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还要从头说起。779年,唐代宗李豫去世,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德宗即位后,马上任用杨炎为相,颁行两税法,改善财政状况。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它规定,不论土著或流民,一律由现居地登入户籍,依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
781年,唐德宗李适正在皇宫里生闷气,此前他派去讨伐四个藩镇的军队已经全军覆没。德宗本来是想通过武力削弱藩镇的力量,没想到却踢到了铁板上。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779年,唐代宗李豫去世,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德宗即位后,马上任用杨炎为相,颁行两税法,改善财政状况。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它规定,不论土著或流民,一律由现居地登入户籍,依土地多少定出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在两税法之前,唐朝的税收制度相当复杂,除了租庸调制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杂税,搞得百姓怨声载道。杨炎认为,这种复杂的税收制度是导致唐朝出现藩镇割据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简化税制,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解百姓的经济压力,从而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
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开始在全国推行两税法。这一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唐朝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百姓的负担也有所减轻。德宗对此非常满意,对杨炎更加信任。
然而,德宗并不满足于财政上的成功,他还想进一步削弱地方藩镇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些藩镇名义上服从中央政府,实际上却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他们经常互相攻伐,甚至与中央政府对抗,严重威胁着唐朝的统治。
德宗即位之初,就立志要改变这种局面。他任用了一些有才能的官员,如杨炎、卢杞等,试图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削弱藩镇的力量。然而,德宗在处理藩镇问题时,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过于急躁,缺乏耐心和策略。
780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上表请求袭父位。按照唐朝的制度,节度使去世后,应该由朝廷派遣新的官员来接任。但德宗却拒绝了李惟岳的请求,并派兵前去讨伐。这一举动激怒了李惟岳,他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等一起反叛。
面对藩镇的联合反叛,德宗并没有感到惊慌。他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平息这场叛乱。于是,他调集了京西诸镇及淮南、浙西等道兵马共十余万人,由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前去讨伐。
然而,德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竟然会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781年十月,姚令言率领的军队抵达长安附近的浐水时,因为天降大雨道路泥泞而行军迟缓。士兵们又冷又饿,怨声载道。德宗得知后,竟然派中使犒军,但所给的食物却是粗粝不堪食用的“粝饭”。士兵们本来就对朝廷不满,看到这种情况更是气愤不已。他们纷纷表示:“我们抛家舍业前来打仗,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这样的朝廷还值得我们效忠吗?”
于是,在姚令言的默许下,士兵们涌进长安城开始抢劫。德宗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急忙带着后妃、太子、诸王等逃离长安前往奉天(今陕西乾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发生后,唐朝的局势急转直下。原本忠于朝廷的官员和将领也开始动摇起来。他们看到朝廷如此无能、腐败和懦弱,纷纷转而支持藩镇或者保持中立。德宗在奉天虽然得到了一些忠臣的保卫和支持,但他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此后不久,李惟岳、田悦、李正己等藩镇首领纷纷自立为王,并互相勾结起来共同对抗朝廷。德宗虽然多次派兵前去讨伐但都无功而返。他甚至不得不向回纥等外族势力求援来对付这些藩镇。然而这些外族势力也只是为了掠夺财富而来并不真心帮助唐朝平息叛乱。
就这样,在接下来几年里,唐朝内部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动荡之中。直到784年,德宗才在朱泚之乱被平定后回到长安,并改元“兴元”,大赦天下,赦免除了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以外的所有叛乱藩镇。至此,建中之乱才算告一段落。
建中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深远而严重的。首先,它削弱了唐朝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权威。在这场战争中,唐朝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和物资,使得原本就衰弱的国力更加不堪重负。同时,德宗在处理藩镇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急躁、缺乏耐心和策略也让人们对他失去了信心。他的权威和威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其次,建中之乱加剧了唐朝内部的矛盾和分裂。在这场战争中,许多原本忠于朝廷的官员和将领转而支持藩镇或者保持中立。这使得唐朝内部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就存在的派系斗争和地域矛盾更加激化起来。唐朝的政治生态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
最后,建中之乱也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在建中之乱中,德宗为了平息叛乱不得不依靠宦官的力量。他让宦官掌握神策军等禁军的军权,并让他们参与政治决策。这使得宦官在唐朝政治中的地位和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开始干预朝政、操纵权柄、结党营私、欺压百姓。唐朝的政治生态变得更加
黑暗和腐败起来。
回顾建中之乱的历史教训,我们可以发现: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时,需要注重策略和手段,不能简单粗暴;在任用官员和将领时,需要注重品德和能力,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在防范内部矛盾和分裂时,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不能任由其发展壮大。
然而,对于唐德宗来说,这些教训来得太晚了。他在建中之乱中失去了太多东西:军队、物资、权威、威望、信任……他的一招不慎导致了满盘皆输的局面。他从此变得疑神疑鬼、不再信任任何人(尤其是藩镇将领),重新启用宦官来掌握神策军等禁军的军权,并让他们参与政治决策。这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也使得唐朝的统治更加黑暗和腐败起来。
建中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唐朝从盛转衰的开始,也预示着唐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命运。这场战争给唐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来源:伟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