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茅台等少数品牌销售有所回暖外,今年中秋白酒整体销售再遇冷。”据财联社多方调研,国内多省市酒商反馈动销下滑两三成。四川酒类流通协会人士透露,今年中秋销售预计同比下降20%以上。
酒桌上推杯换盏的,还是那群中年人,但举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除茅台等少数品牌销售有所回暖外,今年中秋白酒整体销售再遇冷。”据财联社多方调研,国内多省市酒商反馈动销下滑两三成。四川酒类流通协会人士透露,今年中秋销售预计同比下降20%以上。
这已基本符合此前券商研报的预期。
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去库存变革。有数据指出,当前白酒行业社会存货总额或达1600多亿元,社会库存总量可支撑全行业4.2年的销售。
01 市场遇冷
中秋白酒销售同比下滑超20%,国内多省市酒商反馈动销下滑两三成。
这与以往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销售火爆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就连高端白酒代表飞天茅台也难逃价格下行趋势。散瓶飞天茅台批发价已从年初的2220元/瓶跌至6月的1780元/瓶,年内跌幅近20%。
到9月,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甚至跌破2000元关口,白酒市场寒意弥漫。
02 年轻疏离
年轻人不再像上一代人那样普遍饮用白酒,这一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各种花样的劝酒乃至灌酒,以及给人灌得不清醒之后的种种龌龊,酒席过后为长辈们清理呕吐物绝对是我无法磨灭的阴影。”一位知乎用户直言。
腾讯营销洞察《2021白酒行业数字营销洞察白皮书》显示,年轻群体对白酒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
虽然有“新入圈年轻人”会购买白酒,但主要用于长辈共饮、投资、送礼等,很少是切实的消费。
口感与场景的双重隔阂
与啤酒、果酒、鸡尾酒相比,白酒酒精度往往偏高,口感辛辣居多。
而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更加多样化,酒吧、咖啡馆等场所成为主要社交场景,白酒的消费场景相对单一。
都市夜生活中,年轻人去往打着国风旗号的中式小酒馆,畅饮着酒盘中甘甜利口的小杯酒,却没有白酒的一席之地。
健康意识的觉醒
健康意识增强也是年轻人疏离白酒的重要原因。
年轻人更加注重健康,白酒的高酒精度和过量饮用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让他们望而却步。
他们更倾向于低度酒(如果酒、米酒)和健康饮品(如无酒精饮料)。
03 行业困境
白酒行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去库存压力。
价格倒挂现象已覆盖60%的企业,反映出市场供需失衡与渠道压力加剧。
在价格带表现方面,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格带分别为100元-300元、300元-500元、100元及以下。
而800元-1500元价格带成为倒挂最严重的区间。
库存高企:为应对高库存和价格倒挂问题,自年初开始,各大名酒企业就开始出台控量、停货、稳价等政策。
“当前白酒行业社会存货总额或达1600多亿元,社会库存总量可支撑全行业4.2年的销售。”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蔡学飞指出。
消费分化:在消费分化趋势下,酒类品牌、产品、价格与消费场景出现深度分化。
尽管高端白酒消费场景受限,但“茅五”等高端白酒在宴请、礼品用酒上依然占据优势。
同时,有接近一半的经销商认为,朋友聚会、日常饮用的消费场景均有所减少。
04 突围之路
面对市场的深度调整,白酒企业正在寻找出路。
产品创新是关键一步。开发低度、口感清爽的白酒产品,满足年轻人的口味需求。
2019年,泸州老窖曾与钟薛高合作推出“断片”白酒雪糕;2020年,泸州老窖联名茶百道推出联名奶茶“醉步上道”。
品牌年轻化也至关重要。通过社交媒体、KOL(关键意见领袖)和数字化营销手段,提升品牌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
有分析指出,白酒行业正处于“存量竞争+结构升级”的深度调整期,挑战与机遇并存。
企业需以供给端提质增效与需求端精准触达双向突破,方能在分化中重塑增长逻辑。
行业从“去库存”走向“清库存”,产品价格大幅跳水。有酒商描述,如今客户消费降级、降档、降频,即时性需求开始取代“后备箱工程”。
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可能还将持续。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当前白酒需求景气度已处历史底部,向下风险或有限。
未来的白酒市场,或将属于那些能真正理解年轻消费者、勇于变革创新的企业。
来源:长沙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