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保补贴说停就停,我的药费谁买单?”——10月1日华盛顿一锤定音,80万联邦雇员秒变“无薪打工人”,两党互相指着鼻子骂对方“杀人”,可真正要吃药、要吃饭、要养娃的人连骂的力气都没了。核心疑问:当政治信任彻底破产,普通人还能指望谁?
“医保补贴说停就停,我的药费谁买单?”——10月1日华盛顿一锤定音,80万联邦雇员秒变“无薪打工人”,两党互相指着鼻子骂对方“杀人”,可真正要吃药、要吃饭、要养娃的人连骂的力气都没了。核心疑问:当政治信任彻底破产,普通人还能指望谁?
网友@底特律老罗宾:别吵了,我上周刚被CDC通知癌症筛查项目暂停,现在只能干等肿瘤长大,你们政客能不能先把我这条命算进预算?
停摆第一天,我表妹在巴尔的摩的WIC办公室门口被劝返。她抱着十个月大的儿子,手里还攥着一张“奶粉券已停发”的A4纸。工作人员只说了一句“等电话”,就拉下卷帘门。那一刻,她儿子把空奶瓶扔在地上,声音脆得像敲在政府脸上的耳光。奶粉钱被谁拿走了?OMB主任罗素·沃特在X上得意洋洋地晒出一张“砍掉民主党机构”的Excel截图,里面一行小字:WIC预算-7.8亿。原来孩子的口粮,成了党争的筹码。
更离谱的是,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实验鼠也要“失业”。我同学在那做博士后,昨天收到邮件:所有非新冠、非癌症项目立即终止,小鼠统一安乐死。他养了三年、即将出数据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一小时内被二氧化碳团灭。他边哭边把笼子推回货架,“鼠没了,数据没了,我的绿卡也没了。”科研不是口号,是十年如一日喂水添粮的晨昏,可国会老爷一句话,就能让几百万美元的实验灰飞烟灭,连声道歉都没有。
有人觉得停摆离自己很远?机场安检通道已经关了两条。今早我在里根机场排队,前面大叔穿TSA制服,鞋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他低声跟同事说:“信用卡已经刷爆了,再撑两周房贷就断供。”说完还得挤出笑让旅客脱鞋解腰带。过去停摆,大家咬牙知道“迟早补薪”,这回白宫放话“考虑永久裁员”,谁还敢透支明天?当公务员变成“临时乞丐”,笑脸背后全是透支的信用卡利息。
最魔幻的是,两党连夜开记者会,背景板却轮流换同一个词:SCHUMER SHUTDOWN vs TRUMP SHUTDOWN。记者们像看WWE一样数谁嗓门大,CNN直接把画面切成两半,左边共和党代表骂“舒默绑架医保”,右边民主党代表吼“特朗普屠杀福利”,字幕实时滚动“69%概率持续十天以上”。我盯着屏幕只想问:你们能不能把右上角“静音”键也按了,让全国老百姓耳根子清净点?
信任没了,连数字都撒谎。2018年35天停摆,GDP蒸发110亿;这回预算办公室提前把“经济损失”栏目标成“待定”。待定是什么意思?就是连算都懒得算,反正最后埋单的是超市收银员、实验室搬砖工、机场安检员——他们才是真实存在的“预算数字”。政客们只负责在推特发“战斗”表情包,顺手把医保、奶粉、科研、工资统统扔进同一个碎纸机。
我翻到一个冷数据:2024年大选,只有38%的选民相信“国会能代表民意”。现在看,这数字还是太乐观——国会连让政府开门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代表?当“一党统治”碰上“零党信任”,剩下的就是比谁更敢撕破脸。特朗普说“我和沃特决定砍谁”,舒默说“不给医保补贴就谁都别花”,翻译成人话:两边同时把枪顶在老百姓脑门,比谁先眨眼。
夜里刷手机,看到有人发起“#PayUsOrWeQuit”话题,配图是TSA安检员把制服叠成方块放在登机台上。点赞四十万,转发却不到三万。为什么?大家怕点完转发,第二天自己也被“无薪休假”。恐惧像暗火,烧得人心口闷,却连烟都不敢冒。政治冷暴力最狠的地方就在这里:它让你连喊疼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问:还能怎么收场?我看了一眼日历,距离提高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只剩二十天。如果医保补贴、对外援助、支出水平继续被当成“谁更硬”的赌注,下一步就是美债违约。到那天,停摆的不只是政府,可能是全球美元体系。别以为远,你我钱包里的信用卡、房贷、车贷利率都会一夜跳涨。政治废墟里,最先被砸中的永远是看热闹的普通人。
关掉电视,窗外救护车呼啸而过。听说NIH停了临床试验,有些病人只能转去急诊,费用翻三倍。你看,信任崩塌的声音不是国会山吵架,而是深夜救护车一遍又一遍的鸣笛:它救的是人命,也是被撕碎的医保账单。账单不会说谎,它只会在月底准时寄到你手里,不管政府开不开门。
当政治变成“谁更敢撕票”,普通人唯一能做的,是把空奶瓶、实验鼠、信用卡账单、安检通道的烂鞋跟全部摊开,让数字说话。数字不会骂街,只会告诉你:再这么停摆下去,下一个被安乐死的,可能就是我们共同的生活。
信任死了,开门也没用。
来源:杨梅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