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最新变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06:21 1

摘要:近日,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风云再起!据外媒报道,由于技术问题,特斯拉已决定放弃原定今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计划,使马斯克在机器人领域的雄心暂时受阻。听起来,这对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应该是“当头一棒”,但事实真的

近日,被寄予厚望的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风云再起!据外媒报道,由于技术问题,特斯拉已决定放弃原定今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计划,使马斯克在机器人领域的雄心暂时受阻。听起来,这对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应该是“当头一棒”,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两个多月前的7月26日,马斯克参加一次活动时就明确表示“我们正面临选择:应该制造几千台第二代Optimus机器人,尽管我们知道其设计可以更好,还是应该暂停(第二代的制造),去生产好得多的第三代”。也就是说,早在2个多月前的7月26日,马斯克自己就已经公开说了今年特斯拉的目标不再是生产几千台机器人,而是停止第二代的生产,转而生产几百台第三代机器人。因而这一则报道,有“旧事重提”之嫌!当地时间10月9日,Figure发布首个专为量产设计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区别于前两代原型机),目标覆盖家庭、工业等多场景。此次发布引发市场关注。但人形机器人方向走在前列的特斯拉的动向无疑更受关注。这给行业及相关股票亦带来了较大变数。突传停产根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原计划今年量产至少5000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后因工程师反对下调至2000台。工程团队在Optimus手部与前臂设计上遭遇重大技术瓶颈,无法实现类人灵活操作。团队成员指出,这是整个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早在今年6月,来自供应链的消息便显示,特斯拉已暂停采购Optimus 零部件,集中调整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体技术细节。在硬件方面,Optimus的关节电机在搬运重物时容易过热,温度甚至飙升至警戒线,迫使机器人降速或停机,且目前2.3kWh电池仅能支持不到2小时的持续运作,无法满足工业应用需求。软件方面,消息则指出,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的实际搬运效率不到人工的一半。经过多轮尝试仍无法突破,导致大量Optimus人形机器人缺失手部零件而无法组装完成。因此,特斯拉决定暂停生产,将资源集中于设计改进。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此前,50岁员工Peter Hinterdobler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协助拆卸Model 3 生产线上的大型机器人时,遭手臂重约3632公斤的Optimus击中倒地失去知觉。Hinterdobler近日将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发那科美国公司告上法庭,提出5100万美元天价赔偿。他指控特斯拉未将机器人放置在指定区域,也未确保断电安全,并称公司拒绝提供事故影片。诉讼目前仍在进行中。影响多大?不过,尽管面临技术与安全挑战,马斯克仍保持积极态度。他近期在社交平台发布Optimus学习功夫影片,并在电影《创:战神》首映礼红毯上与演员杰瑞德· 雷托(Jared Leto)共同展示人形机器人动作。具体而言,就在当地时间10月4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传了一段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和人类工作人员“过招”练功夫的视频。视频中,Optimus的背部系有一根牵引绳,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束缚,其紧跟工作人员的动作,并实时作出动作回应。同时马斯克针对机器人的动作来源,明确表示“是AI,不是遥控”。另外,当地时间10月9日,Figure发布首个专为量产设计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区别于前两代原型机),目标覆盖家庭、工业等多场景。多家机构认为,Figure03的软硬件技术和应用场景均超预期。据悉,该款产品抛弃了高成本CNC加工,转向模具化生产(压铸/注塑/冲压),零件制造时间从“周级”压缩至“20秒级”,单台成本显著下降。Figure03通过设计与工艺重塑(引入压铸、注塑与冲压)、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自建高产能制造中心BotQ,实现大规模生产目标。BotQ首期产线年产能12000台,未来四年累计生产10万台。9月16日,马斯克曾发文表示正在全身心投入到Optimus生产等工作中。华鑫证券指出,马斯克目前工作重心明显回归机器人,这一点在今年上半年缺失的尤为严重,导致新品进度明显停滞。此前,特斯拉公布激励提案文件,为马斯克制定了分阶段目标,其中一项要求在10年内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东方证券认为,在此目标牵引下,特斯拉有望持续加大对机器人的投入。该机构强调,特斯拉正在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战略地位,并有望在2026年实现产量的大幅上升。此前,马斯克计划明年生产5万台Optimus并将其送上火星,此目标先被下调至明年2000台,至今年7月实际产量仅数百台,不到原计划的十分之一,如今更面临全面停产。另外,不少机构此前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海内外共振机遇,特斯拉Gen3机器人即将定型量产,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开源证券甚至预测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将实现10倍增长。机构认为,2025年四季度,机器人行业站在了规模化商业化的临界点。特斯拉Optimus演示视频展示的灵巧手技术、马斯克新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加速资本化进程,共同推动机器人板块成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投资赛道。但从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的进展可能要低于机构的预期。综合自券商中国、锦观新闻

来源:财经早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