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正在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其中社区文化亦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昨天下午,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举行,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座书香驿站在该学院成立。记者得知,这座书香驿站不仅将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还将积极联系
本报讯(记者 张群琛 王戬)北京正在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其中社区文化亦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昨天下午,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举行,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座书香驿站在该学院成立。记者得知,这座书香驿站不仅将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还将积极联系学校周边社区,举办丰富的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在三年内建设百座书香驿站。同时,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也在会上启动。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书香驿站位于校园东侧。走进其中,一股熏香味道扑面而来,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非遗手工熏香制作;而在旁边,十几位学生围坐一桌正在诵读有关大运河的诗词,指导老师则根据诗词中的句子为他们讲解三庙一塔、张家湾等地的运河文化。
驿站刚刚成立,里面就有书也有香,然而这个空间的功能不仅于此。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徐楠介绍,书香驿站旨在为在校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青藤树下”板块是让学生们参与到校园治理当中,将他们在校园中发现的问题上报,并定期与学生负责人沟通,达到“未诉先办”的效果;此外,书香驿站中还设置了党报书屋,学生们每天都能阅读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党报党刊。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读者服务部主任沈建新介绍,与学校共建党报书屋可以让在校师生也参与到党媒举办的内容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中,同时党报书屋也将成为党媒与社会各界开展党建活动的重要平台。
2015年1月,一间36平方米的小木屋在西城区玉桃园社区落成,小区居民自发捐赠了500册图书,点燃了文化惠民的星火,这是全市第一家书香驿站,十年后书香驿站正式扎根北京城市副中心。书香驿站创始人梁军介绍,书香驿站秉承“一社区一特色”的理念,扎根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将深挖当地的运河文化等内核,同时联合各个社区的贤能达人共同培育社区文化。梁军还提到了通州区众多的村落,成立书香驿站的社区可以和村庄结对,共同挖掘深刻的文化内核。记者得知,副中心将在三年内建造百座书香驿站。
研讨会上,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平若媛以昌平区东小口镇社区学堂项目为案例,分享了学院在社区文化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经验。该项目通过实地走访,确定了包括“一老一小”、青年和年轻父母以及外来务工的非户籍人群为关注人群,并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开展了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社区治理等多元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以及党建、健康等传统专题讲座和手工、绘画、太极拳等实践课程。针对有就业需求的青年群体,社区学堂设置了办公技术技能提升、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营销等长班制课程。寒暑假期间,为孩子们开设了体能提升、亲子阅读等语言学习课程以及成果展演等6大组织形式,目前已经开展20多个项目,近100课时。
如何推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治理?通州区通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力说:“文化需要空间承载,近年来通运街道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党群服务中心拥有超500平方米空间,每年开展近300场文化等主题活动。通运街道创新成立首家街道文联,汇聚各社区文艺爱好者、工作者,为街道辖区居民服务。通运街道依托‘邻家邻’基层治理品牌,每年都会开展‘邻家邻’杯体育赛事,通过全民运动会的形式把经常‘宅’在家的居民吸引出来。各社区每年都会自行组织‘社区春晚’,大家自编自演,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去年现场直播的峰值在线观看人数高达8万。”
来源:新浪财经