导致国家落后。
公元755年冬天,安禄山带着十五万士兵从北方出发反叛唐朝。他本是边疆出身,靠着拍马屁当上地方军头,手里掌控大量军队。皇帝对他不错,但他却偷偷准备造反。打着“清除奸臣”的旗号,一路打到长安,逼得皇帝逃命。这场战乱持续八年,唐朝人口从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六百万,国家元气大伤。
之后到了公元936年,石敬瑭为了当皇帝,向契丹求助。他承诺称耶律德光为父皇,还把北方的重要边防地区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这一片区域原本是中原阻挡北方骑兵的屏障。失去这些地方后,宋朝多次北伐都没能夺回来。游牧民族从此可以轻松南下进攻,宋朝只好靠重兵把守边境,百姓常年生活在战争威胁下。
到了清朝末年,慈禧掌权四十年。她总是把权力放在首位,耽误国家发展。洋务运动搞工业她不管,戊戌变法想改革又被她镇压。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她脑子一热跟列强宣战,结果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她带着皇帝往西跑,把老百姓丢给敌人。后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每人欠债一两。她修颐和园花的钱比北洋水师军费还多,最后海军全军覆没,台湾也被日本占走。
这三个人都掌握过大权。安禄山因为野心害了唐朝,石敬瑭为了一时利益出卖国家边境,慈禧为了保权阻止进步。他们各自犯下的错,让国家在关键时刻没能抓住机会。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燕云十六州丢失让北方长期不安定,慈禧时期的腐败和落后则让中国在近代吃了大亏。
历史就是这么清楚地记着这些人。他们的选择不仅害了自己,更让国家和百姓经历了几百年的苦难。现在回头看,这三人确实称得上误国罪人,但背后也反映出权力失控的危险。
来源:旅行诗人安安的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