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宗馥莉突然辞职!AD钙奶母公司刚曝股权之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06:14 1

摘要:宗馥莉又辞职了!距离上次那场被传“以退为进”的离职才过去两年,这次娃哈哈官方一官宣,马光远就直接抛出一句断言:“这是她最好且唯一的选择”——这话听着不留情面,却狠狠戳中了这场持续两年的接班闹剧的核心:不是她不想把娃哈哈扛下去,是现实早就把能走的路都堵死了。

宗馥莉又辞职了!距离上次那场被传“以退为进”的离职才过去两年,这次娃哈哈官方一官宣,马光远就直接抛出一句断言:“这是她最好且唯一的选择”——这话听着不留情面,却狠狠戳中了这场持续两年的接班闹剧的核心:不是她不想把娃哈哈扛下去,是现实早就把能走的路都堵死了。

谁都记得,第一次辞职时,外界还猜她是在玩“欲擒故纵”,等着攒够筹码再回来掌权。可这次不一样,早在官宣前,苗头就藏不住了:2025年9月,她控股的宏胜集团悄悄搞起“换标”,想把用了几十年的“娃哈哈”换成自己的“娃小宗”,导火索就是那场被轻描淡写的“商标使用不合规”——她没打招呼就把娃哈哈387件核心商标划到自己公司,连国资评估的程序都省了,结果被直接否决。这哪是商标的事?分明是她接班以来所有矛盾的总爆发,像堆了两年的柴火,终于被这根火星点着了。

其实从她接棒那天起,“扛不动”的迹象就藏在细节里。先不说别的,光“搞关系”这门课,她就没及格过。对跟着宗庆后从校办经销部起家的元老们,她上来就推“去元老化”,关停18家集团直属工厂,把产能全转到自己的宏胜,老臣们嘴上没说,心里早不服了——当年老宗带着大家闯市场,现在倒好,“公主”上来就动大家的饭碗?再看和国资的关系,娃哈哈1999年混改后,国资占了46%的股份,宗家才29.4%,还有24.6%在职工持股会手里,这种“三足鼎立”本就需要小心平衡,可她偏要按家族企业的规矩来,触了国资的红线还不自知。更别说家族里的事,父亲宗庆后的遗产纠纷、离岸信托争议一曝光,面对非婚生弟妹的诉讼,她手足无措的样子,彻底暴露了自己处理这类事的短板——老宗当年能镇住场子,她却连自家的矛盾都压不住。

更关键的是,娃哈哈这摊水,比她想的深多了。老宗时代能“横着走”,靠的是创始人那份没人能替代的权威——当年“达娃之争”硬刚外资,就算撕毁协议、模糊关联交易边界,也能靠“捍卫民族品牌”的名头过关。可宗馥莉偏偏继承了老宗那些不规范的操作,却没继承到那份权威。就说宏胜和娃哈哈的关联交易,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宏胜接了娃哈哈三分之一的代工业务,还优先生产高利润单品,代工价只比市场价低15%。2024年的数据更刺眼,宏胜净利润赚了47.67亿元,娃哈哈集团自己才赚1871万元——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输送,在老宗时代能靠“先把蛋糕做大”糊弄过去,到了她这里,直接成了“国资流失”的把柄,连她身边的心腹被立案审查,都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尴尬的是,她对娃哈哈来说,从来都不是“非她不可”。老宗在世时,就算后期人设有些争议,可他对渠道的掌控、对市场的敏感度,没人能替代,当时谁都不敢想没有老宗的娃哈哈会怎样。可她接班这两年,除了靠AD钙奶、营养快线这些老单品撑着营收,新品一个没做起来,反而因为大清洗经销商,把娃哈哈几十年攒下的渠道根基搅得一团糟。在国资主导的股东会眼里,与其留着一个只会激化矛盾的“继承人”,不如换个能平衡各方的职业经理人——毕竟,能替代她的人,真的太多了。

说起来,这次辞职对她、对娃哈哈都是解脱。对娃哈哈来讲,现在换帅还能保住700亿营收的基本盘,不至于让矛盾闹到不可收拾;对宗馥莉自己,带着“娃小宗”去做自有品牌,不用再看股东会的脸色,也算保住了体面。但这场退场留下的教训,比结果更值得琢磨。看看其他“厂二代”的做法:漳州的杨依婷蹲在车间学工艺,一待就是三年;赣锋锂业的李承霖从投资部基层做起,一步步摸透企业脉络——这些能接住班的人,都懂一个道理:传承从来不是“继承位置”,而是“自己先做成不可替代的人”。

宗馥莉的辞职,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失败,而是给所有民企二代上的一堂“规则课”。老宗那代企业家靠胆识和权威打天下,可现在的企业早不是单靠个人就能撑起来的,尤其是像娃哈哈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规则和契约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这场闹剧也让我们看清:企业传承从来不是血脉的接力,而是能力、规矩和人心的传承。你身边有没有“厂二代”接班的故事?他们是怎么破局的?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